非饱和土深基坑围护结构体系方案优化研究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高层建筑物的建设上,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城市中的基坑工程一般都处于密集的建筑群中,施工场地狭窄,这就要求在有限的空间里保证基坑的安全和稳定。虽然近年来许多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在基坑工程设计的变形控制方面作了很多研究,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围地层位移、近邻建筑物变形及其相互关系规律方面仍然有很多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非饱和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它与基坑工程是密切相关的。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土的非饱和特性,研究土的非饱和特性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计算分析软件,探讨基坑支护桩直径、支护桩间距和支撑设置等支护参数的调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护桩直径的增大,基坑的稳定性提高,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最大沉降减小;随着支护桩间距的增大,基坑稳定性系数没有变化,但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最大沉降随之增大;支撑设置由三道变为两道后,支护桩桩身的变形和基坑外地表沉降增加的很明显,而基坑的稳定性系数没有变化。考虑土的非饱和特性,能够较大地提高基坑稳定性系数,降低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和地表最大沉降值。
|
|
|
|
1 |
刘奉银,谢定义,俞茂宏;一种新型非饱和土γ射线土工三轴仪[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2 |
徐永福,兰守奇,孙德安,夏小和,杨洪杰,肖朝昀,王建华;一种能测量应力状态对非饱和土渗透系数影响的新型试验装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
3 |
肖元清,胡波,王钊;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4 |
李兆平,张弥,赵慧丽;含水量的变化对非饱和土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1年04期 |
5 |
陈孙文;王炳晖;;饱和土与非饱和土固结理论及有效应力原理浅谈[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10期 |
6 |
张齐申;;非饱和土的强度理论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01期 |
7 |
刘坤;王鑫;;非饱和土三轴仪的实验操作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4期 |
8 |
李安洪;庞应刚;姚裕春;蒋关鲁;;胶济客专非饱和土路基沉降观测及分析[J];高速铁路技术;2010年01期 |
9 |
陈正汉,王永胜,谢定义;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
10 |
徐永福;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6年05期 |
11 |
龚壁卫,刘艳华,詹良通;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研究意义及其工程应用[J];人民长江;1999年07期 |
12 |
张振营;关于“膨胀力在非饱和土强度理论中的应用”一文的探讨[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
13 |
刘海宁,姜彤,刘汉东;非饱和土渗透函数方程的间接确定[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
14 |
张鹏程;汤连生;;关于“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和张力吸力”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
15 |
郑俊;张玉灯;;考虑降雨入渗的非饱和边坡稳定分析[J];灾害与防治工程;2008年01期 |
16 |
王宇;吴刚;;一种基于物理化学基础分析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9期 |
17 |
魏海港;季李通;;浅层地带中上覆应力对土的SWCC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08期 |
18 |
郭爱斌;万智;;考虑降雨入渗的非饱和边坡稳定分析[J];公路工程;2010年03期 |
19 |
刘艳;赵成刚;蔡国庆;黄璐;;考虑气相硬化影响的非饱和土本构模型[J];科学通报;2010年26期 |
20 |
张海云;贾立舟;黄志强;刘春晓;;邯郸地区膨胀土抗剪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及工程措施[J];工程勘察;2010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