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水印的鲁棒性评测建模和算法研究
【摘要】:
数字水印的鲁棒性是水印技术实用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与加密技术不同,数字水印技术并不严格要求内容无失真传输,只要人们在视觉或听觉上感知无变化,允许内容使用时和原始内容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这就要求隐藏在数字内容中的水印信息在传输和处理后能幸存(被有效检测),这种幸存能力称为数字水印的鲁棒性。论文结合鲁棒水印的研究需求,从理论和算法设计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理论上要设计符合鲁棒性要求的水印算法必须首先确定鲁棒性的描述方式和评价标准。论文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将数字水印看作一个通信过程,将参与水印系统的各方看作随机统计量,以接收的数字内容和水印信息之间的互信息为代价函数,建立水印系统鲁棒性描述和度量的一般模型——互信息度量模型。该模型可作为一般水印系统鲁棒性分析的框架。
(2)论文在互信息度量模型框架下,按照数字水印透明性和鲁棒性的要求,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扩频水印和量化水印进行性能分析。
i.在扩频水印分析中,从一般加性扩频方案和改进的扩频方案两个方面,分析推导了度量鲁棒性的互信息函数求解方式,仿真计算了高斯噪声和JPEG压缩情景下鲁棒性函数随水印噪声比或压缩强度的变化关系,并通过实验测量和统计误比特率来验证鲁棒性评测结果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互信息函数评测的鲁棒性能与实验误码率评估的结果很好地匹配,且水印噪声比越大,互信息函数值越大,水印系统越鲁棒,相应的误码率越小。
ii.针对量化水印范式,论文分析了量化索引调制(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QIM)水印和失真补偿量化索引调制(Distortion Compensated Quantization Index Modulation:DC-QIM)水印之间性能差异,运用互信息度量模型评测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鲁棒性,并通过仿真实验检验该模型在高斯噪声和均匀噪声以及JPEG压缩条件下的鲁棒性估计,实验结果表明,互信息度量模型评测的鲁棒性随水印噪声比增大而增大,且与实验检测的误码率之间是匹配的,两者对水印系统可靠性的评测结果是一致的。
(3)算法研究方面,在DCT域水印的嵌入策略分析中,以互信息度量模型对鲁棒性评测结论为指导,确定水印嵌入位置的选择方法,指出在兼顾透明性和鲁棒性要求的前提下DCT域DC系数是一种较优的嵌入位置。实验仿真表明,基于DC系数的水印方案和低频、高频AC系数相比,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且其PSNR或SNR是可接受的感知范围。
(4)论文以互信息度量模型对鲁棒性的评测结论为指导,结合独立分量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提出一种DCT域上的图像水印算法。在算法实现时,以视觉掩蔽门限系数为参数调制水印的嵌入强度,以公开传播渠道获取的公共参照图像,作为ICA算法的一个参考输入,提取水印。在鲁棒性测试实验中,算法表现出较好的鲁棒性。由于参与ICA运算的公共参照图像由密钥控制生成,无需作为隐秘参数,因此不占用水印系统的传输信道,从这个意义上认为是个盲检测的水印算法。
|
|
|
|
1 |
胡东;;使用频域LSB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分析[J];软件导刊;2007年01期 |
2 |
曾高荣;裘正定;;数字水印的鲁棒性评测模型[J];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
3 |
胡东;刘晓云;;使用频域LSB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4 |
张红,马彩文,董永英,李艳;基于DWT-SVD的数字水印嵌入方法(英文)[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年20期 |
5 |
陈恩庆;穆晓敏;杨守义;齐林;;一种新的分数阶Fourier域的Chirp类水印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22期 |
6 |
曾高荣;裘正定;章春娥;孙冬梅;;扩频水印鲁棒性分析[J];信号处理;2010年06期 |
7 |
李俊,申瑞民;适合在线商务环境的鲁棒性视频水印[J];计算机仿真;2005年09期 |
8 |
孟兵,王文惠,周良柱,万建伟;信息安全中的数字水印技术[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0年03期 |
9 |
杨文,丁友东;数字水印移动代理[J];计算机应用;2001年S1期 |
10 |
谭峰;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
11 |
朱建红,范新南;一种基于HVS的彩色图像数字水印算法[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年02期 |
12 |
胡德明,杨杰,王明照;基于DCT的视频数字水印技术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4期 |
13 |
张凤英,罗予东;一种基于DCT的扩频音频数字水印技术[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4 |
姜峰,姚鸿勋,高文;基于群演算的小波域数字水印嵌入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3期 |
15 |
台莉春,高珍,张志浩;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最佳嵌入位置的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05年04期 |
16 |
贾小军;基于DCT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7 |
庞娇阳,梅文博;MPEG-4码流中的数字水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30期 |
18 |
蔡翔云;张爱英;;一种基于图像内容特征的数字水印方法[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6期 |
19 |
张晓卫;邓彩霞;侯杰;;基于Chebyshev混沌序列的数字水印算法[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
20 |
夏宇;张兴周;;基于混沌序列的DCT域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J];应用科技;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