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体全息存储快速读出研究

丁茂峦  
【摘要】:体全息存储以其大容量、高传输速率的特点成为最有潜力的新一代光存储方式。本论文工作的目的是在光致聚合物材料中进行全息存储,并实现100Mb/s的读出速率。 本论文对全息存储器的读出速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读出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要提高系统的极限读出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案:(1)采用高灵敏度、低噪音的探测器;(2)提高存储密度即减小介质内全息图的间隔;(3)减小存储系统中傅里叶透镜的f数;(4)提高参考光的光强和全息图的衍射效率;(5)减小参考光束与全息图表面法线的夹角。系统的实际读出速率受到寻址系统、采集设备等硬件的限制,要提高系统的实际读出速率,需要提高寻址设备的运动速度、减小介质内全息图的间隔。 要提高体全息存储系统的快速读出速率,在硬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最适宜的手段是提高系统的存储密度。在全息存储系统中,一般研究的是轨道内的存储密度,即单位长度内全息图的数量。存储密度由存储介质的布拉格选择性决定,而光致聚合物材料较薄的厚度限制了其布拉格选择性。有吸收的耦合波理论表明,吸收越强,布拉格选择角越大。 为了实现100Mb/s的读出速率,在实验室条件下,要求在光致聚合物中实现150μm的复用间隔。光致聚合物的吸收特性导致了布拉格展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复用间隔。实验表明,在空角复用存储方案下,理论上的位移选择性为81μm时,对应的实际位移选择性约为120μm,为了进一步抑制串扰,可以用150μm的复用间隔进行多幅全息图的存储。 全息存储器的快速读出是飞行读出,即在寻址设备高速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读出,这需要采集设备与寻址系统能够严格同步。根据精密位移台的运动曲线与脉冲发生器的触发频率,我们设计了脉冲激光、寻址系统、采集设备同步运转的读出时序。采用空间角度复用方案在国产光致聚合物中以150μm的复用间隔存储了10幅全息图,并利用设计好的控制软件进行读出。 为了加快全息存储器的实用化,我们采用单片机系统尝试了对系统的小型化设计,并初步验证了其可行性。在小型化系统中,通过单片机触发CMOS相机采集图像,其频率要与寻址系统的运动速度匹配。采用Keil C51软件对单片机设定了延时一段时间的133.3Hz的脉冲序列,并通过产生的脉冲对于CMOS相机的外触发控制测量了实际延时时间。根据单片机产生的脉冲与寻址位移台的运动曲线,设定了寻址系统与采集设备的同步运转读出时序。在国产光致聚合物中采用空间角度复用方案存储了5幅全息图并进行了快速读出,实际读出时间为56ms。由于程序运行必要的时间开支,本次实验相当于实现了89幅/s的读出速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磊;王龙阁;王娟;王艳;陈玉霞;黄明举;;掺杂纳米氢氧化镁的光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龙阁;赵磊;王艳;黄明举;;一种抗缩皱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特性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施盟泉;薛健强;赵榆霞;吴飞鹏;陶世荃;;新型体全息存储用光致聚合物材料设计[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翟千里;陶世荃;宋伟;;光致聚合物中散斑位移复用全息图的等衍射效率曝光时序[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闫猛;章鹤龄;赵瑞渠;杨强;;新型非水溶性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6 徐超;冷雪松;张春雷;莫阳;曹良才;;In:Ce:Cu:LiNbO_3晶体蓝光双波长非挥发全息存储[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7 孙秀冬;王健;于丹;王珩;;适于体全息存储的新型厚体块光致聚合物材料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8 宋伟;陶世荃;;正交位相编码参考光位移复用全息存储基础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赵瑞渠;章鹤龄;胡小景;闫猛;杨强;;一种新型的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记录材料的研究[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杨春晖;王锐;王继扬;;Zn:Ce:LiNbO_3晶体的生长及全息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千里;基于光致聚合物的盘式全息存储[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鸿鹏;菲醌掺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全息光栅动力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英利;有机光致变色材料在全息和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6年
4 韩俊鹤;菌紫质光致变色和光致各向异性的理论模拟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5 李威;光敏材料中若干弱光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门克内木乐;俘精酸酐光致变色特性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5年
7 江竹青;光折变晶体中高密度全息存储热固定技术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8 王也;高密度体全息存储器的光学系统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高洪跃;掺偶氮染料向列液晶薄膜光学非线性及全息存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毕建聪;铟铁铜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制备及结构与光折变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臣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存储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丁茂峦;基于光致聚合物材料的体全息存储快速读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王艳;纳米SiO_2/光致聚合物复合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徐建斌;几种宽带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光化反应动力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王龙阁;纳米TiO_2/光致聚合物材料全息存储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赵磊;掺杂纳米Mg(OH)_2的光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全息存储特性[D];河南大学;2011年
7 宋伟;光致聚合物材料中的高质量高密度数字数据全息存储方案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8 晏爱琴;新型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性能评价及存储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万晓君;双固化型全息用光致聚合物材料的研制&水溶性双光子聚合光敏染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8年
10 张韬;光致聚合物中全息光栅形成的机理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移动存储 谁才是“真命天子”[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2 张洪生;怡敏信剑指中国[N];中国电子报;2004年
3 明溪;磁盘和磁带:拿什么拯救你?[N];计算机世界;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峰;保障磁带性能[N];网络世界;2004年
5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N];电脑报;2001年
6 吉龙;计算机六大技术将投入商业应用[N];中国商报;2000年
7 长林;信息化建设助贵铝腾飞[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8 ;超越需求——存储厂商不断挑战存储高峰[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全息存储器成为现实[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特约记者 杨振歧;唐山供电公司实现全系统档案微机管理[N];中国档案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