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夏季非空调环境的人体热适应研究
【摘要】:近些年,能源问题成为各个国家普遍重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增长,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空调器等制冷设备也越来越普及,从而导致空调能耗越来越高。空调频繁的使用除了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同时还引发了人体“空调不适应症”等。为了营造舒适健康节能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了空调系统停运状态下的室内环境热舒适问题,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对采暖空调的需求,从而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因此,研究非空调自然环境下人体热适应问题,对降低空调能耗、营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方式采用现场实测、问卷调查以及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2012年和2013年夏季(7月、8月)对北京地区33户住宅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连续测试。在测试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住户每日的人体实际热感觉及对室内环境状况的满意程度。通过分析测试房间温湿度变化曲线,可以得到各住户的空调开启时刻、空调关闭时刻,从而可以得知住户的空调运行状况。从测试数据中选取非空调自然环境下的测试数据作为有效数据。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个体热适应水平状况。在个体热适应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有个体的热适应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出适合北京地区的热适应模式。
分析热经历与人体热适应特性之间的关系。从热经历角度对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几类典型现象进行解释,得到热经历状况、热经历时间以及室内外环境差异对人体热适应的影响。
根据各住户空调运行时间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空调周期运行住户、空调非周期运行,但开启频繁住户、空调非周期运行,但较少开启住户以及非空调住户四种。从空调开启环境的角度,对热适应模式进行分析验证,发现人体热适应不可接受的环境状况不能完全等价于空调开启时刻的室内环境状况,指出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是造成热适应模式与空调开启时刻环境存在差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