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损伤的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理论及试验研究
【摘要】:单层球面网壳由于其轻盈,优美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当代大跨空间结构之中。然而近年来地震的频发,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失效问题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考虑材料损伤,从能量角度探索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判别准则;进行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的全过程试验;建立结构损伤演化模拟的隐式算法,研究动力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损伤的发展过程及结构动力失效的全过程,最后结合计算机模拟结果及试验结果,研究提高单层球面网壳抗失效能力的方法。主要工作与结论有:(1)建立了基于杆件纤维损伤的结构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对于杆件的材料损伤,结合ABAQUS中材料子程序的FRTRAN接口,考虑材料的损伤累积过程,编写材料子程序。通过把空间杆件截面划分为多个积分点,实现了截面纤维损伤计算,进而从微观角度观察材料损伤的变化过程。根据纤维失效给出杆件刚度变化并形成了隐式算法。结合已有的几个试验结果,进行计算机模拟,验证了材料子程序和模拟方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单层球面网壳的动力损伤过程奠定了基础。(2)进行了基于时效的单层球壳损伤演化及震后承载力分析采用本文建立的结构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对一单层球面网壳模型进行强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作用的持续,单层球面网壳失效具有从单元体破坏开始,逐步发展的特点;探讨了结构损伤以致失效的演化规律,给出了单层球面网壳的失效模式。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时长、不同PGA情况下单层球壳极限承载力分析,得出对于震后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评估,需要同时考虑地震峰值的大小和作用时长的结论,并拟合出单层球面网壳震后承载力和多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这对震后结构的安全评定,具有重要意义。(3)提出了基于动能的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判别准则振动过程中结构动能必然发生波动,而发生动力失效时结构动能必将发生剧烈变化。为此,本文避开采用塑性应变能或最大位移通过统计作为失效判别指标,从动能的角度去探讨一种判别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的准则。通过研究动能增量的变化形式与单层球面网壳失效可能性的关系,结合动能增量振动曲线,提出了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判别准则。该准则简洁、明了,并且有利于程序的实现。算例分析表明该准则对于单层球面网壳稳定破坏和强度破坏均有效。(4)基于Python开发ABAQUS,实现了结构失效自动判断功能通过ABAQUS的脚本接口,该接口在Python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定制开发,采用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通过脚本接口直接和软件内核进行对话。结合基于动能的单层球面网壳失效判别准则,编写基于IDA的计算程序,从而实现ABAQUS在单层球面网壳动力计算过程中的结构失效自动判断功能。(5)成功地实现了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全过程试验通常由于动力破坏的突然性而难以通过试验得到结构失效的全过程。本文利用现有的试验室条件,针对一个单层球面网壳的振动台试验,通过低频调幅加载获得杆件陆续进入塑性的规律,从而可评估结构的损伤程度;通过基频简谐加载获得节点位移时程,从而实现了结构失效全过程的监测。并通过该试验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结构损伤演化模拟方法和单层球面网壳动力失效判别准则。(6)提出了提高单层球面网壳抗失效能力的措施试验与数值模拟均表明在强震作用下,单层球面网壳的环向杆件最先进入塑性,而且由于存在弯矩的作用均是杆件根部先进入塑性。本着延缓结构塑性发展的原则,通过多种工况对比分析不同环杆加强后结构的塑性发展情况,最后得出了对于施威德勒型网壳加强跨度1/4处的环杆和加大杆件根部均为有效的措施。根据本文提出的动力失效判别准则,采取措施后结构失效时刻得以明显延迟。
|
|
|
|
1 |
陈务军,董石麟,付功义;周围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2 |
夏开全,姚卫星,董石麟;单层球面网壳跳跃失稳的运动特性[J];工程力学;2002年01期 |
3 |
韩强,文献民;边界条件对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性能的影响[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4 |
徐菁,岳强民,赖敬延;单层球面网壳的优化设计[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5 |
张春丽,李正良,赵一,邵福建;荷载非对称分布对单层球面网壳稳定性的影响[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徐菁,杨松森,容健;节点刚度对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内力的影响[J];钢结构;2005年04期 |
7 |
李远瑛;;单层球面网壳屋盖屈曲有限元分析[J];嘉应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8 |
刘宗发,李正良,晏致涛;单层球面网壳的优化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9 |
苑宏宇;叶继红;沈世钊;单建;;单层球面网壳在简单动荷载作用下的失效研究[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4期 |
10 |
徐菁;杨松森;刁延松;;单层球面网壳的优化设计[J];空间结构;2006年03期 |
11 |
曹正罡;范峰;沈世钊;;单层球面网壳的弹塑性稳定性[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10期 |
12 |
刘旭凡;苏超;;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稳定性研究[J];四川建筑;2006年06期 |
13 |
郭瑞林;吴培培;晏杰芳;;肋环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频谱特性分析[J];江西科学;2007年04期 |
14 |
刘宗发;晏致涛;王彦生;李作良;;单层球面网壳选型优化设计[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15 |
支旭东;范峰;沈世钊;;单层球面网壳在地震下的响应特性与失效机理[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4期 |
16 |
杨威;霍文营;张仕通;;某招商中心单层球面网壳的设计分析[J];建筑结构;2008年12期 |
17 |
史义博;支旭东;范峰;沈世钊;;单层球面网壳在强震作用下的损伤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
18 |
管玉山;;单层球面网壳结构的弹塑性稳定分析[J];江苏建筑;2008年01期 |
19 |
洪文明;许晓梁;吴树勋;;浅谈某单层球面网壳设计分析要点[J];福建建材;2008年02期 |
20 |
孟晖;徐硕;黄斌;周斌;;周边双层中部单层球面网壳的稳定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