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充液管道泄漏的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

李涌  
【摘要】: 管道泄漏检测是石油、化工、天然气和城市供水等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管道泄漏的检测理论、检测方法,实现对管道泄漏点的精确定位,对于维护管网的安全运行,避免资源的浪费,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模态声发射是在传统声发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检测新技术,它对于长距离、大范围管道泄漏检测具有潜在的优势。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模态声发射技术并结合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对充液管道泄漏问题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工作: 1.建立了一套充液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系统,包括管道泄漏模型和声发射检测装置两部分。通过对充液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实验,研究了泄漏声发射信号的能量和频谱随压力、泄漏孔径大小及传播距离变化的规律; 2.基于小波变换和模态声发射理论,对薄板和充液管道进行了断铅实验研究。利用Gabor小波变换方法对断铅声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分析,通过确定某一频率下某一模态导波到达传感器的时间,较好地实现了声发射源定位。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声发射源定位检测精度,还可以得到结构的频散特性; 3.利用泄漏声发射信号的互功率谱密度函数,考虑结构中导波的多模态和频散特性,对充液管道泄漏源定位技术进行了研究,构造了泄漏声发射源定位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频散特性确定相关参数、提取单一导波模态的方法,减小了多模态和频散特性对定位的不利影响,从而较好地实现了泄漏源的定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松平,Michael Gorman,陈积懋;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J];无损检测;2000年01期
2 李耀东,黄成祥,侯力;模态声发射技术在构件疲劳裂纹检测中的应用[J];振动与冲击;2005年02期
3 耿荣生,沈功田,刘时风;基于波形分析的声发射信号处理技术[J];无损检测;2002年06期
4 焦敬品,何存富,吴斌,费仁元;基于模态分析和小波变换的声发射源定位新算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05期
5 焦敬品,何存富,吴斌,费仁元;基于导波理论的管道泄漏声发射定位新技术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10期
6 陈建萍 ,黄葳 ,陈积懋;模态声发射——飞机结构无损检测新方法[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04期
7 T.Tsukikawa,禇家瑞;2(1/4)Cr-1Mo钢压力容器爆破试验时的声发射试验[J];石油化工设备;1982年02期
8 郭安萍;声发射技术在锚固质量检测中的试验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2期
9 徐春广,王信义,杨大勇,袁洪芳;磨削过程声发射信号传播特性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0 王砚军,俞美,程鸿机,吕振;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声发射技术[J];山东建材;2000年04期
11 谢源甫 ,张涛;等离子喷涂金属陶瓷涂层结构完整性的声发射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12 张立晨;用声发射技术监测模拟压力管道的破裂[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00期
13 陈新全,李西南,邓敏;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现象及其研究的意义[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4 曹树林,张伟平,杜刚民;声发射检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上的应用[J];大坝与安全;2004年01期
15 刘国光,程青蟾;声发射辅以模糊神经网络的质量检测[J];应用声学;2004年04期
16 何泽云;;第八届国际声发射会议[J];压力容器;1986年04期
17 秦四清;岩石断裂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18 张守茁;裂纹扩展时声发射信号特性讨论[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4期
19 陈明,朱明武;声发射在磨削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20 吴光琳;神经网络配合声发射传感器在钻岩和磨矿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亨文;胡晚霞;徐南荣;;基于模态划分的专家模糊PID控制器[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2 刘杰平;程晓丽;王强;;混合气体复杂燃烧反应系统的CSP数据分析[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邵慧萍;;用于求解瞬态线性动力响应的两类算法简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袁国青;李斌;董国华;朱金龙;;单向机织物损伤层合梁的动态特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杜珺;邢誉峰;;液体和柱壳耦合系统的固有频率的分析方法及数值比较[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华军;杨和振;;海洋平台结构参数识别和损伤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A];工程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增华;王娜;何存富;于波;吴斌;;基于主动Lamb波法的薄板检测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增华;吴斌;刘溯;何存富;;埋置水泥介质钢绞线中超声导波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王其申;吴磊;王大钧;;多跨梁离散系统的频谱和模态的定性性质[A];2007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延亭;崔燕;;基于ANSYS的某型液浮动力陀螺仪浮子结构分析[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交流会暨重庆惯性技术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平;集成化声发射信号处理平台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2 杨和振;环境激励下海洋平台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损伤诊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潘爱军;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李敏;液体电介质局放声测的光纤非本征法珀型传感器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5 刘怀喜;复合材料飞轮的损伤与断裂的声发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庄兴民;聚乙烯自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姜长泓;轨道车辆轮轴故障检测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姚裕;基于Stewart平台的并联风洞天平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王文斌;基于脉冲实验的地铁环境振动响应传递函数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10 梁艺军;光纤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涌;充液管道泄漏的模态声发射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2 吴锦武;ASAC系统中两维声辐射模态传感器设计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3年
3 闵亮;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向阳;壳体零件振动噪声的分析和控制[D];重庆大学;2005年
5 王贺鹏;车体自振频率的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5年
6 殷罡;轧机异常振动分析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庆;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信号传播规律及定位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8 刘国锋;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模态实在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范仲;CY4102BZQ型柴油机的缸盖结构强度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李兴伟;工作面冲击地压声发射模式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庆儒;声发射仪器[N];中国水利报;2003年
2 杨慎勤;“声发射”探伤把关埋件质量[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陈勇;人脑仍在快速进化[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通讯员 业成;新技术为我市石化企业节约50%检测成本[N];南京日报;2009年
5 葛进;印度洋周边气候今年将出现异常[N];科技日报;2008年
6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钱广荣;道德悖论的本质与模态[N];光明日报;2008年
7 周杰;微地震监测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3年
8 陈勇;人脑仍在快速进化现代人大脑并无“定型”[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窦光宇;声音的妙用[N];科技日报;2002年
10 良剑追风;优化之路:精VB中的分段应用程序(下)[N];电脑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