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数控机床通用几何误差软件补偿技术的研究
【摘要】:
本文是以如何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为目的而展开的。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针对数控机床误差补偿领域现存的问题,对3~5轴数控机床进行抽象总结,应用多体系统误差分析理论建立了数控机床误差情况下的通用运动模型,解决了基于多体系统理论的通用误差模型与通用误差补偿软件开发的内在关联环节,攻克了对不定结构模型的计算机自动求解问题,针对三坐标数控机床详细讨论了误差补偿的计算方法,将面向对象的思想与多体系统相结合,编写了三坐标通用误差补偿软件,通过软件仿真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建模方法、不定结构模型计算机自动求解与软件误差补偿的可行性、有效性、正确性。
将多体系统误差分析引申为矩阵,描述物体间的相对方位变得很方便。对常用数控机床进行分析,将机床机构归结为由“工件一机架”和“刀具一机架”两条运动链组成,根据多体系统误差分析方法建立了通用数控机床误差模型。计算机自动求解问题是应用通用误差模型进行通用误差补偿软件开发的关键环节,文中运用大量篇幅论述了通用模型下计算机自动求解算法以及三坐标机床应用通用模型进行软件误差补偿时,计算求解过程,并提出了数控机床基本运动形式的数控指令补偿方法。
补偿软件的编写是误差补偿技术走向实用化的重要步骤。作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完成了软件的设计、编写,软件具有模型通用、操作简便易用等特点,采用VC++6.0编写,在Windows98/2000/XP下调试通过。对北人集团的S-1500数控铣床沿X、Y和Z三个方向运动时的位移量误差进行了实验验证,针对印刷机的关键部件——滚筒,进行了误差补偿实验,通过比较补偿前后精度定量给出了软件误差补偿的效果。
|
|
|
|
1 |
胡月来;细长轴加工的误差补偿[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2 |
李翠芝,姜增辉;SINMERIK840D的定位精度补偿[J];机械工程师;2005年09期 |
3 |
朱宁;;车床导轨磨损误差补偿分析[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6年04期 |
4 |
马艳;吴雨擎;李聚波;张洛平;;齿轮成形磨削的分度补偿技术[J];现代零部件;2008年06期 |
5 |
范晋伟;张涛;王波雷;王艳君;;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的复合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年10期 |
6 |
高鹏;张辽远;占宇;杨勇;;基于VB的机床导轨几何误差补偿[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28期 |
7 |
张晗;;数显光栅尺机床定位精度检测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
8 |
方荣光;图样读取系统中座标及误差补偿的自动计算[J];丝绸;1988年01期 |
9 |
张定华;杨彭基;杨海成;;雕塑曲面多轴加工的干涉处理[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0 |
刘欣;张元良;卫国强;;微型齿轮量仪及测量技术的研究[J];工具技术;1993年05期 |
11 |
倪军;数控机床误差补偿研究的回顾及展望[J];中国机械工程;1997年01期 |
12 |
宋艳霞,陆伯印;三坐标测量机误差补偿方法的研究[J];计量技术;1997年12期 |
13 |
钟旭,李飞燕;微机自适应控制提高丝杠螺纹加工精度[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98年03期 |
14 |
王清明,卢泽生,董申;车削端面在线平面度测量系统[J];机械工艺师;1999年02期 |
15 |
高栋,姚英学,袁哲俊;用于误差补偿的二维微量进给刀架[J];工具技术;2001年01期 |
16 |
范晋伟,李宝忠,李峻勤,张小龙,王玲玉;加工中心的软件误差补偿技术[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2年08期 |
17 |
王清明;零件圆柱面车削误差在线补偿技术[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8 |
刘焕牢,师汉民,李斌,周会成;数控机床平面误差场的接力测量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
19 |
刘永平;李鹤岐;赵学;;一种基圆差动式展成磨齿机及其数控系统设计(英文)[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王保升;左健民;汪木兰;;高精密数控机床的非线性误差分析、控制及补偿[J];机床与液压;2007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