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性能评价及存储机理研究
【摘要】:理想的存储材料一直是体全息技术发展的关键。光致聚合物有着很好的全息性能,是高密度全息存储最有希望最先获得突破的材料。国内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成熟的产品,对它的存储性能研究很有意义。本文实验研究的几种新型光致聚合物材料是由中科院理化所制作。
结合全息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提出了光致聚合物用于全息存储的性能评价体系和详细的实验测试方法。用这个测评方法,分别实验研究了几种新型光致聚合物,给出了其全息性能参数。
在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基础上,通过实验比较了一组厚度不同材料的全息存储性能,得出角度选择性、布拉格偏移等随着材料厚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样片随着厚度的减小,噪音减小,选择角增大,灵敏度提高,布拉格偏移减小,材料缩皱变小。同时因为噪音渐小,所以有效动态范围增大。这个结果说明对这种体系的材料,噪音将是限制其厚度的主要障碍。
实验测定了一个饱和光栅在室温下的暗衰减情况,结果表明光栅衍射效率在初始几个小时内下降了一半,然后趋于平稳。说明该材料的稳定性方面还有待改进,需要进行固定。并且折射率调制度按照双e 指数衰减,这说明存在两个衰减机制。
将一个饱和光栅和一个不饱和光栅均匀曝光,测其衍射效率随着曝光时间的增加而变化的情况,得出不饱和光栅衍射效率下降得更快的结论。就残留单体的影响给出了解释。
将几个短时间记录的光栅分别经过不同的扩散时间后均匀曝光,记录其衍射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扩散时间达到2mins,后期曝光会使得衍射效率有所增长,扩散时间越长,后期均匀曝光使得衍射效率增长更多。这对光致聚合物中的全息图的光固定提供了依据和实验条件参考。
研究了适用于光致聚合物的等衍射效率复用方案,在以环氧树脂为成膜树脂的样片上角度复用了15 幅全息图,结果衍射效率均匀性得到很大改善,证明这种方法适用于我们使用的聚合物。并且解释和实验验证了多次迭代可以得到更精确的曝光时序。
|
|
|
|
1 |
马晨;张保民;张立;;光致聚合物的全息存储机理与特性[J];信息记录材料;2008年04期 |
2 |
王爱荣,王素莲,王志强,翟凤潇,黄明举,干福熹;双染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5年09期 |
3 |
闫猛;章鹤龄;赵瑞渠;杨强;;新型非水溶性绿敏光致聚合物全息材料的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S2期 |
4 |
邢敬婷;章鹤龄;赵付丽;冯秀梅;;新型双波长非水溶性光致聚合物全息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9年12期 |
5 |
弓巧侠,王素莲,黄明举,干福熹;一种新型绿敏光致聚合物及全息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5年02期 |
6 |
姚华文,黄明举,陈仲裕,侯立松,干福熹;光致聚合物材料中引发剂浓度的优化和全息存储性能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11期 |
7 |
王雄;未来海量存储技术之全息存储技术[J];电子科学技术评论;2005年05期 |
8 |
刘继斌;谭劲;胡修林;;全息存储通道中的线性均衡[J];计算机工程;2005年23期 |
9 |
陈幼松;计算机发展路在何方[J];百科知识;1996年11期 |
10 |
谢长生,刘继斌,裴先登,吴非;数字全息存储器的研究及进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08期 |
11 |
佘卫龙,李庆行,余振新,张庆伦,陈焕矗;Mn:KNSBN晶体在632.8nm处高读出效率全息存储及非常耦合系统[J];光电子.激光;1991年06期 |
12 |
陈端荣,谢长生,胡迪青,吴非;全息存储通道中的一种有效维特比检测器的设计[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3 |
周采曾,宁锌,黄松保;资料的直接全息存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14 |
倪永军,冯岩,苏辉;缓存磁盘技术在全息存储中的应用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5 |
万玉红,陶世荃,袁韦华,江竹青,丁晓红,刘国庆,王大勇;高密度盘式全息存储及其热固定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5年03期 |
16 |
;2005年科技新潮[J];支部生活;2005年12期 |
17 |
;全息存储在空间应用上是否有生命力[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9年10期 |
18 |
Firefox;未来计算的记忆之门[J];个人电脑;2005年03期 |
19 |
浦东林;陈林森;解剑锋;沈雁;;傅里叶变换存储光刻系统的研制[J];激光杂志;2006年05期 |
20 |
江涛;;档案信息存储新领域——全息存储及其材料[J];浙江档案;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