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模糊仿真与自然灾害模糊风险的研究
【摘要】:本研究报告首先考察了传统管理系统仿真理论和技术的现况,指出了已有方法之不足,提出了针对系统的模糊不确定性和计算机仿真实验有限抽样的特点建立模糊仿真理论和方法的思路。第三章将信息扩散法引入管理系统仿真领域,实现了仿真输入的非参数化,不仅可改进仿真精度,而且提供了一条由计算机对有关输入分布进行自动估计的途径。第四章提出了系统仿真的集值化模糊处理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有限时间长度内计算机所能提供的随机抽样信息,通过提高仿真精度而减少仿真所需时间。第五章提出了管理系统仿真的模糊输入概念和处理方法,可以较好地利用定性和定量知识建立仿真模型,拓宽了仿真技术的应用范围。第六章以时间论域上的模糊子集为基本模糊事件,定义了模糊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给出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提供了縵糊数输入法仿真技术,为管理系统仿真更自然地应用模糊集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保障。第七章针对连续系统仿真中初始状态有时会具有模糊不确定性这一情况,建立了模糊近似推理的仿真方法,能较好地全面刻划系统状态,为合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
本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提出了模糊风险概念,建立了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的一、二级模型,此模型既不同于从点上看问题的极值法,也不同于从线上看问题的概率法,而是一种从面上看问题的可能性风险方法,能提供较全面的信息。利用模糊风险概念,建立了城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模型,既可用于计算致灾因子强度的模糊超越率,还提供了计算承灾体灾害程度可能性分布的方法,对推进灾害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
|
|
1 |
杜国宁;陆洲;;离散II-型模糊集的不确定性度量[J];微型电脑应用;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