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金矿铂族元素赋存状态及与南秦岭金矿综合对比研究
【摘要】:我国现有的铂族元素(PGE)资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寻求和开发潜在的、新的PGE矿床类型是地质学家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解决我国PGE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之一。金与铂族元素关系密切,南秦岭黑色岩系中金矿床从其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赋矿围岩类型、铂族元素在矿石和脉石矿物中的高含量均表明,在该地区黑色岩系中具有形成铂族元素资源的潜力。受以往的勘察工作对铂族元素的重视程度及铂族元素分析水平的限制,使得对该地区的铂族元素勘查工作不够深入。对金矿床共生的铂族元素资源的评价是目前寻找新型的铂族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外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例如穆龙套金矿。对南秦岭金矿床中铂族元素资源进行重新评价对解决我国铂族元素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对陕西汉阴县黄龙金矿、太白县太白金矿矿床矿石矿物共生组合、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铂族元素赋存状态进行详细研究,结论如下:
南秦岭与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床成矿主要集中在印支-燕山期,这与扬子-华北大陆碰撞造山、陆内逆冲推覆和岩浆活动时期相一致。南秦岭黑色岩系金矿床共同的特点是层控性,均产出于富碳的黑色岩系。陕西汉阴黄龙金矿床和南秦岭黑色岩系有关的金矿床相比,在赋矿地层、容矿岩石岩性、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成矿时代、成矿元素组合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电子探针分析,在黄龙金矿首次发现了辉碲铋矿和因硫碲铋矿,其中因硫碲铋矿在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属国内首次发现。在该矿首次发现自然铂。
通过ICP-MS研究稀土微量元素表明,全岩中稀土总量为91.55-331.31ppm,轻、重稀土富集,轻稀土分布曲线较陡,重稀土较为平缓,与陕西八卦庙金矿和华南黑色岩系中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 Eu负异常,反映黑色岩系形成于干燥气候的稳定大陆边缘的还原环境。微量元素显示该区黑色岩系形成于还原环境。
硫镍火法试金结合ICP-MS测定黄龙太白金矿的铂族元素,其配分模式形成“W”型,以富Ru、Pt和Pd为特征,显示受到深源的影响。黄龙黑色岩系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有异源汇聚的特点。
通过扫描电镜/能谱、电子探针研究表明,在黄龙金矿铂族元素主要以三种形式赋存:○1以独立矿物自然铂赋存于石英裂隙中;○2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和毒砂中;○3以吸附态被炭和其他有机质吸附。
|
|
|
|
1 |
朱文凤,梁有彬;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J];地质与勘探;2000年01期 |
2 |
汪小妹;刘长华;殷学博;王晓媛;;铂族元素测试分析中试样预处理方法研究[J];海洋科学;2007年10期 |
3 |
李佑国;张成江;杨武年;;铂族元素钌(Ru)异常及其地质意义探讨[J];矿物学报;2009年S1期 |
4 |
S·A·希姆斯特里;陈硕彦;;布什维尔德杂岩UG—2铬铁岩层中亲铜元素和铂族元素的分布[J];西北地质;1990年04期 |
5 |
张生;铂族元素表生和热液活动性的地质证据与实验研究[J];地质地球化学;1995年03期 |
6 |
张生,李统绵;PGE和金的热液共生富集机制初探[J];贵金属地质;1995年02期 |
7 |
吴朝东,申延平,侯泉林;湘西黑色岩系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富集因素[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5期 |
8 |
皮道会,邓海琳,李朝阳,朱维光;铂族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年04期 |
9 |
马配学,高洪林,侯泉林;K/T界线铂族元素丰度异常与地外撞击事件[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1期 |
10 |
曾明果;;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底部Mo-Ni-PGE矿中铂族元素赋存形态分析及成因意义[J];贵州地质;2007年02期 |
11 |
倪集众;岩浆期后阶段的铂族元素[J];地质地球化学;1979年08期 |
12 |
王登红,刘玉强;铂族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及对山东找铂矿的建议[J];山东国土资源;2003年05期 |
13 |
顾铁新;汪世联;鄢卫东;;铂族元素系列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研制[J];黄金;2006年07期 |
14 |
;某地铬精矿中铂族元素的回收[J];地质与勘探;1973年08期 |
15 |
Л.Н.Пачаджанов
,刘锡文;塔吉克斯坦某些岩石和矿石中铂族元素的分布[J];地质地球化学;1986年10期 |
16 |
梁有彬,李艺;中国铂族元素矿床类型和地质特征[J];矿产与地质;1997年03期 |
17 |
梁有彬;;试谈铂族元素矿床地质及其类型[J];地质与勘探;1974年05期 |
18 |
李晓峰,毛景文,张作衡;斑岩铜矿中铂族元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矿床地质;2003年01期 |
19 |
王克太,柴凤英;铂族元素的流动注射分析新进展[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20 |
张志琪;薛封和;袁金芳;;铂族元素-无色荧光素体系荧光分析特性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