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彭媛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中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探索清洁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希望之路。在半导体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备氢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更好地利用太阳光,发展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则成为研究的焦点。碳化硅(SiC)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半导体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高电子迁移率等优良性质。同时,其价带导带位置能够满足分解水的要求,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可见光分解水的催化剂。本课题以SiC为主体催化剂,致力于研究SiC及其复合物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与CdS复合形成促进载流子顺利转移的直接Z型光催化体系,之后通过改变合成方法优化异质结的接触界面,并探讨了半导体不同晶格匹配程度对于异质结结构构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入有机偶联剂作为载流子转移桥梁促进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化学沉淀法用CdS对SiC进行修饰。CdS的负载改变了 SiC表面过电势较高,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问题,与SiC之间形成Z型载流子转移体系促进光生载流子的传输。该催化剂在可见光下产氢速率达到555μmol·h-1·g-1,负载3 wt%Pt颗粒作为共催化剂后,产氢效率进一步提高至5460μmol·h-1·g-1,且在420nm处的量子效率达到了 2.1%。该异质结能够有效促进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提高载流子的利用率。(2)通过理论计算优化了 CdS在SiC表面的负载量,并通过水热控制CdS的异质形核过程优化了二者的接触界面及CdS的分散程度。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效率是普通沉淀法制备复合物产氢量的两倍。同时,该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结晶性、均匀的分散性和良好的光吸收性能。其体相也具有较长的光生电子寿命,有利于载流子转移到复合物的表面产氢,从而促进了光催化效率的提升。(3)通过改变水热温度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晶型匹配的SiC/CdS复合物异质结光催化剂。六方相CdS(H-CdS)和六方相SiC(H-SiC)具有一致的空间群,且晶格参数之间存在3aaH-CdS=4aH-SiC的恒比关系,在水热环境中H-CdS以H-SiC为核进行外延式生长,形成的异质结的缺陷较少,从而有更好的接触界面。其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为259μmol·h-1·g-1,是立方相CdS(C-CdS)负载的晶型不匹配的复合物C-CdS/H-SiC的四倍,且具有更强的光电流响应。H-CdS与H-SiC更为匹配的价带导带位置也更有助于电子空穴的分离。(4)将有机硅烷偶联剂(3-巯基丙基三甲氧硅烷)引入到SiC/CdS无机复合体系中作为链接键桥促进载流子转移。偶联剂和SiC之间能够形成Si-O-Si键,使得SiC体相中的载流子易于顺利转出,并延长了光生电子的寿命,促进产氢效果相比于未加偶联剂的样品有三倍的提升,为制备新型复合半导体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左宜,左剑恶,张薇,陈金春;影响厌氧发酵生物产氢因素的试验研究[J];中国沼气;2003年03期
2 马欢,李建昌,刘士清,张无敌;乙酸对发酵产氢过程的抑制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5年04期
3 叶小梅;Irini Angelidaki;常志州;黄红英;;糖蜜废水COD/N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08年06期
4 赵春海;;微生物产氢(能)优势[J];生命科学仪器;2008年02期
5 张全国;王毅;李刚;周雪花;安静;;光合细菌利用葡萄糖产氢过程中菌体衰亡性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年06期
6 阳广凤;沈李东;金仁村;刘金翠;韦杏花;;发酵产氢的动力学模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10期
7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J];粘接;2013年08期
8 汤焕毅,李同信,戚奎华,宫瑞章,顾婉贞,顾长立;水-三乙醇胺-氯化铑-2,2′-联吡啶-铂体系光助催化产氢过程的研究[J];催化学报;1980年02期
9 何云陔;高福;易淑云;王秀华;李树本;;水溶性卟啉光还原水产氢的研究[J];化学学报;1984年06期
10 刘万生;郭庆;徐晨彪;;我国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4期
11 荆艳艳;周雪花;赵民善;焦有宙;王毅;张全国;;超微秸秆光合产氢反应器流场数值模拟[J];太阳能学报;2013年04期
12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J];辽宁化工;2014年02期
13 ;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研究获进展[J];当代化工;2014年02期
14 唐雅琴;黄兵;刘仪柯;;光合细菌微生物产氢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15 崔宝臣;张国欣;宋军;李睿;刘淑芝;侯博;荆国林;;光合菌群发酵玉米秸秆水解液产氢[J];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04期
16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钛表面光催化产氢工作取得新进展[J];功能材料信息;2014年01期
17 王从厚;膜法降低产氢成本[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18 徐斐;何定兵;何耀宗;华泽钊;;用于产氢的管道光生物反应器设计及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8年08期
19 梁慧荣;郭烈锦;;铜钼基硫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J];太阳能学报;2009年10期
20 毕只初,钱越英,俞稼镛;一些光敏剂水溶液体系光生电势与光催化产氢的关系[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双;于天君;曾毅;陈金平;李嫕;;光敏剂性质对均相光催化产氢过程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红艳;司刚;王文光;佟振合;吴骊珠;;铁氢化酶光致产氢模拟体系的构筑[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A];安徽节能减排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锋;王文光;曹伟宁;佟振合;吴骊珠;;模拟铁氢化酶二元分子光催化剂的产氢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马欢;刘伟伟;王秀菊;刘士清;李建昌;张无敌;;不同阴离子在生物质发酵产氢中的作用研究[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梁翼;邬小兵;徐惠娟;胡忠;龙敏南;;产酸克雷伯氏菌氢酶分离提纯及特性的研究[A];2008 International Hydrogen Forum Programme and Abstract[C];2008年
7 王玉波;李炜炜;樊耀亭;侯红卫;;微生物发酵产氢过程的化学计量学及热力学分析[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于姗;王锋;汪晶晶;王红艳;陈彬;冯科;佟振合;吴骊珠;;锌卟啉衍生物为光敏剂及铁氢化酶模型化合物为催化剂的光致产氢体系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9 敏世雄;吕功煊;;以溶液可分散石墨烯为电子传递介质构建高效光敏化产氢体系[A];第十三届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其召;安宁;雷自强;;不同商品级二氧化钛产氢性能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宏飞;水热法制备三元金属硫化物的表征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萌;Cu改性钛基光催化剂及光解甘油产氢性能和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彭媛;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4 张盼;基于铁、钴分子催化剂的均相光致产氢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李学强;基于铁、钴的分子催化体系的光致产氢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董景锋;有机光敏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光解水产氢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柴波;可见光响应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胥利先;系列纳米多孔In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解水产氢活性[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黄鹏;新型铌、钽高核金属氧簇材料的合成、组装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10 亓丽芳;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制备及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爽;基于钴配合物分子催化剂的染料敏化半导体光致产氢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王倩;基于罗丹明6G席夫碱非贵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程新新;新型钌和钴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解水制氢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饶衡;非贵金属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解水制氢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丽姣;二硫化钼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和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冯云龙;负载金属磷化物的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在催化产氢方面的应用[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7 朱秀;有机染料光敏剂的合成及其在光催化产氢体系中的应用[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马晓龙;磁性纳米材料的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9 岳宗款;铌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李鑫鑫;钼基复合电催化剂的制备与产氢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庞利萍;900亿立方米副产氢气亟待利用[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华凌;科学家用传统化学方法制造出产氢催化剂[N];科技日报;2014年
3 记者 陶加;TiO2产氢机理研究获进展[N];中国化工报;2014年
4 洪春梅;甜品也能做燃料[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