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契约方法论及其中国意义

路利娜  
【摘要】: 契约论作为西方的重要意识形态,是西方政权建构的理论基石,17、18世纪,契约论者们努力通过契约来构建各自的政治理论,为后世的宪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表明契约论同时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近代,罗尔斯等人对契约论的重新挖掘使契约论以方法论的姿态复兴。契约方法论对于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论证,并为公共秩序的建构等提供一种基本的思路。我国目前对契约论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契约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并探讨其对于转型期中国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分三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契约的方法论化并简介契约方法论的历史脉络。契约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生活现象被运用到政治生活的组织、政治理论的构想并进而被付诸实践,从而具有了方法论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契约论所使用的方法和契约方法论的价值、功能。从霍布斯到罗尔斯,契约方法论都主要运用了逻辑分析的方法,并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作为其论证的起点。契约方法论中介和指向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主体性、平等、正义和互惠等,这些价值使契约方法论表现出分析与解释、组织与建构、规范与修正等功能。 第三部分,分析契约方法论的中国意义。中国传统的方法论主要表现为伦理方法论或家国方法论,主要是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以人伦为主要纽带,以家国为社会基本政权组织形式的方法论;目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旧有的方法论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契约方法论的借鉴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解决思路。 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之处在于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西方的社会契约论进行系统梳理,探究契约论背后的方法论意义与功能,挖掘中国传统的方法论并探讨其局限性,论述借鉴契约方法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举例说明对契约方法论的借鉴。本文主要采取历史方法收集契约论的知识素材及相关知识;采用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契约论并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论证中西方法论的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红庆;;契约论、国家与未来[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高懿德;;论罗尔斯契约论复兴的虚假性——兼与何怀宏先生商榷[J];东岳论丛;2009年04期
3 尤春媛;;法治政府的契约理论逻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王萍;;古典自然法的历史演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5 康菁洋;李红丽;;论英国宪法的形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娄海波;王红英;张静波;;试论“十二五”期间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2期
7 汪建达 ,吴新民;论桑德尔对罗尔斯新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兼与姚大志先生商榷[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李晓春;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论意义[J];求实;2004年S2期
9 曹志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之方法论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龚少情;孔凡河;;政党发展:意蕴及其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5期
11 方章东;刘庆丰;;论科学发展观之于青年发展的方法论启示[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12 冯波;王英伟;;社会工程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J];理论导刊;2009年09期
13 杜敏;李泉;;从本质到方法——契约论中的理性主义与批判建构[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4 庹永;;从社会契约论视角看孟子政治思想[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5 彭姝;;政治营销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述评[J];晋阳学刊;2011年01期
16 赵阵;朱亚宗;;方法论视野下的恩格斯军事技术思想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7 谭杰,邱永琼;论罗尔斯的契约论选择[J];道德与文明;2005年05期
18 陈群;;论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9 刘娟;;评罗尔斯对契约论的重新采用[J];理论探索;2008年03期
20 黄会琴;;寓科学发展观于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晗蕾;;零度偏离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陈大明;;老子“不争”思想及其方法论意义[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心起;藜芦;;“冷思维”的理论解读与方法论意义[A];研究领导科学 实现科学领导[C];2008年
4 杨叶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法本质的契约论[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天生;;五河洋教源流考略——兼议淮河文化研究中个案研究的方法论意义[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曹东义;;通过甲流防治说中医方法论的普适性[A];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第三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2009’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潘文国;;对比语言学方法论研究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沛霖;;《矛盾论》对于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黄志恒;;论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意义[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10 徐长安;;儒家和合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2 任俊;制度辩护:问题和进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彬;法律解释的本体与方法[D];山东大学;2009年
4 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朱峰;拉兹权威命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丁启明;人权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8年
7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8 史家亮;“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美中;税收契约理论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06年
10 朱万润;零值关系[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利娜;契约方法论及其中国意义[D];北方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军;西方契约论方法初探[D];延边大学;2010年
3 杨健潇;契约论方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海燕;税收契约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胡建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意义[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楚玮娜;石涛“无法而法”的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沙晶晶;纳维森自由至上主义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谭志敏;试论“三权分立”学说的人性论基础[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晶;《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唐松;唯物史观视角下的西方契约论思想[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伟(作者单位:宿州市农业干部学校);数学的方法论意义[N];安徽日报;2000年
2 王仲云;法的契约论与法治国家[N];法制日报;2004年
3 余日昌;“无文本社会契约”的历史重现[N];经济观察报;2005年
4 侯且岸;充满矛盾、不断扬弃的历史过程[N];学习时报;2007年
5 陈薇;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课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6 雷健坤;生态伦理学的方法论意义[N];学习时报;2002年
7 谭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契约论”[N];学习时报;2005年
8 杨万龙;工会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的方法论意义[N];工人日报;2007年
9 马研院 赵智奎;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N];天津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