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图像轮廓的匹配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苗志华  
【摘要】: 在视觉导航、识别和跟踪、卫星影像的定位等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涉及到图像匹配问题。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计算图像间的几何变换关系,将同一场景的不同图像进行对齐。本文主要在假定图像间具有相似关系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匹配及拼接。主要内容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首先介绍了图像匹配技术的研究意义和目的,阐述了图像匹配问题的数学涵义和几何空间变换模型。其次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匹配算法:即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匹配算法、基于Fourier-Mellin的图像匹配算法以及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其中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是目前图像匹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最大的优点在于把对整幅图像进行的分析转化为对图像特征的分析,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图像处理的运算量,然而特征提取的准确程度和定位的精确程度,将对整个匹配过程产生重大的影响。 (2)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系统的曲线轮廓特征的新的匹配算法,与已有的算法相比,该算法避免了提取特征点这一难点。V-系统是近年来由学者构造出来的一类L2[0,1]上的非连续的新的完备正交函数系,准确的说是一类由分段多项式构成的正交函数系,函数系中既有连续函数又有间断函数。其在几何信息的正交表达、模式识别、点云数据拟合、数字水印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均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在假设两条曲线间存在RST变换(R:旋转矩阵,S:尺度伸缩,T:平移变换)的条件下,借助于V系统来进行平面曲线间的匹配。匹配过程中将图像的轮廓曲线特征作为一个整体特征进行处理,而不需要提取曲线的局部特征。通过大量的模拟及真实数字图像实验可以看出,从图像中提取的两条曲线间即使不严格满足RST变换,依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3)基于第二部分的工作,实现了两幅图像的拼接,这两幅图像是普通数码相机拍摄所得,显然,二者并不具有严格的RST变换关系,但拼接效果依然可以接受,这也验证了第二部分算法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对所做的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鹏;白振兴;范文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快速图像匹配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04期
2 韩先锋,李俊山,毕义明,孙满囤;基于机群系统的无人机地标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5年05期
3 骞森;朱剑英;;基于改进的SIFT特征的图像双向匹配算法[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7年09期
4 石磊;靳敏;吴长伟;;一种改进的距离变换匹配算法在遥感图像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世威;刘团结;王宏琦;;基于图像匹配的CBERS-02B卫星HR相机图像拼接方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9年03期
6 王年;周梅菊;夏杰;梁栋;;基于最小生成树与概率松弛结合的谱匹配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12期
7 岳思聪;郑江滨;赵荣椿;;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宽基线图像匹配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9年03期
8 修春波,刘向东,张宇河;混沌搜索匹配算法在电视跟踪系统中的应用[J];电视技术;2005年02期
9 江和平;沈振康;;基于局部交叉熵的图像匹配跟踪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5年06期
10 何洪舟;肖力;;一种案件现场全景图像的精确匹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年01期
11 张文君,缪栋,付光远,杨小冈;基于SIMD—PRAM模型的分块图像匹配算法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3期
12 邹建成;赵占军;;基于突变理论的图像匹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3 赵玉清;孙继银;徐宏波;;柱面全景图像生成关键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0年08期
14 韩峰,白福忠,王军;数字图像匹配算法的改进及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5 沙莎;刘锦峰;;基于差分有序数组的图像匹配快速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4期
16 高永晶;陈潇;李强;;一种基于Hausdorff距离目标跟踪的改进算法[J];电子科技;2007年12期
17 方建斌;;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匹配算法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8 张婕;;基于先验估计算法的图像识别技术[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5期
19 肖若秀;蔡光程;贾建波;;利用旋转模板匹配方法对SIFT算法的改进[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05期
20 王丽丹;华顺刚;刘红卫;;自适应阈值SSDA图像匹配拼接算法的研究[J];光电技术应用;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大林;李琳;;图像匹配技术的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郭勤;;景象匹配技术发展概述[A];2007年光电探测与制导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吉平;郭艳柳;;一个基于惯量椭球的遥感图像匹配新算法[A];第十七届中国遥感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唐榕;蒋大林;丁学爽;;基于角点检测的图像匹配方法综述[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5 李瑜;郭俊波;虎嵩林;;一种基于发布订阅模型的博客搜索系统[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王新龙;申功勋;;机载捷联子惯导系统快速传递对准匹配方法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牛毅菲;汪渤;苗常青;;图像匹配方法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应捷;袁一方;张仁杰;;一种新的实时指纹特征点匹配算法[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何芳芳;孙继银;孙向东;郭文普;孙振;;基于模糊集的神经网络景象匹配算法[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潘景昌;程马勇;阎峥;黄垚;黄晓选;;相似度可调的匹配算法的分析与设计[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壮;异源图像匹配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魏宁;模式识别中图像匹配快速算法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王彩玲;基于相位信息的图像匹配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葛永新;图像匹配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于秋则;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匹配导航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吕娜;图像匹配与跟踪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7 梁建宁;特征选择与图像匹配[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赣华;基于摄像机和二维激光测距仪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王年;三维重构中关键算法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10 王文晶;基于重力和环境特征的水下导航定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志华;基于图像轮廓的匹配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2 徐同龙;基于多尺度小波匹配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3 马松辉;图像匹配在导航制导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石友学;图像匹配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黄帅;基于Harris尺度不变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波;基于图像分割的非线性医学图像匹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夏奇;基于点模式匹配的图像匹配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章凤翎;基于轮廓的图像匹配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孟玲玲;进化计算及其在图像匹配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张垚垚;全景图拼接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万维网科学研究所 胡伟瞿裕忠;本体匹配:搭桥异构本体[N];计算机世界;2007年
2 田捷 陈新建 杨鑫;指纹识别算法仍有优化空间[N];计算机世界;2006年
3 义川;Web 3.0更有前途?[N];网络世界;2006年
4 朱江滨;视觉技术:汽车应用新宠[N];中国电子报;2007年
5 王洁;中国雅虎推出“一页到位”搜索平台[N];科技日报;2007年
6 义川;Google沉浮[N];网络世界;2006年
7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抠图:轻松提炼素材[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8 赵正;推介业务暂停 广告联盟继续[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江苏省无锡市连元街小学附属幼儿园 张丽英;撕纸活动——让孩子的小手更灵巧[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左琦;浅谈指纹识别技术[N];新乡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