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用导热橡胶的制备
【摘要】: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汽车轮胎内部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轮胎内部的热量无法及时导出,导致热量积聚产生的高温严重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安全性。本文采用α和γ型纳米氧化铝为增强导热填料,并采用原位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铝/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氧化铝的用量、硅烷偶联剂Si69的用量以及原位改性时间对复合材料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最终以α型纳米氧化铝和炭黑并用增强天然橡胶,制备了具有良好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并可用于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垫胶的纳米氧化铝/炭黑/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
1.采用原位改性方法制备了α型纳米氧化铝/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α型纳米氧化铝的用量、Si69的用量以及原位改性时间对α型纳米氧化铝/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α型纳米氧化铝用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加和原位改性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复合材料的300%定伸应力、压缩疲劳温升、热导率随α型纳米氧化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的增加和原位改性时间的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综合考虑α型纳米氧化铝/NR纳米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力学及导热性能,α纳米氧化铝的最佳用量为100~170份,Si69的最佳用量为填料用量的2%~4%,最佳的原位改性时间为4~6min。
2.采用原位改性方法制备了γ型纳米氧化铝/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γ型纳米氧化铝的用量、Si69的用量以及原位改性时间对γ型纳米氧化铝/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随γ型纳米氧化铝用量、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原位改性时间的先增加后减小;复合材料的压缩疲劳温升随γ型纳米氧化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硅烷偶联剂Si69用量以及原位改性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γ型纳米氧化铝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随Si69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原位改性时间对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较小。综合考虑γ型纳米氧化铝/NR纳米复合材料的动静态力学及导热性能,γ纳米氧化铝的用量不多于60份,Si69最佳用量为填料用量16~24%,最佳的原位改性时间为4~8min。
3.在相同的填料体积用量下,比较了γ型纳米氧化铝与α型纳米氧化铝填充体系和传统的炭黑N330填充体系的动静态力学以及导热性能。结果发现,与传统的炭黑N330填充体系相比,经过Si69原位改性的α型纳米氧化铝/NR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动态力学以及导热性能;而经过Si69原位改性的γ型纳米氧化铝/NR复合材料与炭黑填充体系相比具有相当的补强效果和导热性能,且具有优异的动态力学性能。
4.采用原位改性方法,制备了α型纳米氧化铝/炭黑/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在一定的α型纳米氧化铝用量下,研究了炭黑N330的用量对复合材料动静态力学性能以及导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α型纳米氧化铝用量为100份,炭黑用量为15~25份时,复合材料的性能基本上能够满足载重子午线轮胎胎肩垫胶的性能要求。
|
|
|
|
1 |
张桂兰;刘先黎;金松哲;尚涛;;纳米氧化铝颗粒增强铜-碳基复合材料的磨损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5期 |
2 |
李慧韫,张天胜,杨南;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3 |
李晓杰,李瑞勇,赵峥,谢兴华,曲颜东,王占磊,陈涛;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铝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5年02期 |
4 |
吴志鸿;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其在催化领域的应用[J];工业催化;2004年02期 |
5 |
李友凤,周继承;氧化铝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硬质合金;2003年04期 |
6 |
何静华,闫晋钢;纳米技术在铝行业的发展前景[J];轻金属;2001年08期 |
7 |
耿新玲,袁伟;纳米氧化铝的制备与应用进展[J];河北化工;2002年03期 |
8 |
张艾飞,刘吉平;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新工艺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3年02期 |
9 |
史大刚,姚子华,仇满德,谷志杰,延永柱,马晓莉;聚丙烯/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年01期 |
10 |
赵军;王志;邢国红;孙翔;;纳米Al_2O_3对氧化铝陶瓷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1 |
王文进;李鸿岩;姜其斌;;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绝缘材料;2008年05期 |
12 |
王坤钟;翟秀静;陈文源;蒋永敏;王殿珊;;我国纳米氧化铝市场调查分析[J];中国有色冶金;2007年03期 |
13 |
蒋红梅;秦永超;胡斌;江祖成;;纳米Al_2O_3微柱分离/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环境试样中的痕量铅和镉[J];分析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14 |
普旭力;王鸿辉;董清木;潘忠厚;胡斌;张函;;纳米氧化铝对As(Ⅲ)和As(Ⅴ)的吸附行为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8年07期 |
15 |
侯毅峰;刘锋;张美静;;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及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5期 |
16 |
覃秀凤;;浅谈纳米氧化铝的分类及制备方法[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17 |
谢华清,吴清仁,王锦昌,奚同庚,刘岩;氧化铝纳米粉体悬浮液强化导热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2年03期 |
18 |
;纳米氧化铝成石油化工业高端催化剂[J];有色设备;2011年01期 |
19 |
高革;;Al-Mg-Al_2O_3-MgO复合材料的制取方法[J];轻合金加工技术;1975年02期 |
20 |
李润民
,张引枝
,刘振宇;CA SELECTS Carbon Graphite Fibers[J];新型炭材料;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