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吉鑫松,许文光,钱雪明,袁中一,李仁宝,刘会军,赵国骏;固定化酶不对称合成(S)-(+)-布洛芬的研究[J];分子催化;1997年06期 |
2 |
杨亦文,严全鸿,任其龙;超(亚)临界流体色谱拆分布洛芬对映体的热力学[J];化工学报;2005年01期 |
3 |
袁开红,吴玉霞,卓海通,曹德善;布洛芬混悬液的研制及其生物利用度[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年09期 |
4 |
占素香;布洛芬包衣片的生产工艺优化[J];杭州科技;2004年02期 |
5 |
贝京,王庆锋,吴才郁,袁强;NMR法测定布洛芬的对映体相对含量[J];化工时刊;2000年11期 |
6 |
刘锦熙,金文,杨丰科;布洛芬酰氨基-芳酰基硫脲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
7 |
秦汉明,谢能詠,吴学军,陈恒初,李平;布洛芬-赖氨酸盐的研制及分析(一)[J];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8 |
周敏毅,陈建峰,刘晓林;重结晶微粉化提高布洛芬溶出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9 |
姜志猛;胡兆良;;醛肟转化法制备布洛芬[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4年09期 |
10 |
陆锦芳,王妙珍,吴安凡,裘秀媛;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布洛芬片剂的含量[J];复旦学报(医学版);1990年04期 |
11 |
陈兴权,于慧杰,郁威,赵天生;布洛芬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测定[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2 |
严全鸿,吴彩娟,苏宝根,任其龙;2-芳基丙酸类手性药物色谱拆分的热力学研究[J];色谱;2004年04期 |
13 |
索银科;去除糖衣与否对测定布洛芬糖衣片含量的影响[J];药物分析杂志;1997年01期 |
14 |
;布洛芬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J];传感器世界;2002年05期 |
15 |
徐芬,孙立贤,谭志诚,李瑞莲,田琦峰,张涛;右旋布洛芬的低温热容(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
16 |
高明;;布洛芬的合成应用进展[J];才智;2010年09期 |
17 |
袁梅卿;吴昌振;江培;宋宝生;;布洛芬生产中氧化工艺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2年06期 |
18 |
张洪北;刘爱全;龚雄麒;;布洛芬的光催化氧化法制备[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8年08期 |
19 |
谢桂泉;杨文清;;若干3d过渡金属的布洛芬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的研究[J];暨南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
20 |
邓三尧
,雷彤;布洛芬的热行为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J];首都医药;2004年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