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PVC)及其混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摘要】:聚氯乙烯(PVC)成本价廉,物料来源广以及产品的物理机械等性能比较优良,因此,PVC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自从PVC被发现以来,对于它的研究已经非常多,包括对其自身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还有对其进行改性的物质以及共混物的研究等。但是,由于PVC是由氯乙烯(VCM)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因此其存在比较多的结构形式,所以到目前为止对于PVC热降解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
本论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的十几种PVC进行了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刚果红和烘箱法测试,取出3个分子量相差不大大但是热性能差异较大的样品(P-1,P-2和P-5)进行下面的实验研究。通过使用B3LYP/6-31对PVC的等规(mm)和间规(mr)三聚体在五联体结构进行了模拟优化,并计算了C-C1键的键级,通过对不同异构体中C-C1键键级的分析比较,得出PVC的等规结构比间规结构稳定。因此,可根据PVC分子链中等规及间规结构的含量可以初步推断不同PVC的热稳定性。为了证实以上理论的成立,首先使用碳谱-核磁共振(13C-NMR)对编号为P-1,P-2和P-5的PVC分子链结构进行了分析,经过对核磁谱图积分计算,得出这三种PVC样品中等规结构含量从高到低的次序:P-5P-1P-2,间规结构含量反之,因此通过结构分析我们推断P-2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最好,P-5树脂的热稳定性能最差。为了验证以上推论,同时对这三个样品进行了烘箱法、刚果红法以及热重等静态和转矩流变动态热稳定性能的测试,热稳定性的测试结果与结构推测结果是一致的。
CPVC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和抑烟性,化学惰性使得其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工程塑料,但由于CPVC结构的氯元素含量太多,导致加工流动性,韧性差。因此,本论文使用了一种同时具有良好加工性能以及韧性好的PVC对其进行了共混改性,通过研究发现,此PVC可以在对CPVC耐热性以及阻燃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改善其加工流动性和抗冲击性能。
|
|
|
|
1 |
刘肇罛;;电石发气量对聚氯乙烯生产影响的分析[J];山东化工;2013年06期 |
2 |
高以?,赵玉琴,吕秀开,马炳伦,姚士仲,李佩珩,李洁剑,张金城,缪亚岸,奚文清;聚氯乙烯(PVC)超滤膜及工业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3 |
徐跃堂;;浅析聚氯乙烯(PVC)塑料产品使用后的处理方法[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S1期 |
4 |
郭洪,曹洪,杨玲;阻燃聚氯乙烯(PVC)电缆料的研制[J];安徽化工;2005年04期 |
5 |
汪忠清;张奇;俞天明;;改性碳酸钙在聚氯乙烯(PVC)消防管中的应用研究[J];塑料制造;2006年05期 |
6 |
谢雯;曾笑;;聚氯乙烯(PVC)阻燃抑烟的研究进展[J];塑料助剂;2017年06期 |
7 |
朱静安,林青松;电子自旋探针技术研究填充改性聚氯乙烯(PVC)链段运动[J];材料研究学报;1996年06期 |
8 |
张宇东,武得珍,张立群;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Ⅰ)聚氯乙烯(PVC)基础知识[J];化工进展;1994年03期 |
9 |
张响;崔益华;殷跃洪;;共混改性提高PVC耐热性的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6年01期 |
10 |
许晓强;张霞;李少波;阳杰;王海云;;石化工程聚氯乙烯(PVC)合成工艺设计研究[J];生物化工;2018年04期 |
11 |
王宝双;韩杰;;预热器腐蚀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聚氯乙烯;2010年03期 |
12 |
陈旻;程媛媛;童敏伟;俞凯;;水滑石的性能、制法及其在PVC稳定剂中的应用[J];塑料助剂;2016年06期 |
13 |
曹传新,陈昕;金属氧化物对软质PVC阻燃性能的影响[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4 |
赵倩;谷晓昱;王华进;王丹;张晓丰;董明哲;张胜;;聚氯乙烯(PVC)的阻燃与抑烟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3年04期 |
15 |
钟世云;虞雷雷;;氧化镁和氧化锌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研究[J];塑料助剂;2006年05期 |
16 |
袁桂梅;新型PVC加工多元酯类润滑剂系列产品[J];山西化工;1997年01期 |
17 |
马金才;马晓君;;105m~3聚氯乙烯聚合釜运行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氯碱;2015年04期 |
18 |
魏文珑,温艳珍,高志伟;山西省发展电石法PVC前景乐观[J];山西化工;2004年04期 |
19 |
宁绍宇;李娟;;聚氯乙烯(PVC)装置干燥工段蒸汽消耗量设计[J];山东化工;2014年02期 |
20 |
孙英华;吴尚卓;;PVC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发展研究[J];江西化工;201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