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温高压下浆态鼓泡床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

刘德林  
【摘要】: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具有结构简单、传热、传质性能好以及温度易控制等优点,在化工生产中,例如F-T合成、液相合成甲醇、合成二甲醚等一些强放热的多相反应体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浆态鼓泡床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多相反应器之一,对它进行详细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传质特性是反应器设计和放大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当今反应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传质过程是整个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它直接影响着反应速率的快慢以及产物分布等。因此,对三相浆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反应器内的传质特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浆态床反应器。 本文针对工业上对二甲苯氧化反应器的特点,建立了高温高压的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实验装置,对气体在水体系和液体石蜡体系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动态气体吸收法测定了体系的体积传质系数,着重考察了温度(T)、 压力(P)、表观气速(U_G)、固含率(C_V)以及塔径(D_R )等对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_Lα)的影响;同时,对于有机体系实验还利用床层塌落法测定了反应器内气泡含率(大、小气泡分率)和气泡上升速度,由此根据气泡上升速度与气泡直径的关联式,求取相界面积(α)和液相传质分系数(K_L),进而考察了操作 WP=4 条件对相界面积和液相传质分系数的影响,实验结论如下: 在温度(293K~473K), 压力(1.0MPa~3.0MPa),表观气速(0.03m/s~0.1m/s),固含率(0%(w)~20%(w))的实验条件下,液相体积传质系数 随着温度、压力、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固含率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不同直径的反应器来说,大塔中的传质系数略高于小塔中的传质系数。 在有机体系中,相界面积 受压力、表观气速、固含率的影响较大,而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而传质分系数 受温度、固含率的影响较大,受表观气速和压力影响较小。 在实验范围内得出气体(O_2 ,H_2 ,CO ,CO_2)在两种体系(水、液体石蜡)中传质系数的计算关联式。 对于水-空气-石英砂体系: k_2α=C(P/P~0)~(0.143)(1-C_V/0.70)~(0.802)μ _l~(-0.244)U_G~(0.721) 对于气体-液体石蜡-石英砂体系: k_2α=3.0508×(ρ_zV_A/M_B)~(-1.1933) Sc~(-0.7341)(ρ_g×U_G)~(0.5235)(1-C_V/0.85)~(2.3028) 实验从流体力学的角度定性地解释了气液传质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传质特性。本实验结果可为浆态床鼓泡反应器的设计和放大提供一些基础实验数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田龙;鲁云风;杜敏华;王正德;;猕猴桃果水溶性多糖的超滤膜分离研究[J];过滤与分离;2007年01期
2 戴猷元,王秀丽,汪家鼎;膜萃取过程的传质特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1年02期
3 管秀琼,李俊,周健,陈元彩,陈中豪;高效内循环生物反应器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叶长兵;韩相奎;汤洁;毕冬;庄金鹏;王雷;;异波折板水解酸化-A~2O一体化反应器实验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5 崔明辉;;蜜枣对流干燥传质特性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韦朝海;李磊;吴锦华;吴超飞;吴景雄;;漏斗型导流内构件对内循环三相流化床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7年03期
7 韩宾兵,邰德荣;屈尼(Kühni)萃取柱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1998年03期
8 朱云峰;田恒水;房鼎业;宋新杰;;新型塔式混合澄清萃取器及其传质特性[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潘祖仁;;卧式搅拌釜气-液传质基础研究[J];石油化工;1984年11期
10 郑航,黄大文;气体渗碳传质特性的数值计算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11 张青松;王宏;陆炎洪;张娟;;顺序输送直角弯管内2种油品传质特性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2 马友光;付涛涛;朱春英;;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行为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年08期
13 纪存兴;石磊;李金英;赵志军;侯艳丽;唐占梅;李中平;凡金龙;张东翔;;静电场激励液-液体系相间铜反萃传质特性[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0年08期
14 陈大昌,卢励生,叶楚宝;关于双层不锈钢网波填料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的探讨[J];化工学报;1981年02期
15 薛胜伟;尹侠;;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流场及传质特性数值模拟[J];化学工程;2006年05期
16 ;RH-PTB精炼期间钢水与粉末颗粒之间的传质特性[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5年05期
17 陈孝国;朱自强;骆有寿;;搅拌槽内的气液分散和传质特性[J];化学工业与工程;1987年04期
18 李宝璋,尚龙安,姜信真,杨文选;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1年02期
19 汪大翚,贾缨,杜有根,鲍慧敏,谭天恩;化学法测定旋流塔板气液相界面积的研究[J];化学工程;1985年02期
20 朱宪,钱加林,王守恒,李立新;气—液和液—液传质设备中相界面积的测定和计算(一)[J];化学世界;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松;张守军;;中药残余物气化实验[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韩路长;刘跃进;;矩形鼓泡床雷诺应力模型的瞬态数值模拟[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3 卞太锋;王玉华;吴勇强;朱学栋;;鼓泡床内乙烯-苯体系气泡参数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白鹏;钱庆利;王红星;袁绍军;;水蒸气精馏流体力学和传质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沙作良;伍倩;王学魁;;不同黏度下气液体系流体力学行为的PBM模拟[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6 宋海华;李天一;马志杰;;预测精馏塔板相界面积的时间Monte Carlo方法[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左怀英;魏季和;;侧顶复吹条件下AOD熔池内的传质特性[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蒋益明;郭峰;李劲;;湿度作用下金属有机双层膜传质反应的电化学机制研究[A];2010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9 关国强;朱家骅;夏素兰;余徽;;微液滴振动传质的尺度效应[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10 李帅;白露;曲萍;张力平;张小丽;;纤维素膜超滤过程传质特性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1 木材及生物质资源高效增值利用与木材安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巨孟;中空纤维膜及膜接触器传质特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蒋益明;金属有机双层膜传质规律及其机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龙;兽疫链球菌发酵生产透明质酸过程控制与优化[D];江南大学;2009年
4 曹仲文;侧壁喷液的旋流吸收器内吸收过程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苏宏久;微通道内溶液吸收H_2S传质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赵云华;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颗粒相二阶矩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7 孙守亮;草浆黑液超滤—动态磁吸附处理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
8 郭奋;错流旋转床内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
9 张鹏;加压下规整填料塔内流体流动和传质特性的研究及其计算流体力学模拟[D];天津大学;2002年
10 张涛;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流动传质特性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林;高温高压下浆态鼓泡床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2 胡强;喷嘴孔径对鼓泡床内气泡分散和质量传递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3 陈俊;流态化合成氮化硅的鼓泡床冷模试验与CFD模拟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高璟瑜;配制型膳食纤维素溶胶结构及传质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郭英锋;筛板塔上流动和传质特性的数值模拟[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6 杨索和;加压浆态鼓泡床反应器中部分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7 商顺强;双鼓泡泠渣器冷态颗粒运动的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7年
8 叶科;流化床冷渣器流化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罗潇;气液鼓泡床内液体循环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王国峰;气液两相及气液固三相鼓泡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晨;RH-PTB精炼期间钢水与粉末颗粒之间的传质特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郑华;循环流化床锅炉用中质耐磨浇注料的研制[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毛健雄;专家提醒:并非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就自然“清洁燃烧”[N];中国工业报;2004年
4 国家经贸委电力司 陆肖俊;应继续大力推广循环流化床技术[N];中国电力报;2001年
5 记者 王红;泡沫吸附分离技术国内领先[N];中国化工报;2002年
6 王昕;锅炉模糊控制及火焰数字监控系统的应用[N];中国电力报;2002年
7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秘书长 王善武;工业锅炉行业重点发展哪些产品[N];中国工业报;2004年
8 董智;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药业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