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充油乳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谢军  
【摘要】:丙烯酸酯橡胶的分子主链为饱和碳链,同时由于带有侧酯基,使其具有优异的耐油性能和耐热性能。丙烯酸酯橡胶是性能价格比最优的高温密封橡胶材料之一,被广泛用于各种油封领域。但是丙烯酸酯橡胶的低温性能不够理想,因此改善丙烯酸酯橡胶的低温性能并保持其良好的耐油性能是丙烯酸酯橡胶研究的热点。经文献调研迄今为止未见丙烯酸酯橡胶充油的报导。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充油丁苯橡胶的思路,聚合过程中原位填充低分子量的聚醚、聚酯或高沸点的醚、酯类增塑剂(以下统称醚、酯),以使低分子量的聚醚、聚酯或高沸点的醚、酯类增塑剂在丙烯酸酯橡胶基体中的高度相容,这样既可在保持丙烯酸酯橡胶耐油性能的同时,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加工性能。而且该法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用于各种丙烯酸酯聚合体系。因此研制充油丙烯酸酯橡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意义。 分别采用环氧型硫化点单体(GMA)和活性氯硫化点单体(VCA),以BA、EA作为共聚单体,以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复配乳化体系,磷酸二氢钠作为PH缓冲剂,原位乳液聚合法将低分子量聚醚Diol-2000,低分子量PTMEGl000,低分子量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和小分子DOP引入丙烯酸酯共聚物中,制得了充醚(酯)丙烯酸酯橡胶,聚合反应的单体转化率达到99%以上,其生胶门尼值20—25,充醚、酯丙烯酸酯橡胶与相应的丙烯酸酯橡胶相比玻璃化温度发生降低,且随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着低分子量聚醚、聚酷、有机小分子酷类聚醚等用量的增加玻璃化转 变温度逐渐降低。系统研究了这种方法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获得了可 供放大的基础数据。这种原位乳液聚合充油方法可以作为乳聚丙烯酸 醋橡胶合成体系的一个普适的方法。 采用用双辊开炼机对所得充醚、酉旨的丙烯酸酷橡胶混炼,以高耐 磨碳黑补强,对不同充油丙烯酸酷橡胶进行硫化研究,并对比考察了 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热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对于充油丙烯酸醋的物 理机械性能、老化性能、耐油性能等与相应的丙烯酸酷橡胶比,其各 种性能影响不大,而低温性能得到改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防,郭强;氢化丁腈橡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特种橡胶制品;2001年02期
2 张卫昌;章于川;钱家盛;夏茹;夏迎松;;微米氮化硅在汽车油封胶料中的应用研究[J];橡胶科技市场;2008年07期
3 郭宏盛;;汽车配件用耐磨丁腈胶料[J];特种橡胶制品;1990年01期
4 米志安,钱黄海,李根华,苏正涛,王景鹤;共聚氟硅橡胶耐油性能的研究[J];有机硅材料;2004年02期
5 江美娟;伍社毛;高黎;田明;田洪池;张立群;;辅助增塑剂环氧大豆油对丁腈橡胶/聚丙烯热塑性硫化胶性能的影响[J];合成橡胶工业;2006年04期
6 张卫昌;章于川;夏迎松;张海潮;;纳米Si_3N_4粉体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橡胶工业;2008年10期
7 野本宏文;;新型氢化丁腈橡胶和丙烯酸酯橡胶[J];橡胶科技市场;2009年19期
8 张丽芳;林新花;魏明勇;陈朝晖;;新型环保增塑剂RPL-1在ACM中的应用[J];橡胶工业;2010年06期
9 窦晓丽;胡健;杨进;刘天龙;;一种水溶性酚醛树脂在浸渍滤纸中的应用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0年04期
10 彭渊;张俊艳;李伟;岳金权;;竹类ECMP模塑餐盒耐油性能研究[J];森林工程;2007年02期
11 吴健峰;;耐油耐低温丁腈橡胶的研制[J];世界橡胶工业;2008年06期
12 周荣华;;羟基丙烯酸酯高亮耐油清漆的研制[J];中国涂料;2008年06期
13 郭建华;曾幸荣;罗权焜;宋国胜;;氟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共混弹性体的性能[J];合成橡胶工业;2009年02期
14 王彦玲;郑晶晶;赵修太;王业飞;邱广敏;倪洁;辛寅昌;;低碳醇对氟碳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0年05期
15 王彦玲;郑晶晶;赵修太;邱广敏;倪洁;王业飞;马莉;常玉丽;;磺基甜菜碱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0年02期
16 陈振勇;林新花;魏明勇;陈朝晖;;环保醚酯类增塑剂RPL-1在NBR中的应用[J];橡胶工业;2010年08期
17 宋成芝;杜爱华;车永兴;张志广;;硫化体系对NBR耐油性能和动态性能的影响[J];橡胶工业;2010年09期
18 高福年;硅橡胶骨架油封的研制[J];橡胶工业;2002年05期
19 史新妍;邓涛;张萍;;HNBR/EVA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氧老化和耐油性能的研究[J];塑料工业;2006年03期
20 刘胜飞;何德良;;环氧聚氨酯耐油涂料的研制[J];涂料工业;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子江;齐力;;含离子液体结构的低分子量电解质的结构表征[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胡高平;杨映霞;李明轩;;三种低分子量聚酰胺的性能对照[A];第八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3 苏兰丽;王艳玲;李宏基;杨国宇;;牛初乳低分子量提取物生化指标检测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作用[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周学英;陈亮;陈东辉;;微波辐射法氧化制备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实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5 温变英;于建;马泽仁;;低分子量聚碳酸酯/聚丙烯合金材料的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春;牛英才;刘吉成;;低分子量姬松茸多糖抑制HT-29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作用及其机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付绍云;张以河;潘勤彦;黄传军;李元庆;李艳;;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低温性能研究[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立斌;张璐定;许臻;徐沪济;PJ Roberts-Thomason;;低分子量IgM在体液免疫中的功能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朱立平;郭北初;崔莲仙;张淑珍;;3 D 5细胞上低分子量B细胞生长因子(LMW-BCGF)受体的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李宇峙;刘朝晖;黄云涌;;宽域沥青路用性能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铁纯;人体液中低分子量蛋白质的圆盘凝胶电泳提取[D];吉林大学;2010年
2 李宇华;低分子量苹果多糖的结肠炎癌变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3 程海鹏;人低分子量双特异性磷酸酶基因LMW-DSP2、LMW-DSP3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武雅丽;环境兼容内燃机润滑油的低温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3年
5 肖利芬;锂离子电池若干应用基础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6 郭建华;氟橡胶/硅橡胶共混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7 陶明大;无钕AB_5型贮氢合金成分与低温放电行为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颜宏利;一个新的膜联蛋白亚家族—AnxB1的鉴定及其抗凝血功能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李月红;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10 马海佳;聚合物驱分层注入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军;充油乳聚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2 李宁;低分子量聚苯醚的合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程培周;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4 王志清;西藏半野生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编码区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王剑;水溶性低分子量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涂依;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高凤芹;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苏兰利;牛初乳低分子量提取物的生化指标检测及其对小鼠的免疫作用[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9 阳文琳;低分子量肝细胞生长素的纯化及理化性质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10 刘少华;低分子量磺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抑菌性能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向杰 通讯员 林岳夫;基因工程首次产出几丁寡糖[N];科技日报;2006年
2 中国医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郭伽;此葡萄酒非彼葡萄酒[N];健康报;2008年
3 慧文;环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受重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记者 马艳红;琼胶多糖降解新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郑伟;开发出耐油、排水降噪道路沥青[N];中国石化报;2006年
6 董欢霁楚君;来自维也纳的“心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7 刘大卫 杨芳;南工大博士团暑期探企五十余家[N];中国化工报;2007年
8 ;姜黄素有可能预防阿尔茨海默氏症[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特约记者 张一峰;锦州石化新工艺为企业发展“加油”[N];中国石油报;2006年
10 立言;地采暖管材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N];中国建设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