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协议的建模与仿真
【摘要】:本文利用有限状态机理论对FF总线、CAN总线和HART总线的协议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并基于这些模型分别建立了三种总线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意义在于用形式化的方法描述三种总线协议,使协议易于理解,状态机模型的仿真动态展示总线系统的通信行为,并为总线控制系统的通信研究提供一个仿真平台。
首先在分析三种总线协议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总线的通信协议模型。对于FF总线,建立了三种数据传输方式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状态机模型,以及从节点中心的角度,建立了LAS和基本设备的状态机模型。对于CAN总线,从节点中心的角度,建立了节点的发送和接收状态机模型,以及各自补充的错误计数状态机模型。对于HART总线,从节点中心的角度,建立了节点的发送和接收状态机模型,以及主设备或副主设备状态机模型和从设备或阵发设备状态机模型。最后,在MATLAB/Simulink软件的Stateflow仿真环境中分别建立了三种总线的总线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仿真平台上,研究了总线控制系统中负载和传输速度的变化对网络吞吐量和信息发送平均延迟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仿真结果分别印证了三种总线协议的特点,同时也证明仿真平台对于总线研究的有效性。
|
|
|
|
1 |
付秀霞,庞彦斌;基于状态模型的CAN总线系统的仿真[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2 |
罗宏洋;;状态机在离子注入机中的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9年09期 |
3 |
孙骏,朱忠奎,尹安东,羊拯民;汽车制动防抱系统的混合建模与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9期 |
4 |
付秀霞,庞彦斌;FF总线通信控制协议的仿真与性能分析[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5年01期 |
5 |
黄从智;白焰;;一类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6期 |
6 |
白焰;黄从智;;一类网络化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与建模[J];控制工程;2008年02期 |
7 |
周先存;聂尧;;有限状态机在数字调度系统中的建模及应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8 |
杨昌焜;现场总线发展概述[J];基础自动化;1996年06期 |
9 |
鹿玲杰,韩建民,郭福田,向明尚,田燕燕;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10 |
仲崇权,杨素英,张立勇;基于RS485总线的温度采集模块[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9年05期 |
11 |
秦立军,任雁铭,李向;LonWorks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的互联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1999年05期 |
12 |
唐鸿儒,杨鹏,潘再生,褚健,程换新;现场总线设备管理技术[J];自动化仪表;2000年05期 |
13 |
史学玲,吴亚平;WoldFIP现场总线新千年技术交流与展示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电力;2000年05期 |
14 |
;业界信息[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0年04期 |
15 |
;进入以太网,退出现场总线吗?[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1年03期 |
16 |
夏德海;现场总线的困惑、无奈与出路[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01年05期 |
17 |
;PROFIBUS安装节点突破一千万,预计到2008年再翻一番[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4年04期 |
18 |
郑磊;付敬奇;董新平;;嵌入DeviceNet总线接口的智能差压传感器系统[J];传感器技术;2005年12期 |
19 |
Hans Beckhoff;本刊记者;;德国倍福总线端子10年辉煌:现场总线I/O理念征服自动化工业——访德国倍福公司总经理Hans Beckhoff先生[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5年05期 |
20 |
饶斌;;科特贝德BA系统用于中国网通大厦[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