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变换反应器模型解的大时间性态的研究
【摘要】:流向变换周期操作是一种非稳态催化反应新技术,其反应器模型一般为非线性反应—对流—扩散方程的新型定解问题。目前对此类反应器模型解的性质的研究还很少。分析模型解的适定性和有界性,特别是循环定态解的存在唯一性和稳定性以及其它解的大时间性态,对保证模型的实用,深刻了解此类反应器的过程特性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因为这是新类型的定解问题,其解的定性分析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对空间一维的流向变换反应器模型解的大时间性态进行了研究。所讨论的模型为:
其中Q={(x,t)|0xL,0t≤T};S_T={(x,t)|x=0或x=L,0≤t≤T}。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1) 利用不变区域法证明了模型(*)的整体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
(2) 利用抛物型方程的最大模估计证明了单方程模型当f(x,t,u)关于u单调递减时其对应的循环定态解的存在性,并且当t→∞时,模型解会趋于其对应的循环定态解。
|
|
|
|
1 |
王冬梅;;空间一维的流向变换反应器模型循环定态解的存在性[J];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 |
王桂轮,李成岳,陈标华,李建伟;流向变换合成甲醇最低自热浓度的确定[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
3 |
陈晓春,李成岳;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合成甲醇[J];现代化工;2000年07期 |
4 |
李成岳,陈标华,吴慧雄,陈晓春,牛学坤;面向环境保护和低品位资源利用的人为非定态反应技术[J];化工进展;2000年03期 |
5 |
黄晋阳;二氧化硫催化氧化反应器流向变换周期操作模型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6 |
牛学坤,陈标华,周集义,李成岳;清除废气中VOCs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技术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0年02期 |
7 |
安娜,潘立登,陈标华,牛学坤,李成岳;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床层温度分布的动态模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8 |
陈晓春,郭耀星,李成岳;合成甲醇反应器流向变换强制周期操作特性[J];化工学报;2001年12期 |
9 |
郭翔;刘新斌;宗志敏;;基于LS-SVM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的温度预测[J];河南化工;2010年05期 |
10 |
张伶伶;顾海明;高交运;;二维可压缩可混溶流体驱动问题特征差分法的最大模估计[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
11 |
王一坤;刘银河;车得福;;通风瓦斯处理系统燃烧特性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
12 |
于志华;黄晋阳;;流向变换反应器方程组模型解的大时间性态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3 |
陈景霞;钮文良;李全善;潘立登;李成岳;;MSPCA在流向变换催化燃烧过程监测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4 |
安娜,潘立登,牛学坤,李成岳,陈标华;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监控系统设计[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03年01期 |
15 |
高军虎;曹立仁;郝栩;徐元源;李永旺;;流向变换自热反应器的原理及性能[J];化工进展;2009年S1期 |
16 |
高军虎;赵璐琦;郝栩;崔富梅;董根全;徐元源;曹立仁;李永旺;;煤基费托合成尾气流向变换自热式转化制合成气[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08年03期 |
17 |
;国内外化工简讯[J];河南化工;2004年11期 |
18 |
吴慧雄,卢洪,李成岳;二氧化硫强制动态氧化过程的模型化(Ⅲ)催化剂装量升级的模试考察[J];化工学报;1998年05期 |
19 |
;国内综合信息[J];现代化工;2004年12期 |
20 |
牛学坤,李成岳,陈标华,周集义;流向变换催化燃烧反应器的热波特性[J];化工学报;2003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