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苯并噁嗪的非均相结构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和界面性能研究

信春玲  
【摘要】:作为一类新型的类酚醛热固性树脂,苯并噁嗪最突出的优点是固化过程不需强酸或强碱固化剂,对设备无腐蚀作用,且固化过程无小分子放出,制品无孔洞,体积收缩率几乎为零,在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深入理解苯并噁嗪的预聚体组成—交联结构—固化物性能之间的关系是优化聚苯并噁嗪性能的基础。目前关于聚苯并噁嗪交联结构的研究报导甚少。本论文认为聚苯并噁嗪交联结构的形成不仅受氢键作用的影响,还应考虑苯并噁嗪多官能团参与固化反应,以及自催化加速反应特征对交联结构形成的影响。因此,本论文通过在双苯并噁嗪预聚体中混入单苯并噁嗪预聚体,调节固化体系中参与反应的平均官能度数,从固化动力学出发,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动态力学热分析等表征手段,对双酚A型聚苯并噁嗪的交联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初步探讨预聚体组成—交联结构—固化物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优化材料性能和进行分子设计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为了制备性能更优异的聚苯并噁嗪/碳纤维复合材料,优化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对聚苯并噁嗪/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最后初步探讨了几种商用碳纤维表面性能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便选择合适的碳纤维制备出界面性能更优的聚苯并噁嗪/碳纤维复合材料。 采用等温和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双酚A型苯并噁嗪和双酚A型与苯酚型苯并噁嗪共混体系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共混苯并噁嗪体系中形成的微凝胶数量和速率不同于双酚A型苯并噁嗪体系的,两体系的固化特征参数有较大差别,固化初期,共混苯并噁嗪体系的Avrami指数n大于双酚A体系的,共混体系中有更多的微凝胶生成和/或增长,当转化率相同时,共混体系的固化反应速率大于纯双酚A型苯并噁嗪体系的,且进入扩散控制阶段时,共混体系的转化率大于双酚A体系的。 原子力显微镜(AFM)用来观测聚苯并噁嗪浇铸体弯曲断面的微观相图,结果表明,聚苯并噁嗪交联网络为非均相结构,包括高交联密度的硬相分布在低交联密度的软相中,随苯酚型苯并噁嗪含量的增多,共混苯并噁嗪固化物中的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维智;褚俊;衡亮;韦腾;顾江江;袭锴;贾叙东;;一种新型耐烧蚀聚苯并噁嗪共聚物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凌鸿;顾宜;;聚苯并噁嗪/氢氧化铝体系燃烧特性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晶;龚光泽;劳丹青;陈桥;吴一弦;田明;徐日炜;余鼎声;;聚苯并噁嗪凹凸棒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4 王彩飞;孙佳勤;刘向东;;由愈创木酚和糠胺制备高性能生物基聚苯并噁嗪树脂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陈桥;徐日炜;余鼎声;;聚苯并噁嗪-双噁唑啉/苯胺基POSS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及表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彭兴国;;D328-HK高强度苯并噁嗪玻璃布层压板的研制[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7 颜春;范欣愉;朱春燕;江艳华;邓智涛;;纳米二氧化硅增韧聚苯并噁嗪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登霞;具有高耐热和高阻燃性的噁嗪树脂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信春玲;聚苯并噁嗪的非均相结构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固化动力学和界面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曲丽;纳米压印用聚苯并噁嗪类抗粘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门薇薇;高性能聚苯并噁嗪的合成与表征[D];山东大学;2008年
5 董会杰;纳米压印用聚合物体系的创制与性能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焱;具纳米尺度上微结构的聚苯并噁嗪的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窦义之;丙烯酸酯压敏胶基质对中药浸膏的适应性及相关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