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模型的软测量方法研究及其在发酵过程中的应用
【摘要】:
软测量技术是解决复杂测量任务、实现难测变量在线估计的有效方法,生物量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参数之一,生物量在线测量对发酵工程的优化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是典型的复杂测量对象。微生物发酵过程具有非线性、时变性、高维数、非结构化等特点,并且缺乏对生物过程机理的先验知识和相对有限的实验测量数据,研究软测量技术的理论、推动软测量技术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
传统软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象建模,目前的建模方法主要有基于机理分析的“白箱”模型,基于统计学习的“黑箱”模型,以及这两种模型的简单结合构成的“灰箱”模型。“白箱”模型在理论处理上进行了简化,适应性差,且很多未知微生物反应过程根本无法直接建模:“黑箱”模型没有有效地利用对象先验知识:而目前“灰箱”模型的结构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模型的有效性。本课题抓住这一前沿研究,从经验知识与经验数据的综合利用入手,对软测量模型的结构、模型构建方法以及软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课题主要从软测量模型结构、软测量统计建模、软测量系统滤波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对软测量系统的实现技术进行仿真实验研究。
论文从广义信息论的角度对软测量技术进行了讨论,提出一种混合软测量模型结构。混合软测量模型能够充分地利用先验知识和实验数据的全部信息,构建出完整的软测量模型,并且该软测量模型具备与多种知识表达方式进行融合的能力。课题细致深入地讨论和研究了软测量模型的三个基本问题,首先是软测量模型的可实现性,即软测量模型存在唯一解的条件,以及知识利用的度量等一些相关的概念,体现出混合软测量模型在知识利用有效性上的优势;然后对模型不确定性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研究了模型可靠性问题,得出测量精度与软测量模型可靠性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软测量模型与传统软测量方法的关系,说明软测量模型是传统软测量方法的发展。
在统计建模方面,集中研究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技术。从全新的思考角度建立了支持向量分类和支持向量回归的统一表达形式,并重点研究了数据中包含噪声干扰时的支持向量回归问题,提出了两种误差加权支持向量机,试验说明使用加权法考虑不同取值范围内的噪声分布情况,可以获得更好的回归结果。最后,针对模一支持向量机重新推导了多乘子优化算法,并针对模二支持向量机引入了一种改进的Gilbert几何算法,成功地将其用于支持向量回归问题。
在软测量系统的研究中,主要研究基于混合软测量模型的Kalman滤波器技术。论文重新考虑滤波器对模型的鲁棒性问题,研究了一类鲁棒Kalman滤波器,并证明强跟踪滤波器只是一种鲁棒Kalman滤波器的实现。进而提出一种全新的不敏变换鲁棒Kalman滤波器算法,采用不敏变换方法来处理期望和方差的非线性传播问题,并利用新息序列方差阵中所包含的大量模型摄动误差信息,通过补偿使得非线性系统的一步估计更加准确。最后,将该滤波算法应用于混合软测量模型,给出了完整的软测量系统,并将基于混合软测量模型构建的软测量系统应用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生物量的测量,以Matlab形式实现了完整的软测量系统。
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误差加权的支持向量机算法具有较好的回归结果;基于不敏变换的鲁棒Kalman滤波器具有更好的滤波性能,对初值和模型都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在知识缺失和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基于混合模型的软测量系统能够充分地利用先验知识和数据,能够得到更可靠的测量估计。
论文提出的软测量混合建模方法和所构建的软测量系统,能够充分地利用被测系统和被测变量的先验知识,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为实现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难测变量和参数的在线测量提供理论支撑,并为软测量系统的实用化提供了一种实现技术。
|
|
|
|
1 |
;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轮胎力软测量方法[J];橡胶科技;2022年01期 |
2 |
秦翠翠;贾立;;基于概率密度函数的软测量方法及其在烟气含氧量中的应用[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
3 |
赵永磊;郑德忠;;一种基于直接广义预测的烟气含氧量软测量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9年08期 |
4 |
任玲;黄凤良;;温度传感器动态性能改进的软测量方法[J];自动化仪表;2007年04期 |
5 |
杨晨頔;刘鑫屏;;一种风量的软测量方法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8年01期 |
6 |
郭一;陈彦桥;刘金琨;;基于机理模型的改进氧量软测量方法及软件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3期 |
7 |
徐速;于立军;;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软测量方法在火电厂节能监测中的应用[J];机电一体化;2015年03期 |
8 |
孔锐;颜文旭;张姗姗;;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几种谐波软测量方法[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4年09期 |
9 |
李庆华;;1种基于遗失数据重构的软测量方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5期 |
10 |
王微微,冀海峰,黄志尧,李海青,金春辉,鲍立曾;中药质量预测的软测量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2期 |
11 |
胡贤磊;赵忠;矫志杰;邱红雷;何纯玉;刘相华;;中厚板厚度的在线软测量方法[J];钢铁研究学报;2006年07期 |
12 |
李大鹏,杨治东,赵岩松;船用电力系统汇流条接触电阻的软测量方法[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08期 |
13 |
邓文亮;强宝民;;基于超声波及压力互相关动态流量软测量方法的探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9年06期 |
14 |
陆辽琼,黄德先,金以慧;虚拟蒸馏装置及软测量方法研究[J];控制工程;2003年04期 |
15 |
查美生,仲朔平,李胜强,周惠忠;HTR-10一回路氦气流量的软测量方法[J];自动化仪表;2004年10期 |
16 |
陈起;周晓东;丁建学;贾瑛;田亮;;火电机组排烟氧量在线软测量方法应用分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4年06期 |
17 |
张昭昭;;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水质多模型在线软测量方法[J];控制工程;2014年01期 |
18 |
孙玉坤;王其;嵇小辅;郭晶晶;;基于PSO-SVM的关键生物参数软测量方法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