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集成橡胶PSI-PIB-PSI的合成研究

何美玲  
【摘要】: 集成橡胶即通过链段的不同组成提供胎面胶所需的低温性能、耐磨性和抓着力是新型胎面胶的研究方向。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以萘锂、丁二烯为原料,制备出的短链双锂引发剂进行研究,在减压蒸馏-溶剂置换的条件下制备出低四氢呋喃含量的双锂引发剂;二是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法,用所制备出的低四氢呋喃含量的双锂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进行丁二烯-异戊二烯的二元无规共聚,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的极性,聚合规模等对聚合反应产物PIB的共聚组成、微观结构、序列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等的影响;三是在二元共聚的基础上进行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PSI-PIB-PSI)的聚合,用核磁共振(HNMR)、凝胶色谱法(GPC)、示差扫描热量法(DSC)、动态粘弹仪(DMT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多次减压蒸馏—溶剂置换法可以制备出低THF含量的双锂引发剂,其R值为2左右。TEM图表明所合成PSI-PIB-PSI聚合物为两相结构,且随着St的质量分数的升高,相分离现象明显。当PSI-PIB-PSI的嵌段质量比PIB/PIS为1/2,苯乙烯的质量分数为27-28%时,综合力学性能较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关泰,李天虎;四氢呋喃添加剂对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的影响[J];化工学报;1985年02期
2 李春刚,张邦华,宋谋道,周庆业,黎明,何炳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年11期
3 司文彬;段少华;董文杰;贾士英;;SBS的生产应用及产品改性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4期
4 杨大川,金关泰,黄益群,刘美珠;N,N,N,′N′-四甲基乙烯基二胺对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的微观结构调节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2期
5 刘祥;于在璋;潘祖仁;;ABS树脂合成路线、结构、性能和新品种[J];高分子通报;1993年01期
6 薛宏,王军,汪晓红,关王君,穆瑞凤,刘青;高THF/Li体系丁二烯-苯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J];弹性体;1998年02期
7 周颖坚,张锴,孙刚,刘彩芹,郑安呐;反应挤出合成苯乙烯/丁二烯多嵌段共聚物(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5年06期
8 韩伟健;戴珍;杨慧;宗成中;;超声波对溶聚丁苯胶微观结构的影响[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6年03期
9 孙刚;周颖坚;张锴;胡福增;郑安呐;;反应挤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7年04期
10 冯华东;张兴英;;一种星形两嵌段丁苯共聚物的性能(英文)[J];合成橡胶工业;2008年03期
11 陆亚蒙,严小敏,郭时清;ST-ESR和ESR法研究自旋标记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链段运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2期
12 周颖坚;张锴;孙刚;危大福;郑安呐;;苯乙烯/丁二烯聚合反应挤出多嵌段共聚物结构表征及共聚机理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06年03期
13 孙刚;周颖坚;张锴;刘彩芹;郑安呐;;过程控制对反应挤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微观结构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07年09期
14 ;塑性丁苯橡胶SBS[J];交通标准化;2011年Z2期
15 金关泰;丁二烯阴离子聚合的理论研究(上)[J];合成橡胶工业;1988年03期
16 李杨,王钧,王玉荣,顾明初,杨锦宗,洪定一;对称型双端过渡态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制——Ⅰ.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J];合成树脂及塑料;2000年03期
17 杨万泰,许铭,杨淑芹,金关泰;单锂引发的苯乙烯阴离子聚合动力学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18 薛宏,王军,计福春,张春庆,李伟,刘青;溶液聚合二元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研究[J];弹性体;2000年01期
19 肖霞;;集成橡胶SIBR的合成[J];石化技术;2009年02期
20 ;塑性丁苯橡胶SBS[J];交通标准化;2010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庆;刘少玉;曾凡君;王玉荣;;六亚甲基亚氨基锂引发的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聚合[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郭建平;黄光宗;董钜潮;;(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性能与注塑加工[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葛建芳;郭永华;廖列文;王平;;丁苯抗冲树脂合成过程中环氧大豆油偶合作用探讨[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弦;杨其;杨明;;PVC/ABS合金的研究[A];2002年中国工程塑料加工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颖坚;张锴;孙刚;危大福;郑安呐;;聚合反应挤出苯乙烯/丁二烯多嵌段共聚物结构及形成机理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彩芹;周颖坚;孙刚;张锴;蒋锂;郑安呐;;极性试剂THF对反应挤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结构影响[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任春晓;王玉荣;王启飞;李杨;张春庆;于国柱;;TMEDA/t-BuOK/n-BuLi体系合成SIBR的微观结构与玻璃化温度[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8 冯华东;齐玉霞;姚明;张兴英;;异戊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微观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简忠保;崔冬梅;;稀土镥配位催化剂催化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合[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吴红京;唐根源;;苯乙烯羰基化催化合成肉桂酸甲酯反应液的HPLC分析[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庆;不对称醚及TMEDA存在下的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聚合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吴莉莉;阴离子聚合反应挤出工艺过程的数值模拟[D];山东大学;2007年
3 龚光碧;丁苯透明抗冲树脂的合成及性能[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徐日炜;碳—碳键偶联共轭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5 刘耀驰;刚性大分子活化剂阴离子接枝PA6的制备与性能[D];湖南大学;2008年
6 张红霞;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星形梳状高支化聚合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嵬;氢化共轭二烯烃类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洪泊;丁二烯/苯乙烯阴离子连续溶液共聚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鲁建民;星形MVBR/杂臂ISBR设计合成及醇锂缔合模板法制备多级孔状聚苯乙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10 朱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美玲;集成橡胶PSI-PIB-PSI的合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2 龙平;硅氧烷改性溶聚丁苯橡胶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3 任艳;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新型嵌段聚合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刘少玉;制备丁苯纳米材料用环氧化物的偶联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王正胜;氮官能化星形集成橡胶SIBR共聚物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任春晓;苯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三元共聚合成SIBR[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小林;溶聚丁苯橡胶的端基改性[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8 田福学;溶聚体系制备集成橡胶SIBR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9 曾凡君;阴离子聚合制备高反式聚丁二烯橡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赵永彬;自缩合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D];北京化工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耀富;丁二烯明年有望达到供需平衡[N];中国工业报;2005年
2 岳祺;我国丁二烯产需迅速增长[N];中国石化报;2003年
3 姚耀富;丁二烯供应短缺将彻底扭转[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姚耀富;丁二烯市场面临转折[N];中国化工报;2006年
5 庞箫;7月亚洲丁二烯价格或继续下跌[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辛骅;我国丁二烯产需双增供应仍不能满足需求[N];国际商报;2003年
7 姚耀富;丁二烯将转向供需基本平衡[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陈璠;渤化集团50万吨苯乙烯40万吨ABS项目开工[N];天津日报;2007年
9 杨艳;抚顺石化全力生产苯乙烯支援灾区建设[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景屏 关统宣;苯乙烯价格飞涨 负面影响显现 [N];中国工业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