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膜丝结构对中空纤维更新液膜传质性能的影响

王厚林  
【摘要】: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同级萃取反萃技术,具有传质阻力小、传质速率高、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发酵产物原位提取等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作为液膜过程重要的支撑体,中空纤维膜丝结构、中空纤维管内流体的流动状态等对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的传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以Cu(II)-LIX984N/煤油-H2SO4为体系,考察了中空纤维膜丝内径、膜丝壁厚等结构参数在不同管壳程流速、油水比等条件下对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的传质通量随膜丝壁厚的增大而降低,随膜丝内径、油水比、管程料液流速的增大而升高。且当膜丝内径和油水比较大时,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的更新强化作用更加明显。 在显微镜和摄像机的辅助下,让油—水两相流充分混合后通过水平纤维管,对不同内径的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丝管内两相流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液滴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幅度均随中空纤维膜丝内径和两相流平均流速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可视化研究结果,拟合得到了液滴Sauter平均径、膜丝内径和流速的关系式,‘并最终获得了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丝管内LIX984N/煤油—去离子水体系的两相流型图。 以阻力串联模型为基础,假设膜丝管内存在更新传质过程和萃取传质过程,采用更新传质关联式和管内连续相、分散相传质关联式计算管程分传质系数,并进而建立了中空纤维更新液膜过程的传质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灵,罗九甫;利用中空纤维超滤分离和浓缩灵芝多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11期
2 任毅;新一代中空纤维超滤设备[J];食品与机械;1996年01期
3 任夕娟,孟家明,魏家瑞,朱长江,曾宪春,管晓燕,陈培,马道明;涤纶三维卷曲中空纤维结构性能研究Ⅱ.涤纶中空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性能变化与结构的关系[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8年01期
4 ;文摘[J];中国调味品;1987年07期
5 邰乐平;;纺前注射法生产涤纶有色圆中空纤维初探[J];合成纤维工业;1989年01期
6 陈淦贞;剪纸法测定纤维中空度[J];广东化纤;1994年02期
7 康殿玺,苏伟清,单怀青;中空纤维超滤在酱油食醋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调味品;1997年11期
8 吕晓龙,孙常宏,赵卫光,胡成松,胡新萍;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改性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1999年01期
9 ;天津成为国家级膜产业化基地[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04年07期
10 ;天津工业大学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简介[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1 董旭东;邓玉春;姚志强;;仿羽绒纤维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06年07期
12 孙良奎;程海峰;楚增勇;;静电纺丝制备中空纤维的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07期
13 鲍素珍;;新的高性能气体分离膜[J];化工新型材料;1985年12期
14 陈世英,吴奏谦,冯朝阳,杜倩;CA/PAN中空纤维血浆分离膜的结构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3年01期
15 王华平,余晓蔚,朱建民;熔纺中空纤维皮芯结构的形成原理及动力学模拟[J];合成纤维工业;1999年05期
16 朱思君,王庆瑞;聚醚砜中空纤维的成形条件对其宏观结构的影响[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2年02期
17 张惠新,戴海平,孙方,王龙兴;中空纤维超滤膜去除细菌内毒素效果评价[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8 杨永强,杨大令,张守海,富海涛,蹇锡高;高性能中空纤维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研究[J];现代化工;2005年05期
19 俞丽芸;李健生;黄酉腊;孙秀云;刘晓东;王连军;;中空纤维担载Al_2O_3-SiO_2复合膜的研制[J];膜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20 刁春鹏;时军波;苑金鹏;江婷;赵汝松;柳仁民;;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光谱实验室;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佳;师彦平;;氧化物中空纤维微萃取管新型样品前处理材料的研究[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座国;侯智德;;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工艺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晨;彭梦婷;侯贤灯;郑成斌;龙舟;;使用中空纤维的液/液/液薄膜微萃取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汞形态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邵梅玲;杨庆;沈新元;;湿法纺丝法制备壳聚糖/胶原蛋白中空纤维及其性能表征[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戴猷元;;中空纤维膜萃取的传质特性及其过程强化[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6 韩俊南;杨大令;张守海;朱瑞霞;蹇锡高;;相转化法PPES非对称中空纤维纳滤膜的染料脱盐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谢景源;杜启云;王薇;;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辐射交联制备法[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灵凤;许振良;曹悦;;PES-Al_2O_3及PES-Al_2O_3/SiO_2中空纤维膜制备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钒;夏定国;王习东;;镍复合及中空纤维镍沉积热力学和吸波性能[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上册)[C];2010年
10 郝雪斌;张春霞;任伟;王智;;口蹄疫病毒液经中空纤维10倍浓缩前后LD_(50)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振锋;聚苯醚基中空纤维离子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韩俊南;杂萘联苯聚芳醚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沈树华;第三分散相增强难溶气体吸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建黎;聚烯烃中空纤维膜结构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丁忠伟;膜蒸馏的膜组件性能及动态过程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1年
6 沈立强;聚醚酰亚胺中空纤维超滤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7 王志平;好氧颗粒污泥脱氮特性及其过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林海禄;基于中空纤维的液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9 姬朝玥;空间站舱内通风及分叉现象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10 马永锡;振荡热管传热机理及传热性能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厚林;膜丝结构对中空纤维更新液膜传质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2 杨彦强;中空纤维膜器内液膜过程壳程传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高磊;中空纤维膜器内青霉素G的传质行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4 王云英;聚氨酯中空纤维阻尼材料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5 瓮龙明;湿纺工艺制备聚丙烯腈基中空纤维成形机理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6 刘敏;丁腈橡胶中空纤维阻尼新材料的制备及其阻尼调制[D];南昌航空大学;2011年
7 程燕;丙烯酸酯橡胶中空纤维阻尼材料制备及其性能分析[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8 丛凯丽;聚偏氟乙烯基导热中空纤维及其换热器的制备与表征[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锋;中空纤维吸收二氧化硫的传质过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马宏勇;不同吸收剂粘度下孔隙率对膜吸收过程近膜壁面处溶质传质行为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新 周义本;仪化增产四孔中空纤维[N];中国石化报;2001年
2 武晓东 张蕾;天津工大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获国家二等奖[N];中国纺织报;2009年
3 王红;李丹;我国传质与分离工程研究活跃[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王玲李晓佳;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环氧封头获推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5 高原;保暖性能好 中空人造纤维受青睐[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蔡行;再生纺:旺季不旺[N];中国纺织报;2007年
7 刘春;仪化开发13旦中空纤维[N];中国纺织报;2006年
8 于小凡;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环氧封头实现成果转化[N];中国建材报;2010年
9 记者 孟德贺;国家级膜产业化基地在津全面投产[N];中国化工报;2005年
10 俞春华 陈维新;沈希军:从“嫩扁担”到“挑大梁”[N];中国石化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