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进化博弈论的P2P激励机制的研究

鲁晓虎  
【摘要】:P2P (peer-to-peer)网络具有动态性、匿名性、自组织性等特点,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了P2P系统中的搭便车(free-riding)和公共的悲剧(tragedy of common),以及针对声誉模型的洗白(whitewashing)等问题。 通过对于现有的几种主要的P2P激励机制的研究和比较分析,还有对于以“有限理性”为设定前提的进化博弈论在研究P2P系统中节点行为时相对于传统博弈论的优越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上文提到的P2P系统中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带有惩罚机制的基于声誉模型的激励机制。 本文采用了进化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分别证明了新提出的机制在定条件下相对于洗白问题和搭便车问题以及公共悲剧问题是进化稳定策略,可以有效的抑制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并且在一定的博弈论理论基础上求出在本机制下的节点贡献的最优解。 最后对前文得出的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具体的参数设定,验证了下面几个结论:在一定条件下,惩罚机制对于洗白问题的抑制,带有惩罚机制的声誉模型对于搭便车和公共的悲剧的抑制,以及文章推理得出的节点贡献最优解公式的正确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伟莉;黄华文;丁成忠;;普通高校网络继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2 赵志升;罗德林;杨志东;;P2P技术与流媒体发展新趋势[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天罡;;流媒体与内容分发[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2期
4 陈天罡;;P2P应用及商务模式[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3期
5 陈涛;;P2P-SIP可管理媒体系统信令流程的一些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7年17期
6 赵贵昉;李真;张学杰;;P2P网络资源共享中基于信誉的访问控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7 龚立群;王雅新;;基于P2P的Web服务合成中的关键问题[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2期
8 周华;魏耀武;;网络流媒体技术中P2P模式与C/S模式的比较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盛家川;;P2P系统中激励机制的研究[J];科技广场;2008年01期
10 庚志伟;尹四清;;基于P2P模式的电子白板的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06期
11 徐翔;;P2P技术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4期
12 孟祥宏;;基于P2P的电子政务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年12期
13 王清水;;校园网络流量的分析和控制[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14 张洁;王亚芳;王妍;Xiaogang Peng;Zhen Ji;Zongwei Luo;Edward C.Wong;C.J.Tan;;基于p2p技术的RFID网络数据清理模型[J];硅谷;2009年09期
15 覃宗炎;;P2P网络中流媒体直播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14期
16 王祖荣;刘清波;;P2P路由算法Tapestry及其改进[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6期
17 孙晋;李悦;何晓艳;;如何制定合理的校园网流量控制方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5期
18 姜国华,顾君忠;一种P2P系统索引结构生成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2期
19 田勇,李立新,徐开勇,李福林;基于INTEL网络处理器的系列硬件平台—FIDS[J];电子产品世界;2004年05期
20 李智昕,董健全,李威;新的匿名通信机制:基于P2P的匿名Socket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野;王国仁;张莹;;P2P环境下度量空间中的相似查询处理[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2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徐陈锋;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类分层非结构化P2P系统的随机优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唐晨;孙立峰;杨士强;;基于减小切换延迟的P2P流媒体服务器带宽分配研究[A];第六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0)、第19届全国多媒体学术会议(NCMT2010)、第6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CHCI2010)、第5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2010)论文集[C];2010年
5 张建标;张涛;;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P2P协议识别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艳春;孟祥武;;P2P网络服务环境中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张娜娜;;P2P流量识别方法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蔡文渊;夏添;徐林昊;钱卫宁;周水庚;周傲英;;P2P环境下的视图选择[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9 丁婕;古永红;陈冬宇;;交易信任、心理感知与出借意愿——P2P在线借贷平台的出借意愿影响因素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苟红玲;孙卫喜;;P2P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琦;移动P2P覆盖网拓扑结构及节点合作保障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李少斌;进化博弈论与企业家形成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高见;基于P2P的僵尸网络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徐旭林;社会群体行为建模及其动力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广奇;基于P2P框架的数据库网格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张小松;P2P蠕虫行为模型及遏制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危婷;P2P流媒体系统的测量分析和建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陈一帅;P2P流媒体系统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郑伟平;可控P2P流媒体分发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祖杰;非合作性环境下的P2P搜索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晓虎;基于进化博弈论的P2P激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李宁;基于分布式环境下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雍;基于喷泉码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红刚;P2P模糊信任模型中的隶属度预测和权重分配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肖玮;基于混合P2P网络的应用层组播系统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6 刘倩;基于感知风险的P2P信任模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雷禹;P2P网络终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田新军;基于P2P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楚永;P2P服务提供者版权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薇;非结构化P2P网络搜索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周;昆明P2P信贷探秘[N];昆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嘉颂;P2P:生存还是死亡[N];电脑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李彦赤;国内P2P信贷热潮再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4 农总行农户金融部 黄迈;P2P小额信贷机制创新及面临问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庆广;P2P破解移动互联网流量激增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马莉 撰稿;P2P突破传统网络模式新鲜出炉[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7 何晶;企业网络应重视P2P流量监控[N];人民邮电;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娟;P2P信贷试水农村金融“蓝海”[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9 主持人 王汉;P2P网络信贷:如何稳健成长[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10 陈代寿;P2P引发企业网革命[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