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业务架构中的SIP软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出现使得电信业务能够方便的允许Internet接入,这将极大的扩展电信业务的用户群;另一方面,Web 2.0时代的到来使得Internet成为一个平台,Web用户不仅是Internet服务的消费者更是服务的生产者。为了达到这两种业务的融合,一些业务架构和融合方法相继出现。本文是围绕融合业务架构中SIP软终端的设计与实现展开的。
论文首先介绍了技术背景。在相关技术章节首先介绍了融合业务的概念,而后分析了传统软终端及其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融合架构下的SIP软终端。
在分析了软终端核心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论文给出基于MVC的软终端架构,并对各个模块进行逐一分析,在每一模块中均完成功能概述、设计方案、关键问题以及模块实现的阐述。Manager模块完成GUI与底层Model模块的交互,分派来自界面的请求,反馈底层网络状态事件。Model模块下辖信令控制模块,媒体协商模块,媒体承载模块,编解码模块,媒体捕获回放模块。
论文最后对融合业务架构中的SIP软终端进行功能性和互通性测试,并指出下一阶段系统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
|
|
|
1 |
韩跃峰;郑有才;杜军朝;张立勇;;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中心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年05期 |
2 |
李振军;郑善贤;;基于SIP协议的VoIP计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3 |
刘洁;刘恒洋;;SIP协议及网络电话原理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4 |
陈智慧;;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中心服务器端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
5 |
何永龙,林浒,雷为民;一种SIP NAT应用网关的设计与实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年08期 |
6 |
邓斌;基于MGCP协议的VoIP研究[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7 |
李爽;IP电话中的技术问题介绍及前景展望[J];中国数据通信;2003年01期 |
8 |
何子维
,李成
,杨放春;软交换中MGCP与SIP互通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03年07期 |
9 |
王锋;;基于SIP的网络摄像机设计及音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7年05期 |
10 |
毛腾跃;;基于SIP可视电话客户端的软件实现[J];软件导刊;2008年05期 |
11 |
程聪;郭惠玲;;基于SIP的语音浏览器的研究[J];才智;2008年14期 |
12 |
林美玉;Taesang Choi;;软交换互通问题的研究[J];电信网技术;2008年11期 |
13 |
宁鹏;孟旭东;;异构网络的移动性管理[J];电信快报;2009年12期 |
14 |
黄渊;张思发;黄永峰;;面向P2P流媒体的双栈服务器设计与实现[J];数据通信;2010年01期 |
15 |
马靖;唐廷江;;基于SIP协议的VOIP通信平台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
16 |
彭焕峰;;SIP注册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32期 |
17 |
朱晓民,廖建新,陈俊亮;IN与Internet互连的业务和体系结构及其协议[J];电子学报;2001年02期 |
18 |
李平,廖铮;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会议控制[J];数据通信;2002年03期 |
19 |
魏镭,孙晓悌,居悌;IP电话技术在电力调度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数据通信;2002年06期 |
20 |
孙培元,陈启美;SIP与H.323可视通话的互通实现[J];数据通信;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