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及应用研究

李美玲  
【摘要】:随着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无线电频谱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认知无线电技术允许认知用户动态共享主授权频谱资源,有效地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是无线通信领域中一项突破性技术。准确高效的频谱感知是实现认知无线电的关键,是目前业界研究热点课题之一。 本文在《宽带抗干扰认知无线电系统设计研究》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2009ZX03002-009-0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672132、60872149)的支持下,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 (1)在协作频谱感知(CSS)中,影响系统性能的各参数之间紧密相关,其中,检测门限是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的研究中,检测门限均通过仿真获得,而没有给出明确的算法。本文首次从带宽的角度综合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次用户(SU)数、检测门限、带宽、频谱利用率和次用户吞吐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检测门限选取算法,通过直接对数学模型求解即可得到使次用户吞吐量最大化的最优检测门限值,同时确保主用户(PU)受到足够保护。 (2)在CSS中,协作的SU数增加时,发送本地感知结果会占用较大控制信道带宽,而且当报告信道衰落严重时,CSS中的尾感知问题随着协作SU数的增加会变得更加严重,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删余的CSS(C-CSS)方案,并从次用户的角度,给出了一种可使次用户接入机会最大化的优化检测算法,研究结果表明:C-CSS可有效节约控制信道带宽,解决了报告信道存在衰落时的尾感知问题,通过利用优化算法可以在保证目标检测率的前提下获得最低的虚警率,使SU的接入机会最大化;进一步从次用户吞吐量角度研究了C-CSS的性能,分析了C-CSS方案中带宽、频谱利用率、次用户吞吐量与SU数和检测门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C-CSS中使次用户吞吐量最大化的优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当SU数一定时,为了保证目标检测率,C-CSS方案相比传统CSS方案使次用户吞吐量达到最大时所要求的检测门限是不同的,C-CSS方案可以利用较少的SU数实现较高的次用户吞吐量,利用提出的优化算法可以获得最优的次用户吞吐量。 (3)基于中继协作的传输方式可以有效抵抗信道衰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报告信道上的传输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对象的最佳中继协作频谱感知方案(Pe-BRCS),通过最小化报告信道上的错误传输概率为目标选择最佳中继以提高感知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SINR-BRCS方案,所提方案可有效降低报告信道上的错误传输概率,降低虚警率下界,可以在牺牲较少计算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CSS性能;针对目前基于中继的CSs研究中均考虑全协作的情况,系统开销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最佳中继协作频谱感知方案(ABRCS),目标SU会根据其报告信道条件,自适应的选择是否需要中继协作传输,研究结果表明:所提ABRCS方案无论在SU报告信道条件较好或较差的情况下,均能实现最佳的感知性能。 (4)基于软合并的CSS相比硬合并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检测性能,针对目前基于数据融合的软合并CSS会占用太多控制信道带宽从而导致频谱利用率低下,且没有考虑报告信道存在衰落的问题,本文考虑感知信道和报告信道均存在衰落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软决策融合的CSS(SC-DF-CSS)方案,推导了其检测性能表达式,并给出了优化的权重向量取值算法,结果表明:相比基于数据融合的软合并CSS,所提SC-DF-CSS仅有较小的性能损失,但可以有效节约控制信道带宽,基于修正偏差系数的优化算法可以很好地近似基于N-P准则的优化算法,大大简化了优化算法复杂度。 (5)对频谱感知性能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使其更好地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目前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无法突破现有固定的频谱分配架构,小区边缘用户速率仍然很难得到提升,而认知无线电技术作为一种频率规划技术,可以利用频谱感知智能地感知周围环境,通过检测无线频谱的使用情况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频谱的充分利用,提高频谱利用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感知技术的小区间干扰协调方法,具有认知功能的终端发起业务请求时,可以自动检测可用频谱上的信号强度,从而选择空闲频谱或已使用频谱信号强度最弱的频谱进行通信,实现真正的最弱干扰通信,降低小区间干扰,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铁军;刘娟;司春丽;;基于图论着色模型的频谱分配研究[J];电子质量;2011年01期
2 柳海涛;;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模型[J];通信技术;2008年08期
3 张爱清;叶新荣;丁绪星;;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共享技术[J];通信技术;2009年02期
4 何新平;;认知网络中基于图论着色模型的频谱分配算法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09年07期
5 樊路;刘玉涛;谭学治;蒋梦雄;;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极大独立集的频谱分配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6期
6 张伟卫;赵知劲;王海泉;;一种结合信道性能的频谱分配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0年23期
7 文凯;付玲生;傅小玲;;认知无线电系统中利用模糊逻辑的频谱分配[J];电讯技术;2011年03期
8 刘鑫;谭学治;;认知无线电中OFDM多用户频谱分配[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9 刘娟;杨铁军;司春丽;;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分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山东通信技术;2011年01期
10 司帅;胡首都;;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策略[J];通信技术;2011年04期
11 周良臣;;认知无线电体系结构分析[J];电讯技术;2010年03期
12 李校林;柳海涛;;基于超模博弈的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算法[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3 何新平;刘军;;认知网络中基于图论着色模型的频谱分配算法的分析[J];民营科技;2009年04期
14 何新平;刘军;;认知网络中基于图论着色模型的频谱分配算法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15 匡为君;张静;陈迎春;仵囯锋;;认知无线Mesh网络跨层设计研究[J];电信科学;2011年02期
16 滕志军;韩雪;杨旭;;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17 陈劼;李少谦;廖楚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需求的频谱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8年09期
18 柳平;张敏;;基于用户等待时间的频谱分配改进算法[J];广东通信技术;2009年11期
19 文凯;傅小玲;付玲生;;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时间差因子的频谱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年05期
20 吴琼;鲜永菊;徐昌彪;;认知网络中基于竞价模型的切换频谱分配[J];计算机工程;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冰玉;郑宝玉;岳文静;;一种基于串行网络的协作频谱感知方案[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培;孟庆民;朱卫平;;一种可以减少感知时间的频谱感知方法[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滨;马锴;关新平;;区分信道的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算法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董洁;陈岩;;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徐聪;宋志群;刘芳;;认知无线电中频谱分配方法的研究[A];2010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太尚;;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组合加权分簇算法[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沈嘉;王军;李少谦;;认知无线电网络基于配对算法的频谱分配策略[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章坚武;赵琪;邹婧媛;;改进的认知无线电图着色频谱分配算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才勇;;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管理策略[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美玲;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感知技术及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2 薛峰;认知无线电系统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杜红;认知无线电中频谱感知优化与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4 刘义贤;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云学;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刘玉涛;认知无线电中基于博弈相关理论的频谱分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麦磊鑫;基于认知用户协作的频谱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首峰;认知无线电频谱接入与频谱切换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郅希云;认知无线网络协作频谱感知、协作传输、频谱切换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王晶;基于认知无线电系统频谱共享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东;认知无线电合作频谱检测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邓丽粼;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孟涛;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陈伟;认知无线电中的频谱感知与干扰评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爱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协作频谱感知算法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杨爽;认知无线电协作频谱感知技术的分析与仿真[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琪;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分配及共享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伟;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节能、安全的合作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彭霄;高效的协作频谱感知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夏颖;CMMB信号的频谱感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卢子月;管好频率 管好台站 管好秩序[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WiMAX:技术领先部署积极[N];计算机世界;2008年
3 本报记者 卢子月;认知无线电让网络不再拥挤[N];通信产业报;2011年
4 张虹;国际频谱政策新走向[N];人民邮电;2006年
5 朱振华;感知无线电:频谱共享更智能[N];通信产业报;2006年
6 Johna Till Johnson;频谱分配之舞:下一步怎么跳?[N];网络世界;2007年
7 特约撰稿人 吴康迪;日本4G路线明晰 “催熟”新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周晓娟孟祥初;TD的新对手,还是未来的伙伴?[N];通信产业报;2007年
9 宜欣;NGMN董事会发表下一代网络频谱需求白皮书[N];人民邮电;2007年
10 本版编辑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 何廷润 逄丹;关于3G的第一场交锋[N];通信产业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