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异化论新探
【摘要】:异化现象是现代社会的病症之一,青年马克思的异化论开启了对社会异化现象的剖析。现代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在那个时代科学技术的发明、贸易的扩展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兴盛交相辉映,并从生产方式和思维模式这两个基本的层面冲击着旧世界,且催生出现代社会。我们可以称之为两种现代性浪潮,但是这两种现代性浪潮到了青年马克思的时代都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人文主义者所热情讴歌的“人”只存在于“应然”的世界里,现实中由于受市场神秘规律的调控个体被塑造成为自私和狭隘的个人;科学技术的发明、生产方式的改进、贸易的扩展本应给人们普遍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却实际上把一小部分人送进“物欲的天堂”变为资本家,把大部分人送进“生存的地狱”变成无产者,这两种现代性困境被青年马克思总结为异化现象。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以具体的工人为起点探求异化现象的起因与超越之道,正是在这种探求中,走向现实的哲学家马克思实现了“意识哲学”到“生存哲学”的转向,这种转向加深了青年马克思对历史的主体的认识从而之后创建了唯物史观。《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序幕之作,书中青年马克思着力探讨了异化现象的起因——市场分工和交换的自发性,并提出了从“自发”到“自愿”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