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网络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研究
【摘要】: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利润、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开放式环境下,诞生了新的经济主体——互联网新创企业,和新经济发展模式——平台经济模式。这不仅对传统经济模式产生冲击,更与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产生了碰撞。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号召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进用户体验和增强产品创新性成为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日益开放、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价值不再由某一单一企业主体单独创造,而是企业与消费者、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创造。价值传递方式也从传统的链式结构转变为价值网络辐射传递。网络中所有的参与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实现协同生存,形成“商业生态系统”的服务模式,这也是互联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在。互联网企业如何嵌入价值网络,高效利用价值网络中技术和知识资源提高产品创新绩效,实现与网络间主体的协同共生,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成为创新管理领域关注的前沿议题。学术界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不断深入,如何以新视角对企业产品创新理论进行完善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运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法对领域内已有文献进行计量研究,发现领域内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传统产业,缺乏对于互联网企业这种新兴经济主体的研究。对于产品创新的研究多以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等作为切入点。此外,现有研究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动态过程分析不足,对价值网络嵌入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研究。以网络主体间共生为中介,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研究体系,对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作用关系研究更为缺乏。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填补理论缺口,本论文以互联网企业为研究对象,以价值网络为切入点,选取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独角兽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标的对象,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分析、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DEMATEL—ANP、PROMETHEE等科学研究方法,对复杂环境中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和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并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本论文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主线分为四个阶段展开研究。首先,观察现实背景,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回顾,明确本论文的切入点、研究对象和空间价值,对研究意义和贡献进行评估分析。然后,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案例扎根理论研究,分析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动态过程及内在作用机制。最后,基于定性研究结果,探究价值网络实现中的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选取共生作为中介变量,知识吸收能力作为调节变量,提出研究假设,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等定量研究方法进行实证检验,揭示网络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第四阶段,基于第三阶段的实证分析结果,建立产品创新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ANP方法获得相应的指标权重,结合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构建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模型,选取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最终获得本论文实证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基于相关研究和论证,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平台底层支撑、用户价值开发和价值网络实现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必经之路,其中价值网络实现是产品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价值网络实现过程中的网络嵌入和资源整合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2)网络嵌入能够有效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在价值网络视角下,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的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3)网络嵌入通过网络主体间的共生正向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共生在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来讲,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都能通过企业主体间的共生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提升。(4)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网络嵌入与产品创新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知识吸收能力影响网络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促进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弱,低知识吸收能力在结构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所起的正向调节作用较强;高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低知识吸收能力在关系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高知识吸收能力在认知嵌入对产品创新的影响中的正向调节作用相较低知识吸收能力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弱。(5)网络嵌入、知识管理、环境触发和组织性能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维度指标。结构嵌入、关系嵌入、认知嵌入、知识吸收能力、知识特性、知识共享程度、政策制度、用户需求、融资环境、市场竞争、人力资源、领导者才能、技术水平和战略导向是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评估的重要因素指标。维度与因素指标间相互联系、互相作用,共同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产生影响。影响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绩效最重要的维度指标依次为网络嵌入、组织性能、知识管理和环境触发。(6)采用DANP与PROMETHEE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于网络嵌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实践效果。回顾和总结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立足于价值网络的全新视角,对我国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揭示了鲜为人知的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动态演化的要素耦合过程和网络演变机制。本论文立足于价值网络理论,选取新颖的研究角度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进行研究。运用多案例扎根理论方法,对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和归类,最终形成理论架构。本论文创新性地运用多元化路径分析方法,从多层面对互联网企业价值网络视角下的产品创新机制进行研究,构建了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机制动态演化理论模型。(2)将网络嵌入、共生和知识吸收能力纳入同一个框架体系中,构建了网络嵌入—共生—产品创新的概念模型,揭示了网络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机理。网络嵌入、企业间的共生和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升均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两两因素之间的关系,未曾将四者纳入到一个框架内进行研究。本论文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基础观、价值共创等相关理论,遵循行为—方式—结果的逻辑,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假设,构建了概念模型,对网络嵌入的三种形式——结构嵌入、关系嵌入和认知嵌入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推导演绎与实证研究,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理论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3)首次提出适用于互联网企业的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有助于高效准确地指导互联网企业提高产品创新绩效。本论文在网络嵌入对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研究基础之上,识别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的因素,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结合DEMATEL—ANP方法对指标和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权重。运用多准则决策中的PROMETHEE方法完成产品创新实践评估模型构建,并选取三家我国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互联网企业进行实践评估实操,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得出的相关结论,本论文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企业产品创新的实践启示和建议,使本研究同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期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最后,本论文阐述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