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研究

李琳佩  
【摘要】:随着材料学、控制学以及通信等无人机相关学科的发展,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技术逐渐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航拍、物流配送、农业环保、通信以及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为人类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特别是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商用,入网用户数目激增、业务流量暴涨以及多样化新型网络应用产生,传统的地面网络通信设施由于其部署时间周期长、建设运维成本高、受地理环境影响大、灵活性差等问题,难以保障地面终端设备的通信需求。而无人机由于其移动灵活、易部署以及成本低等优势,通过挂载通信服务设备,飞向指定地区提供按需、灵活、可靠的通信服务,有效弥补了现有网络设施的不足,使得基于无人机的通信已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界与工业界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无人机有限的尺寸与负载,以及电池工艺技术的瓶颈,导致无人机电池容量以及续航时间有限,而有限的续航时间严重影响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服务质量。因此,如何在无人机续航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动态网络部署、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与高能效网络服务提供,满足地面终端用户的网络服务需求,提升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传输效率、接入效率与计算效率,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位置部署、网络连接建立以及网络业务提供三个方面针对网络传输效率、接入效率与计算效率来展开详细的高能效策略研究。首先,综合考虑地面用户通信需求,进行无人机动态位置部署,降低无人机能耗,保障网络传输效率;其次,面向海量地面终端与多样化的服务需求,通过差异化预退避接入方案,降低设备接入能耗,提升网络接入效率;最后,聚焦计算卸载服务功耗,优化无人机轨迹与计算卸载配比,增强计算效率。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策略研究为了提供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网络服务,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将无人机部署在合适位置为地面用户提供按需的通信服务,保障传输效率。不同于现有研究中针对无人机可覆盖用户数以及面积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面向地面用户能效的网络部署,并首次针对多无人机网络动态变化场景,如某无人机由于故障或电量耗尽离开,提出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策略。首先,通过考虑地面用户传输与功耗需求,建立面向用户能效的多无人机部署模型,并提出基于连续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迭代算法求解无人机最优部署位置、地面用户的发射功率以及与无人机通信情况;其次,创造性地引入由于无人机数目变动引起的网络变化场景,在保障地面用户通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规划无人机轨迹以及地面用户与无人机通信情况,最小化无人机能耗,并提出基于SCA的迭代算法对该最小化问题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与现有方案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网络动态部署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地面用户能效,并且在多无人机网络动态变化时,与现有方案相比能够在保障地面用户通信质量的情况下有效降低无人机能耗,有效延长了基于无人机的通信服务提供时间,提升传输效率,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动态部署。2.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研究完成网络部署后,需要在地面用户与无人机之间建立高效的网络连接。面向海量的地面终端入网请求与多样化的网络接入需求,本文首次提出独立预退避窗口划分设计,以满足差异化业务需求用户的网络接入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差异化需求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保障网络接入效率。首先,根据地面用户业务的差异化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进行优先级划分,并创造性地进行独立的预退避窗口划分,保证在互不重叠的预退避窗口内执行预退避与网络连接建立流程;其次,对网络连接建立过程建模与分析,实现面向不同优先级用户的预退避窗口动态自适应调整,有效分散了地面用户的接入时间,避免了用户同时接入造成的接入拥塞与碰撞问题;最后,通过与传统预退避方案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面向差异化需求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策略的有效性,相比之下能够有效缓解接入拥塞与过载问题,减少重复传输次数,降低地面用户与无人机能耗,延长了无人机可以提供通信服务的时间。同时,保障地面用户的差异化网络需求,提升接入成功率,实现地面终端用户与空中无人机之间的高能效网络连接建立。3.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研究完成与地面用户之间的网络连接建立后,基于无人机的通信网络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额外的计算卸载服务,缓解地面用户的计算压力。不同于现有研究中只聚焦于地面用户能耗或无人机能耗的独立优化,本文综合考虑地面用户与无人机的能量限制,提出了面向基于无人机的计算卸载系统能耗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缓解地面用户计算压力的同时,保障基于无人机的整体计算卸载系统的高能效运行,提升计算效率。首先,在整体卸载模式下,建立无人机能耗与地面用户能耗模型,考虑无人机自身的能量预算、数据卸载次序以及无人机速度限制,优化无人机轨迹以及数据卸载比特数分配来最小化基于无人机的计算卸载系统能耗;其次,提出了基于拉格朗日对偶法的两阶段交替算法,将系统能耗最小化问题转换为易求解的两个子问题;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整体计算卸载策略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能耗,提升系统运行的时间,在保障地面通信与计算业务需求的同时,提升计算效率,实现高能效的整体计算卸载服务提供。4.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策略研究针对计算任务部分卸载模式的下无人机自身的计算压力以及能耗限制问题,不同于已有研究中只聚焦于无人机自身能耗或无人机可以提供的计算卸载量进行研究,本文引入无人机计算能效的概念,提出了面向无人机计算能效的部分计算卸载策略,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首先,在部分卸载模式下,考虑无人机的飞行、通信与计算能耗,引入无人机计算卸载能效的概念,在无人机能量限制、位置限制以及数据卸载顺序限制的情况下,优化无人机轨迹、地面用户卸载数据比特数以及计算业务量分配,保障计算效率,提升无人机计算卸载能效;其次,提出基于SCA的迭代算法求解无人机能效最大化问题,通过求解两个子问题简化原非凸问题的求解过程;最后,通过与其他策略的对比仿真验证了所提的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无人机能效,满足地面终端计算业务需求的同时保证了计算卸载效率,实现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部分计算卸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远;;无人机在应急领域的应用与前景[A];第三十二届中国(天津)201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8年
2 吕浩;马进朝;;浅谈无人机侦测与反制技术[A];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3 刘佳;李东宸;包文卓;;分布式动力増升技术在舰载无人机上的应用研究[A];2019年全国工业流体力学会议摘要集[C];2019年
4 杨忠清;;复合材料在无人机的应用与展望[A];复合材料产业链发展研讨会暨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玻纤玻钢专委会2017年会会议资料[C];2017年
5 刘育;孙见忠;李航;;民用无人机的监管与规范探讨[A];2017年(第三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增刊)[C];2017年
6 梁峥峥;罗贺;朱默宁;牛艳秋;方向;;风影响下的多无人机协同任务分配模型[A];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7 周彬;李研博;王建礼;夏明;;一种小型货运无人机的设计与优化[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下册)[C];2016年
8 刘帅;何跃龙;李盾;;舰船流场干扰下无人机气动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9 ;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简版2016年[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6年第5期)[C];2016年
10 ;小型民用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A];艾瑞咨询系列研究报告(2015年第3期)[C];2015年
11 蒋丰亦;张锋烽;;面向有人无人协同的无人机空管态势感知与规避技术研究[A];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12 王允良;韩维;郁大照;刘湘一;;舰载无人机平台总体性能机舰适配性分析[A];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3 高龙波;刘钧贤;张时龙;;舰载无人机动力控制系统的特殊性及关键技术分析[A];航空装备维修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4 亓洪兴;刘毓博;周潘伟;杨培庆;姜海勇;;无人机载大视场高分辨率热红外成像系统[A];2015年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15 邓启文;刘书雷;吴集;;美国无人机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做法分析[A];2015年无人机系统与任务载荷技术及应用研讨会摘要集[C];2015年
16 ;温哥华机场管理局开展活动,宣传无人机安全[A];上海空港(第21辑)[C];2015年
17 丁娣;孔轶男;汪清;;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无人机气动参数辨识方法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8 谢双显;张玉峰;于坚;;无人机复合材料裂纹的粘接修复工艺[A];第十一届全国转化膜及表面精饰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9 潘泉;;无人机感知与规避技术发展与挑战[A];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摘要集[C];2015年
20 牛轶峰;;多无人机协同与集群技术[A];2015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摘要集[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琳佩;基于无人机的高能效通信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2 张博渊;无人机集群编队自主规划与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3 赵欣怡;多无人机类脑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4 华梦;无人机辅助的新型无线通信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5 蒋旭;基于无人机平台的中继通信系统资源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6 刘重;受限通信下多无人机协同决策与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9年
7 邵朋院;大尺度变参数无人机鲁棒变增益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8 徐博;植保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9 赵云云;部分可观条件下多无人机协同目标跟踪决策问题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
10 王丹丹;多无人机分布式编队保持与重构控制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9年
11 喜文飞;滇东北山区无人机遥感影像预处理方法及滑坡特征识别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年
12 赵搏欣;无人机低成本微小型自主定位系统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3 唐晏;基于无人机采集图像的植被识别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4 刘永孛;集群无人机空基回收任务规划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5 刘笃晋;面向植被识别的无人机图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16 关永亮;复合材料无人机结构和飞行动力学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17 王国芳;专家知识辅助的强化学习研究及其在无人机路径规划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7年
18 陈少飞;无人机集群系统侦察监视任务规划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19 王翔宇;太阳能动力的球载投放无人机总体设计及能效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21年
20 陈浩;复杂条件下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2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佳慧;基于城市场景的无人机配送任务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年
2 张子用;基于相对定位的多无人机覆盖控制算法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
3 路晨;无人机航拍在景观摄影中的创作研究[D];新疆艺术学院;2021年
4 孙中祥;无人机辅助的多模式通信系统优化传输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21年
5 降晶晶;面向无人机集群的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21年
6 欧晓琪;无人机中继系统的替换、轨迹和发射功率联合优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21年
7 李银;基于分布式搜捕算法的多无人机协同编队队形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8 张翀;基于无人机辅助通信的传输策略与资源调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9 程琬晴;电驱无人机能源系统状态估计及预测建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0 杜帅;基于数据驱动的无人机编队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1 王启明;无人机编队空地协同路径规划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12 顾兴旺;基于博弈论的多无人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3 曹帅;末端车载无人机协同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21年
14 谭新;移动边缘计算的无人机中继控制转发策略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21年
15 李燚;面向无人机探测与定位的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D];重庆邮电大学;2021年
16 徐中旭;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人机目标跟随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7 史星涛;±500kV换流站无人机巡检路径规划研究[D];三峡大学;2021年
18 熊磊;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人机通信传输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9 武晓凯;基于电量管理的无人机航行自主决策与精准降落[D];华北电力大学;2020年
20 赵正;大型无人机建模及风险分级方法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2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妍 记者 杨顺芳;无人机,在昌都市实验小学飞起[N];昌都报;2020年
2 记者 吴黎明 通讯员 吴丹丹;地上“跑水牌” 天上无人机[N];马鞍山日报;2020年
3 本报记者 刘佳鑫;用科技创新诠释小康生活新含义[N];石家庄日报;2020年
4 本报记者 吴杰;我市将引进世界首条大型无人机货运超视距航线[N];榆林日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任玉霞;小小无人机成了香饽饽[N];安阳日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李国惠;共建共享共赢 让无人机“一飞冲天”[N];天津日报;2020年
7 本报通讯员 李书信;牟定县:无人机成“指尖管地”好帮手[N];楚雄日报(汉);2020年
8 本报记者 王宠;无人机高空“俯瞰” 多盲区“尽收眼底”[N];石家庄日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梁小雨;农业植保无人机成田间地头“新宠”[N];银川日报;2020年
10 全媒体记者 冯博睿 实习生 谭勋泽;无人机巡查巡护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N];中卫日报;2020年
11 记者 谢磊;加强交流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N];酒泉日报;2020年
12 记者 妥超云 通讯员 冯正睿;无人机成农田“新宠”[N];酒泉日报;2020年
13 记者 刘计划;我市大力发展植保无人机服务助力乡村振兴[N];咸阳日报;2020年
14 本报记者 马静璠;“四川造”无人机为“嫦娥五号”服务[N];四川科技报;2020年
15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张烨 通讯员 耿洋洋;西峰:无人机监管助推智慧城市建设[N];陇东报;2017年
16 郑文敏;周宁:无人机“巡山” 构筑绿水青山“防火墙”[N];闽东日报;2021年
17 本报记者 马一萍 何英;无人机助力环保编织“天罗地网”[N];吴忠日报;2021年
18 本报记者 张贵锋 本报通讯员 金淑华 王福斌 潘友南;无人机让隐患“无所遁形”[N];人民铁道;2021年
19 本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马秀鹏;无人机智能巡视保障电网运行[N];柴达木日报;2021年
20 记者 吴德群 通讯员 陈安祺 董建朋;深圳海关助无人机“破壁”出海[N];深圳特区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