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磁生物效应与电磁环境监测系统

王亚楠  
【摘要】: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化日益普及,电气电子设备日益广泛深入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加之近年来高压输电线等级不断升高,人们所处的空间电磁环境也随之日益恶劣。电磁波辐射对周围环境和生物都有影响,它对生物体机体产生的影响,即电磁生物效应;它对周围环境设施也产生着影响,比如可能会干扰或中断通信设备,影响通信系统和电视转播的正常运作等。 本文概括介绍了电磁生物效应,进一步介绍了强电线对周围环境生物的影响,以及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的一些标准。 本文主要研究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环境的电磁辐射监测系统。当11万伏地下变电站距奥林匹克会议中心仅55米时,其电磁辐射环境比较复杂,变电站可能会对场馆内的通信系统和电视转播产生电磁干扰,从而影响其正常运作,此系统即是用来监测场馆内的电磁波场强状况的。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在于: 1.研制了一个微波暗室,并对暗室的屏蔽性和场均匀性进行了测试。在暗室中,可以对监测系统中所用到的天线进行校准。 2.制作了环境电磁场测试软件。它能够自动设置监测设备的工作状态,自动采集数据并生成频谱曲线。 系统中,天线在场馆内特定位置和方向收集不同方位的电磁波,并通过电缆和光纤传输给频谱分析仪和场强探测器。频谱分析仪和场强探测器将处理后的结果传送给计算机和环境电磁场测试软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不要放在卧室的电器[J];人生十六七;2006年09期
2 田成利;;关于计算机电磁辐射及防护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3 武虹生;;电脑辐射与防护[J];大众标准化;2007年S1期
4 朱洪英;肖丰;;普通防电磁辐射家居服的开发[J];产业用纺织品;2011年06期
5 蒲文龙;刘洪泉;;电磁辐射监测技术在新安煤矿冲击矿压预测中的应用[J];煤;2011年07期
6 杨思凡;庞小峰;李斌;;生物电磁辐射实验装置的设计[J];生命科学仪器;2011年03期
7 卢敬叁;;电磁防护与污染措施[J];中国标准导报;2004年02期
8 夏芝林;;防辐射材料与战略产业的发展[J];济南纺织服装;2011年02期
9 缪尔康;;公众对手机基站电磁辐射投诉典型问题及解答[J];四川环境;2011年03期
10 小和;;生活中的辐射及应对方法[J];温州人;2011年09期
11 范永刚;王志成;;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对电磁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对策[J];新疆环境保护;2010年04期
12 刘元方;陈欣欣;王海芳;;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和安全性评价前沿[J];自然杂志;2011年04期
13 褚玲;文珊;;含不锈钢纤维针织物屏蔽效能及机理研究[J];针织工业;2011年06期
14 朱明;蔡木民;刘开道;曾明育;;避雷针电磁辐射对计算机的危害及防御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15 魏明尧;王恩元;刘晓斐;王超;;深部煤层卸压爆破防治冲击地压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8期
16 尹坚;;电气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11年08期
17 温锐彪;;GSM移动通信基站对周围环境电磁辐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Z1期
18 易天边;;13国科学家联手研究 最新调查报告出炉 “手机致脑癌”十年追踪[J];环境与生活;2011年Z1期
19 钟传波;;环境的物理污染[J];青苹果;2003年Z1期
20 王利华;朱晓翔;周程;沈乐园;黄福琴;徐萍;;江苏省2009年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J];中国辐射卫生;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鹞;陈晓燕;;试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关系与差异”[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郭鹞;陈晓燕;;试论“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关系与差异”[A];第十五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庄得新;周玉芳;;太阳黑子活动对近地空间的电磁辐射影响[A];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燕娣;;电磁辐射与人体健康研究进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清俊;吴可;丛建波;王长振;先宏;;实时检测电磁辐射引起的瞬间细胞生物发光的变化效应[A];第六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和海峡两岸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李开宝;;电磁辐射的防护[A];全国非电离辐射与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防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周旭;;主从式电磁辐射自动测试系统[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德文;姚华;朱茂祥;彭瑞云;王水明;左红艳;高亚兵;徐新萍;陈建奎;张志毅;董波;张飒;;三种波段电磁辐射致大鼠睾丸损伤效应及精子生成过程障碍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琦;郭国祯;曾丽华;任东青;马福成;王晋;庞轶兵;郭鹞;;电磁辐射后大鼠血脑屏障改变恢复时相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谢泽元;杨蓉;;单片机受电磁辐射时的灵敏度[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宽刚;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文学;煤岩细观损伤电磁辐射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付京斌;受载组合煤岩电磁辐射规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菊英;海洋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马云志;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理论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世杰;煤岩破坏电磁辐射特征及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7 吴多龙;印刷电路板的电磁辐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8 李文庆;果园土壤中铜的形态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9 陈虹霞;532nm激光对兔视网膜生物效应的实验及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10 宋晓艳;煤岩物性的电磁辐射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彦柳;城市电磁辐射场的环境能量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林凡;电磁脉冲生物效应的剂量研究及安全标准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永卿;北京地区典型地域电磁辐射环境分析[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4 高芳芳;基于电磁辐射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马建军;白山市移动通信网络系统区域电磁辐射影响及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6 常亚东;电网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及评估软件的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7 金梦笔;手机电磁辐射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8 李寅生;CRT显示器的辐射强度测定及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原宗辉;低压电力线通信(PLC)网络电磁辐射测量问题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10 赵晓峰;基于MATLAB的电磁辐射数据分析与仿真[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子;警惕电磁辐射伤害人[N];健康报;2004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刘学农 本报通讯员 黄雪斌 陈海强;科学认识和防护电磁辐射[N];解放军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杨华 刘海 徐明 俞丽虹 王 攀 蔡玉高;电磁辐射困扰城市居民[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傅海阳 陆素花 李维浩;电磁辐射乃3G运营之忧?[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通信产业报;环境评估:让电磁辐射不再“隐形”[N];通信产业报;2005年
6 新疆 万晨;中、短波天线区域电磁辐射的安全情况简介[N];电子报;2008年
7 记者 杨守勇;河北立法规范电磁辐射[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梁志敏;家用电器电磁辐射及其危害[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9 贺宝和;电磁辐射对人体的直接效应[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守营;世卫组织反对错误引用“电磁辐射”概念[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