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DMA网络切换技术的分析及优化

邱劲峰  
【摘要】: 目前CDMA技术已成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新热点,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速上升,用户对网络性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CDMA网络优化技术正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关注的新方向。 本文以CDMA网络系统优化为主线,阐述了CDMA网络优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指出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是CDMA网络优化中最重要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CDMA网络的切换故障及失败原因,说明了软切换是CDMA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系统无线资源与优化的重点,软切换算法和相关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文章详细描述了软切换参数的优化配置,给出不同的参数设置给网络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结合案例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同时还针对CDMA系统的切换特性,全面介绍了IS-95和CDMA2000硬切换和空闲切换类型、策略和参数设置及网络优化分析。此外还详细描述了CDMA网络多载波区域的切换算法以及设计和优化。 另外,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中国联通宜春分公司的CDMA网络优化中如何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从而对分析和解决CDMA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切换失败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CDMA现网实际测试所采集的详细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仿真和在实际的网络中的应用,表明通过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对于提高网络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魏志刚;杜惠平;;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软硬切换衰落余量分析[J];信息技术;2005年12期
2 张铎,卫国,朱近康;CDMA系统中切换性能的界限和变动范围[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4期
3 陈赟;;浅谈移动通信系统三种切换技术[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年05期
4 马宁;;浅议3G中的各种切换技术[J];数字通信世界;2005年08期
5 刘鸣;袁超伟;黄守勇;;WCDMA的切换参数对系统设计的影响研究[J];邮电设计技术;2006年07期
6 管纯辉;;伪导频技术在CDMA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移动通信;2006年02期
7 黄俊钦,谢新梅,宋荣方;移动通信网络切换技术简述[J];电信快报;2003年03期
8 赵小江;金晓晓;王丹;赵狄华;刘律;;EV-DO的AN间激活态切换优化改进[J];移动通信;2010年20期
9 张慧香;;3G移动通信系统切换技术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10 聂晶;;论3G移动通信系统中系统的切换技术[J];广东科技;2010年24期
11 余秉琨;CDMA系统异载频硬切换解决方案的分析[J];移动通信;2005年11期
12 吕尧新,张勇,武巍;基于RTD的硬切换机制研究及改进方案[J];移动通信;2005年09期
13 ;伪导频设备在CDMA网络硬切换中的应用[J];世界电信;2005年02期
14 包昆;;CDMA跨载波硬切换触发机制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08年11期
15 周霞;;CDMA话务分布不均衡问题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16 韩永涛;;WCDMA网络室内覆盖规划与优化[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年12期
17 熊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TRAN的移动性管理(续)[J];现代电信科技;2003年11期
18 鲁艳玲,田锐;WCDMA和TD-SCDMA网络优化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数据通信;2004年07期
19 王毅锋;;WCDMA该如何优化?[J];中国电信业;2010年10期
20 戴凯;;基于CDMA2000 1x通信系统的无线网络优化[J];科技风;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鹏;;浅析WCDMA切换与优化[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2 张晓军;;村村通双载波配置优化分析[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邹晓东;;电信CDMA网络优化与应用[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文凤;黄琼;;CDMA网络优化探讨[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周翔;;TD-SCDMA相关技术对网络优化的影响[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元晓华;;三种3G标准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比较[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贾琦;;CDMA网络优化浅谈[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马蕴颖;;江苏省DDN网络省网优化改造思路及实施方案[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才盛;;谈基于GSM-R的列控系统中的网络优化[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赵迺玉;;提高国际漫入选网率初探[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爱民;CDMA网络中的QoS管理模型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郭喆;基于用户行为的无线通信网络综合优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常香云;企业逆向物流回收处理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刘龙城;赋权哈明距离下若干网络逆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计小宇;不确定环境下的网络优化问题[D];清华大学;2006年
6 赵千里;金川矿井通风系统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7 黄宜军;小波神经网络及其在飞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林开平;人工神经网络的泛化性能与降水预报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9 张伟;IEEE 802.11e的网络性能、容量评估与资源分配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连启里;生态旅游区污染物处理的模型和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纯;广西联通CDMA网络优化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邱劲峰;CDMA网络切换技术的分析及优化[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周巍;CDMA移动通信网络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符锐;阜新CDMA网络参数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罗义莘;智能网规划和网络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葛岩;辽源移动GSM无线网络优化及工程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7 韩丽虹;营口GSM移动通信网络优化[D];吉林大学;2006年
8 都业国;兴安移动GSM网络优化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9 闫传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CDMA网络优化测试和分析系统[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王斌;ADSL组网及优化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兴通讯UMTS网规网优部主任工程师 尹建华;网络优化应重点解决系统内和系统间干扰[N];中国电子报;2009年
2 武君;网络优化因“段”制宜[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张俊峰;网络优化是长期工作需各方通力协作[N];中国电子报;2008年
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负载模拟网络优化“瘦身”[N];通信产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建铭;网络优化的重庆森林[N];网络世界;2005年
6 ;广东电信规划设计院承接海外3G网络优化项目[N];人民邮电;2007年
7 葛方晖;网络优化加快TD业务发展步伐[N];中国电子报;2008年
8 马钊;从“壮士断腕”到“强筋壮骨”[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记者 郭冬冬;辽宁移动以重点通信促网络优化[N];人民邮电;2001年
10 卢子月 孟祥初;从经验优化向平台优化转变[N];通信产业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