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QoS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随着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互联网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测量在互联网管理和服务质量保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互联网管理范围非常宽广,对作为运营商间达成的服务层次协议中的链路延迟、丢包率和吞吐量等关键参数的测量变得非常重要。由于造成互联网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对互联网监测带来了很多挑战。
近些年来,大量的测量方法被提出来用于测量互联网的QoS,尽管如此,这些测量方法大多集中于测量IP层和传输层。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HTTP的主动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应用层的网络QoS问题。我们通过将传统的测量方法与新方法相结合,设计实现了一个互联网QoS监测系统,系统同时拥有测量结果的收集与分析功能。实验数据表明,这一系统可以有效的工作。
|
|
|
|
1 |
陶乃勇,刘文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QoS和资源管理[J];中国数据通信;2002年07期 |
2 |
王海涛,宋丽华;基于QoS套接字的多媒体业务QoS保障的研究[J];电视技术;2003年02期 |
3 |
陈年生,李腊元,孙强;基于MANET的QoS路由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0期 |
4 |
李黎,陈意云,李津生;支持指定QoS的多媒体通信软件平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年12期 |
5 |
王钢,刘晖,苏雁泳;IP电话数据包优先级设置及对QoS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6 |
侯胜利,李应红;分组交换网的服务质量及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2年05期 |
7 |
谈振辉,金晓军;第三代无线通信网络中业务质量管理[J];移动通信;2002年07期 |
8 |
余胜生,王浩,周敬利,王有成;蓝牙网络的QoS[J];计算机工程;2003年06期 |
9 |
顾洪军;流媒体应用中的QoS问题分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11期 |
10 |
;行业简讯:国内[J];黑龙江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
11 |
张云勇,刘韵洁,张智江,李国杰;软交换网络中QoS的研究[J];电信科学;2004年04期 |
12 |
余伟,李建,罗锦田;服务品质协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13 |
赵敏,何华灿,张剑,李伟华;基于视频发送端速率控制的QoS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27期 |
14 |
董明忠,朱明生;MIPv6中利用RSVP协议的QoS缺陷解决[J];现代计算机;2005年05期 |
15 |
孙有越,雷振明;IPv6过渡机制的QoS[J];计算机工程;2005年15期 |
16 |
罗强;张平;;B3G网络联合无线资源管理的研究[J];电信科学;2006年06期 |
17 |
肖小玲;李腊元;张翔;;基于Ad hoc网络的QoS路由协议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年09期 |
18 |
黄琳;;改进的遗传算法包调度研究[J];中国新通信;2006年23期 |
19 |
陆伟贤;周航;刘果;;IEEE 802.16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基于QoS的调度算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7年01期 |
20 |
林晖;郑荣;万晓瑜;樊自甫;;一种新的基于自适应蚁群算法的QOS单播路由策略[J];微计算机应用;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