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和解调技术研究

张锦龙  
【摘要】:光纤传感器技术是通过传感器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该技术涉及到激光技术、纤维光学、非线性光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等多个学科和领域。随着传感技术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正要向着网络化、智能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传感解调技术也将向着高速度、高精度和分布式测量等方向发展。 本文在调研光纤传感的特点和其在军事、民用领域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了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的优、劣势,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与待解决的技术难点;依据耦合模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光纤光栅的光学特性和传感机理;总结了光纤光栅的分类及各类型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对多种光纤光栅传感器和解调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设计了四种传感器和三种解调结构,并成功构建了光纤光栅无线传感网络。其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黑体部分)如下: 针对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实用化中的交叉敏感问题,设计了渐变型等强度悬臂梁结构,研究其对光纤光栅调谐的温度补偿机理,实验验证了该悬臂梁对光纤光栅线性、无啁啾的调谐和温度补偿。采用渐变型悬臂梁调谐光纤布拉格光栅(FBG),通过测定光栅反射谱双峰的位置,使用一根光栅实现了应力和温度双参量同时传感测量。应力和温度传感的灵敏度分别为KF=0.125nm/N和KT=0.0124nm/℃。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带宽检测的啁啾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通过测定啁啾光栅反射谱带宽实现位移的测定,位移传感的灵敏度为K=0.05nm/mm。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光强检测的啁啾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该系统利用电路方法测定光强,提高了测量精度并降低了成本。位移传感的灵敏度为K=0.58pm/mm。 研究FBG化学浓度传感器,对丙二醇溶液浓度的测量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温度敏感对化学浓度的影响及其去敏方法。通过测定溶液折射率的变化实现其对浓度的检测。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交叉相位调制(XPM)技术的锁相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采用XPM技术避免了压电陶瓷(PZT)等机械结构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系统速度和可重复性,对温度的测量精度可达0.1℃。分析了外界环境对M-Z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以LiNbO3波导器件克服环境对干涉器件影响的改进方案。 设计了基于保偏型光纤环镜的波长解调系统,分析了其输入光波长和输出光功率分配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并搭建了解调系统。通过调节保偏光纤长度、耦合器耦合系数、保偏光纤主轴角度,实现对测量范围和系统分辨率的调控,并能通过软件自动测定其结构参数。系统在解调范围大于1 nm时,分辨率小于1pm,测量精度小于±1pm。 设计了采用保偏光纤和偏振分束器构建干涉仪的传感解调方案,仿真分析了系统结构参数对输出光强与波长对应关系的影响,并搭建实验系统。系统通过调节保偏光纤长度、保偏光纤主轴角度,实现对测量范围和系统分辨率的调控,在解调范围大于1nm时,分辨率小于1pm,测量精度小于±1pm。 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了针对不同传感解调方案的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控制软件,成功地应用于不同机理、不同结构FBG传感器的结构参数测定、数据处理和实时二维图像显示。该软件是传感系统能够脱离实验室,进入应用领域的关键,具有通用性。 论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游澜,余重秀;取样光纤光栅的光谱特性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姜乐;孙忠湖;唐杰;王琳;吴宇;;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压力传感阵列的飞机燃油液位测量方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20年12期
3 李江;辛璟焘;吴昊;祝连庆;;超短光纤光栅刻写及其切趾方法研究[J];激光与红外;2021年03期
4 孙丽;孙欣欣;李闯;王兴业;宋岩升;;基于光纤光栅的高精度压杆式位移传感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05期
5 张智能;;光纤光栅技术在玻璃幕墙边缘检测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年18期
6 张健;;基于光纤光栅振动传感技术的机场围界入侵报警系统[J];民航学报;2021年05期
7 陈常;陈贤雷;王海荣;张耘凡;陈俊学;;石油储罐光纤光栅感温检测装置设计[J];中国设备工程;2020年01期
8 张佳斌;贺庆;张青超;;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在空间温度场测量中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2020年06期
9 张世玉;;基于新型光纤光栅的加速度精确测量[J];电子世界;2017年12期
10 顾昌晟;陈婕;刘心宇;黄梦;张琳;张祖兴;;倾斜少模光纤光栅扭转传感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7年08期
11 林继平;张子云;;相移光纤光栅的制作和特性[J];大学物理实验;2014年06期
12 邓宗平;雷君娇;王祖祥;;光纤光栅技术在矿建信息施工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5年06期
13 刘超;孙祺;柴雅婷;牟海维;;倾斜光纤光栅周期对其透射谱的影响[J];光学仪器;2014年01期
14 杜向硕;康志龙;安振峰;任浩;;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锁模特性[J];半导体技术;2013年09期
15 罗裴;田建伟;王立新;;双光纤光栅高频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J];光电工程;2012年06期
16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光纤光栅监测技术试用于全国高铁[J];硅谷;2011年15期
17 任军芳;沈晓兵;张晓东;;光纤光栅感温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在原油库的应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唯;陈欣刚;班莹;;光纤光栅孔隙水压力计标定比对试验分析与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分册[C];2019年
2 刘亚辉;张玉强;王立;;光纤光栅信息化结构健康监测平台的构建及其工程应用[A];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20年
3 杨昂;汤贤伟;唐峰;彭丽萍;;油库光纤光栅感温火灾预警系统设计及其应用研究[A];2016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4 陈洛洋;蓝景恒;温垦;刘德峰;郑继红;;基于倾斜条纹光纤光栅的初步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熙源;;光纤光栅在测量技术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6 周文;陈抗生;章献民;叶险峰;;光纤光栅的研究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章献民;陈抗生;;光纤光栅在微波毫米波光子学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史巍巍;胡婷婷;;光纤光栅探测超声波的研究现状浅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葛森;;光纤光栅与电阻应变片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应用[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关柏鸥;;微纳光纤光栅器件与传感器[A];“广东省光学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大会”暨“粤港台光学界产学研合作交流大会”会议手册论文集[C];2013年
11 文庆珍;黄俊斌;赵培仲;;封装聚合物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增敏的影响[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2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3 张媛;闫卫平;申人升;王本宇;;锥形光纤光栅腐蚀控制系统的设计[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14 梅爽宁;张卫华;;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温度应变同时测量[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5 姜碧强;赵建林;秦川;江维;樊帆;黄钊;;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两相流扩散过程测量[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6 吴建宏;刘全;方玲玲;陈刚;李朝明;陈新荣;;用全息-离子束方法制作光纤光栅相位掩模[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7 马志辉;;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在风力发电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A];风能产业(2018年2月)[C];2018年
18 葛诗雨;沈华;朱日宏;汤亚洲;;双包层高功率光纤光栅在线测量系统及误差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16年
19 赵雪峰;孔祥龙;李乐;;一种光纤光栅倾角传感器的试验研究[A];中国工程院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0 赵海涛;张博明;武湛君;王殿富;戴福洪;;利用光纤光栅测量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曲率[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锦龙;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和解调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冯昆鹏;基于四芯锥形相移光纤光栅的三维微尺度传感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刘婧璇;新型高分辨率光学传感系统及其关键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4 王虎山;特种光纤光栅特性及在光纤激光技术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9年
5 徐锡镇;蓝宝石光纤光栅的制备及高温传感特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9年
6 蒋鹏;光纤光栅水听器阵列抗偏振衰落和串扰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曾星琳;多维复用光纤通信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8 郑羽;双折射光纤光栅阵列制备及其传感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莹;基于掺钴光纤的光纤光栅器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申方成;光纤光栅及表面纳米轴向光子(SNAP)结构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1 李天梁;机械振动的光纤光栅传感原理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2 刘捷;光纤传感应变检测理论、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3 蔡丽;机械板结构损伤的多源激励—光纤光栅传感的复合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14 薛广哲;巷道锚固岩体的光纤光栅智能感知机制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15 南秋明;石化设备的光纤光栅动态传感监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16 胡宸源;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高速解调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7 潘玉恒;双参量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18 韩悦文;面向物联网应用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9 梁磊;光纤光栅智能材料与结构理论和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0 刘波;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明珠;具有色散补偿功能的光纤光栅梳状滤波器[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沛;基于光纤光栅的脉冲整形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杨东周;光纤光栅的两端固定压杆调谐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兴业;双光纤光栅静力水准仪的研究与应用[D];沈阳建筑大学;2021年
5 王重鑫;基于磁流体的倾斜光纤光栅磁场传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6 刘日照;新型耐高温光纤光栅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20年
7 李自亮;并联和螺旋光纤光栅制备技术及传感特性研究[D];深圳大学;2019年
8 郭阔;超高温光纤光栅的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9 贺梦悦;基于频率和光纤光栅识别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梁的分层损伤[D];广州大学;2019年
10 乔岩;基于倾斜光纤光栅的湿度传感器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1 于嘉琛;基于化学方法镀膜的倾斜光纤光栅氢气传感器[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2 于晶莹;基于琼脂糖薄膜的倾斜光纤光栅湿度传感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3 高佳文;基于聚合物的倾斜光纤光栅pH检测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14 朱雨霜;光纤光栅光波与微波解调技术在环境温度传感中的研究[D];上海第二工业大学;2019年
15 孙俊杰;π相移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在窄线宽掺铒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16 甘鹏;光纤光栅时分复用传感系统偏振衰落和串扰同步抑制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17 刘露平;海洋FBG光纤解调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18 司亚文;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变形监测与应变场重构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19 刘帅;用于时域高分辨延迟信号处理的取样光纤光栅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0 张涛;基于光纤光栅的光分插复用器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晴丹;光纤光栅技术首次应用于特高压杆塔应变测试[N];中国科学报;2021年
2 李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标校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船舶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马爱平;全球首套智能铁路监测网络亮相[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