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DEM辅助去斜处理的层析SAR建筑物点云重构研究

徐西桂  
【摘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可以获取地面高程模型信息以及大范围长时间的地表形变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滑坡监测等各个领域。但由于合成孔径雷达侧视成像特点,使得城市区域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叠掩现象严重,极大阻碍了该技术在城市区域的信息监测应用。而多基线层析合成孔径雷达(Tomograph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omoSAR)成像技术的提出恰恰可以突破这个限制,实现高程向分辨能力,有效辨别叠掩区域中同一分辨单元内不同高度的地面目标,获取城市三维甚至多维信息。随着目前以及未来高分辨率雷达影像数据的不断丰富,层析SAR成像技术在大范围城市基础设施监测、城市安全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层析SAR成像技术通过在高程向上形成一个合成孔径,来实现高程向的分辨能力。其基本处理过程包括单视复图像配准、去斜、相位误差补偿及高程向成像等主要环节。其中,多基线SAR数据主要由星载SAR系统重复轨道获取,因此固有的大气相位影响及时序SAR数据配准等预处理环节的精度,对后续层析SAR三维成像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层析SAR三维成像预处理环节,重点研究去斜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DEM辅助去斜处理方法,并应用于城市建筑物层析SAR三维点云重构实验。论文首先介绍了多基线干涉SAR基本理论,包括干涉SAR的基本理论以及层析SAR成像基本理论,详细推导了层析SAR成像数学模型,并简要介绍了层析SAR技术成像处理的基本流程。然后重点研究了层析SAR去斜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斜距去斜法和DEM辅助去斜法两种。对本文提出的DEM辅助去斜法,研究了具体的技术处理流程,指出其中关键的问题是DEM和SAR影像的配准,以便建立距离向、方位向与高程的精确联系。最后将以上方法应用于单体建筑物层析SAR三维成像实验中。实验采用28景北京地区TerraSAR影像数据,三栋标志性建筑物,分别采用两种去斜方法进行层析SAR预处理和三维成像处理。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基于Lidar地面激光点云数据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多基线层析SAR数据处理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王涛;于海锋;刘杰;张庆君;;星载双天线干涉SAR系统总体技术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6年06期
2 黄其欢;付五洲;岳建平;徐亚明;;海量时序地基SAR影像相干目标选取[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6年06期
3 李彬;江硕;张文韬;;手机通话与蓝牙耳机通话的SAR值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7年02期
4 张椰;朱卫纲;邢强;;SAR图像分割方法综述[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7年06期
5 蒋婷;覃发超;徐珍;;极化SAR图像分割方法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7年12期
6 高峰;卜奎晨;廖洪昌;王英华;李建府;;基于前斜SAR成像导引头的末制导律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7年05期
7 沙敏敏;张风丽;符喜优;王国军;邵芸;;基于SAR数据的城市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研究[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6年05期
8 李田;彭世蕤;王广学;杨科锋;;基于幅度调制的SAR相干压制干扰方法[J];现代雷达;2014年05期
9 刘明旭;张永红;;SAR影像变化检测研究综述[J];地理空间信息;2014年03期
10 王欣;邵伟增;沙远红;邓一兵;;降雨对SAR后向散射截面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14年02期
11 宗竹林;张顺生;胡剑浩;朱立东;;主从模式编队卫星SAR压缩感知成像算法[J];信号处理;2013年12期
12 吴涛;陈曦;牛蕾;陶利;;非监督SAR图像变化检测研究最新进展[J];遥感信息;2013年01期
13 毛万峰;张红;张波;王超;;基于模糊水平集的SAR图像分割方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02期
14 徐颖;周焰;;SAR图像配准方法综述[J];地理空间信息;2013年03期
15 盛磊;刘小平;;SAR系统灵敏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J];电子测试;2013年09期
16 王珂;张元;洪峻;惠延波;傅洪亮;张庆辉;明峰;;浅海水下地形SAR成像中松弛率参数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东剑;李成绕;苏璐璐;李婉秋;郑洁;贾诗超;;多源SAR遥感影像滑坡灾害复合解译及危险性评价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罗永波;高贵;;SAR图像变化检测[A];第九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15年
3 尤红建;詹芊芊;;尺度优化的星载SAR图像变化检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志勇;付耀文;黎湘;;实时SAR欺骗干扰系统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5 刘振华;毛士艺;袁运能;;低视数SAR图像边缘检测算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6 郭德明;李景文;徐华平;;椭圆轨道下星载SAR的精确偏航控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汪伟;齐美清;宋小弟;;星载SAR相控阵天线栅瓣抑制技术[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孟俊敏;张自历;张杰;;利用SAR影像研究台湾东北部内波的激发源及时空分布特征[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闫敬文;卢刚;王超;郭子祺;;基于形态学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数据海洋目标提取[A];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第十届全国图像图形学术会议(CIG’2001)和第一届全国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CVR’2001)论文集[C];2001年
10 申家振;张艳宁;薛笑荣;段锋;;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分布特性研究[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一届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伟;复杂背景下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谭龙飞;基于SAR图像与陆基散射测量的水稻甲烷排放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张祥;多源时序SAR数据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4 万红林;无降斑预处理的两对相SAR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宗竹林;编队卫星SAR波形设计及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翠;高分辨率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7 徐世昌;潜艇运动产生的内波与潜艇尾迹的SAR遥感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贾承丽;SAR图像道路和机场提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倪心强;SAR图像分类与自动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10 王成;电离层对星载SAR成像质量影响和校正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记波;双层Y字形SAR微混合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徐西桂;DEM辅助去斜处理的层析SAR建筑物点云重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3 蒋佳霖;基于超声和SAR理论对地面目标检测系统[D];山东大学;2018年
4 韩东娟;SAR图像海面舰船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2018年
5 杨筱筱;多通道SAR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6 王雅静;基于素描图和先验约束的高分辨率SAR图像路网检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7 李远杰;基于素描信息和贝叶斯网络特征学习的SAR图像语义分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8 陈文平;弹载SAR制导高效实时成像处理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9 罗佳祺;变电站复杂电磁环境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性能以及人脑SAR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10 刘长李;输电铁塔的SAR层析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显峰;机载干涉SAR:掀起测绘革命[N];科技日报;2004年
2 陈佳佳 记者 付毅飞;国内首款太赫兹视频SAR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