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密度和饲粮营养影响肉鸡生长、胴体组成及腿部健康的研究
【摘要】:饲养密度与肉鸡福利密切相关,为了揭示不同性别肉鸡在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的营养需求变化,本研究共设计了5个试验。
试验一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和饲粮代谢能水平对肉鸡生长、胴体组成及腿部健康的影响。采用三因子(2性别×2饲养密度×2代谢能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Ross308商品肉仔鸡公雏876只和母雏1020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设高、低两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kg/m2(HSD,16公或18母/m2)和26kg/m2(LSD,10公或12母/m2)。饲粮分阶段配制,设高、低两个代谢能水平(HME和LME),其中,HME饲粮3期代谢能分别为2950、3050和3151kcal/kg, LME饲粮分别为2800、2900和3000kcal/kg。结果发现,高饲养密度(42kg/m2)显著降低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0.01)。在1~35日龄,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采食量(P0.05),但在36~42日龄,结果正好相反(P0.0001)。与母鸡相比,公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较高(P0.001)。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在1~35日龄,高饲养密度对公鸡日增重影响显著;在36-42日龄,高饲养密度对母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影响显著。就生长性能而言,饲粮代谢能水平与肉鸡饲养密度或性别无互作效应(P0.05)。饲养密度对肉鸡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没有显著影响,母鸡比公鸡具有较高的胸肌率和腹脂率(P0.01)。公鸡和高饲养密度处理的脚垫损伤与步态评分较高,低代谢能饲粮只加剧脚垫损伤而不影响步态评分。这些结果表明,在35日龄之前,高饲养密度显著抑制公鸡生长;在即将上市时(36~42日龄),母鸡比单位面积体重(体重/m2)相同的公鸡需要更多空间。肉鸡腿病的发生率和严重度与性别、饲粮和饲养密度有关,应激反应至少应是高饲养密度削弱肉鸡生产性能的部分原因。
试验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和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肉鸡生长、胴体组成及腿部健康的影响。采用三因子(2性别×2饲养密度×3赖氨酸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Ross308商品肉仔鸡公雏1314只和母雏1530只,随机分成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设高、低两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kg/m2(HSD,16公或18母/m2)和26kg/m2(LSD,10公或12母/m2)。饲粮分阶段配制,设高、中、低3个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NRC推荐标准的120%、100%和80%。结果发现,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0.01)。在1~35日龄,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采食量,但在36~42日龄,结果正好相反(P0.01)。与母鸡相比,公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较高(P0.01)。性别与饲养密度对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存在互作效应(P0.05),在1-35日龄,高饲养密度对公鸡日增重影响显著;在36~42日龄,高饲养密度对母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影响显著。高饲养密度(P0.05)和低赖氨酸饲粮(P0.01)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公鸡的胸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母鸡(P0.01)。高饲养密度显著提高肉鸡步态和脚垫损伤评分,公鸡的步态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1)。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不能改变肉鸡的赖氨酸需求,它对于肉鸡的不利影响具有日龄和性别特异性。
试验三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和饲粮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公母分饲肉鸡生长性能和腿部健康的影响。采用三因子(2性别×2饲养密度×3维生素D3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Ross308商品肉仔鸡公雏1314只和母雏1530只,随机分成12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设高、低两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kg/m2(HSD,16公或18母/m2)和26kg/m2(LSD,10公或12母/m2)。饲粮分阶段配制,设高、中、低3个维生素D3添加水平,分别为5500、3000和500IU/kg。结果发现,在高饲养密度条件下,肉鸡胫骨灰分减少,步态与脚垫损伤评分增加(JP0.05)。饲粮添加维生素D3对肉鸡生长性能、胫骨灰分、钙、磷水平、步态和脚垫质量评分以及垫料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养密度、饲粮维生素D3添加水平和肉鸡性别对于血磷的互作效应显著(P0.01)。这些结果表明,高饲养密度降低肉鸡胫骨矿物质沉积,削弱行走能力,加重脚垫损伤。在饲粮钙磷供应充足条件下,提高饲粮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腿部健康没有影响。要想缓解高饲养密度所带来的不利效应,需同时考虑维生素D3、饲粮钙磷水平和生产管理等因素。
试验四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和饲粮钙磷水平对肉鸡生长和腿部健康的影响。采用三因子(2性别×2饲养密度×6钙磷添加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Ross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628只和母雏3060只,随机分成2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设高、低两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kg/m2(HSD,16公或18母/m2)和26kg/m2(LSD,10公或12母/m2)。饲粮分阶段配制,设(NCa, NP),(Ca+25%, NP)、(Ca+50%, NP)、(Ca-25%, NP-25%)、(Ca+25%,NP+25%)和(Ca+50%,NP+50%)6个钙磷水平,分别为正常钙磷浓度、仅钙浓度提高25%、仅钙浓度提高50%、钙磷浓度各降25%、钙磷浓度各升25%和钙磷浓度各升50%。结果发现,高饲养密度加重肉鸡腿部健康,提高垫料潮湿度,但不影响胫骨灰分、钙和磷含量。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肉鸡生长性能和胫骨矿物沉积,但对步态和脚垫损伤没有影响。就步态和脚垫损伤评分而言,肉鸡饲养密度与饲粮钙磷水平的互作效应显著。以上结果表明,调控饲粮钙磷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饲养密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试验五旨在研究不同饲养密度、饲粮生物素水平对公母混饲肉鸡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器官指数以及腿部健康的影响。采用三因子(2性别×2饲养密度×4生物素水平)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用Ross308商品肉仔鸡公雏1752只和母雏2040只,随机分成1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试验设高、低两个饲养密度,以出栏体重计,分别为42kg/m2(HSD,16公或18母/m2)和26kg,/m2(LSD,10公或12母/m2)。饲粮生物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0.20、0.40和0.60mg/kg。结果表明,公鸡的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高于母鸡(P0.01),胴体率、胸肌率、腹脂率和肝脏指数低于母鸡(P0.05)。高密度可降低肉鸡生长性能和胸肌率,提高胴体率和腿肌率(P0.05)。在1-42日龄,高密度饲养对母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更严重。饲粮生物素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胴体指标无影响(P0.05),但在1-7日龄,饲养密度和生物素水平存在微弱互作,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生物素可改善低密度肉鸡的料重比。生物素水平与性别对胴体率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增加生物素水平,公鸡胴体率线性增加,而对母鸡影响不明显。就肉鸡腹脂率(P0.05)而言,性别、饲养密度和饲粮生物素水平3者之间的互作效应显著,在饲粮中添加0.4mg,/kg生物素,可改善低密度条件下公鸡的腹脂率。公鸡的步态和跗关节损伤评分高于母鸡(P0.05)。高密度肉鸡脚垫和步态评分及垫料水分均高于低密度(P0.01)。饲粮生物素水平对肉鸡腿部健康和垫料水分无影响(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公鸡的跗关节损伤评分增加,而母鸡的跗关节损伤评分降低。饲粮生物素水平与肉鸡饲养密度几无互作。以上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生物素不能缓解肉鸡高饲养密度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在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生物素,可部分改善低密度条件下肉鸡饲料效率和公鸡的腹脂率。
综上所述,高饲养密度显著降低肉鸡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0.01),显著提高肉鸡步态和脚垫损伤评分,加重肉鸡腿部健康,提高垫料潮湿度。饲养密度对肉鸡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没有显著影响。母鸡比公鸡具有较高的胸肌率和腹脂率(P0.01)。公鸡的步态评分显著高于母鸡(P0.01)。与低代谢能饲粮相比,高代谢能饲粮显著降低肉鸡采食量(P0.01),提高日增重(P0.01)和饲料效率(P0.01)。低赖氨酸饲粮(P0.01)显著降低肉鸡的胸肌率。与正常赖氨酸饲粮相比,低赖氨酸饲粮显著降低肉鸡采食量(P=0.01)、日增重(P0.01)和饲料效率(P0.01),高赖氨酸饲粮也显著降低肉鸡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效率(P0.05)。饲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肉鸡生产性能和胫骨矿物质沉积,但对步态和脚垫损伤没有影响。饲粮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肉鸡胫骨矿物质沉积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鸡生产性能、腿部健康、垫料质量和血液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饲粮生物素水平对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胴体组成无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生物素可降低脚垫以及跗关节损伤。
|
|
|
|
1 |
张晶;肉鸡的饲养密度[J];饲料博览;2004年10期 |
2 |
李诗洪;;浅谈家畜的饲养密度[J];四川草原;1983年04期 |
3 |
何福勤;饲养密度对育肥猪生长发育影响的探讨[J];辽宁畜牧兽医;2001年01期 |
4 |
李法忱,吴丽丽,张洪霞;适宜的饲养密度可减少畜禽发病[J];动物保健;2005年03期 |
5 |
殷宗俊,汪春乾,王自立,刘有水,汪勇;饲养密度对断奶仔猪生长和行为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6 |
李诗洪;;饲养密度多大为好?[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83年01期 |
7 |
陈斌,黄奇庆;生长肥育猪的适宜饲养密度研究[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0年01期 |
8 |
汪应梅;猪的合理分群与并群[J];农家参谋;2005年11期 |
9 |
李学荣;现代化养鸡场鸡群饲养密度设计参数初探[J];中国家禽;1996年02期 |
10 |
郑飞燕,梁园连,唐凡,钟平早;饲养密度对保育猪前期生产效果的影响[J];湖南畜牧兽医;2002年05期 |
11 |
丁保安
,罗绪刚
,呙于明;饲粮钙磷水平对蛋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浆矿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2年14期 |
12 |
崔树杏;;饲养密度与生产性能[J];吉林畜牧兽医;1984年06期 |
13 |
丁保安,罗绪刚,刘彬,呙于明,余顺祥;中型褐壳产蛋鸡饲粮钙适宜水平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2年04期 |
14 |
邱如勋,伍喜林,刘正柏,颜明发,罗国强,吴传英;笼饲密度和层次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5 |
陈茂春;养猪的合理分群与并群[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5年09期 |
16 |
Rod Smith;张新民;;不可忽视饲养密度与利润之间的联系[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6年05期 |
17 |
程明辉;断奶期饲养密度会影响生长肥育期不同饲养密度的效果[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5年06期 |
18 |
薛敏开;赵银銮;;实用商品蛋鸭饲养技术(四)[J];农村养殖技术;2009年20期 |
19 |
叶正楚;韩玉梅;李淑莹;;不同饲养密度对中华草蛉产卵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1981年03期 |
20 |
刘志文;;不同季节肉鸡的饲养密度[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2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