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从而适应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实现教育的正真目的,成为当下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也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本文以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学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理论综合、问卷调查和重点访谈的基础上,研究了混合式学习的影响因素、设计了混合式学习平台的构建模型、探索了混合式学习的实施路径,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混合式学习的效果评价工作,以期能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1)简述了 MOOC的发展历程,研究了 MOOC对高等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及其内涵。混合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范式,它的理论基础由多种学习理论混合、升华而成,其价值在于如何在更复杂的环境下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2)对我国十所普通高校大学生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7万多个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和研究了大学生对混合式学习的使用频率、认知状态、喜好程度以及评价建议等,发现和探究混合式学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3)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混合式学习学生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混合式学习学生接受度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学习气氛、交互行为是影响混合式学习学生接受度的重要因素。把学习背景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学习背景对感知易用性和学习气氛有明显调节作用,而对感知有用性和交互行为并没有显著调节作用。(4)提出了混合式学习平台的两种设计思路:引入型混合式学习平台和创新型混合式学习平台。以中国农业大学雨虹学网为例,展示了创新型混合式学习平台的构建模式和特色功能。在两种类型不同的平台上,分别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C++程序设计》为例,开展了混合式学习教学实验,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5)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为混合式学习遴选了评价指标、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一套实用、规范、可行的评价体系。混合式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确定了评价指数标准,得出评价计算公式,并以混合式学习实验课程为例开展了学习效果评价,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而且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管理等方面也得到了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