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苹果汁脱色和澄清中的应用

王雪涛  
【摘要】: 本论文在国内首次将不溶性壳聚糖用于苹果汁的脱色和澄清工艺。确定了甲壳 素和不溶性壳聚糖制备的最佳工艺以及再生条件。甲壳素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小龙 虾壳的粒度5mm,以3.0%盐酸溶液进行脱钙,脱钙时间15hr;以8.0%氢氧化钠溶 液进行脱蛋白处理,时间为4hr。在此条件下可以得到符合食品级质量要求的甲壳 素。不溶性壳聚糖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氢氧化钠浓度35%,处理时间6hr,处理温 度50℃。对不溶性壳聚糖在苹果汁脱色及澄清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不溶性 壳聚糖用量、温度、时间、pH值对苹果汁色值和透光度的影响。不溶性壳聚糖脱色 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不溶性壳聚糖用量3.0g/100ml,时间150min,温度35℃,pH 值4.0。不溶性壳聚糖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不溶性壳聚糖用量2.5g/100ml,时 间120min,温度25℃,pH值4.0。为适应工业化生产,探讨采用吸附柱连续操作 的途径,并进行了成本核算。论文还研究了用不溶性壳聚糖处理后,苹果汁主要营 养素的变化。苹果汁经不溶性壳聚糖的脱色和澄清处理后,除了Vc含量下降10% 以外,其它主要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变化,果汁的色值和透光度均达到国际贸易标准 的要求。由此可见,不溶性壳聚糖用于苹果汁的脱色和澄清,既可以保证果汁的品 质,也不会对主要营养成分造成损失,可以用于苹果汁的工业化生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邓勇;王雪涛;张绍英;江大钻;;不溶性壳聚糖对苹果汁脱色及澄清效果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2年02期
2 张雪;吕全建;王建玲;;不溶性壳聚糖的再生对苹果汁色值及透光度影响的研究[J];河南科学;2010年09期
3 张雪;陈复生;;不溶性壳聚糖在苹果汁澄清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张雪;王雪涛;;用于苹果汁吸附实验的不溶性壳聚糖制备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8年07期
5 谢文娟;;壳聚糖在食品方面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0期
6 申熙耀;梅增霞;李建庆;;壳聚糖的提取及应用研究[J];现代园艺;2018年11期
7 白玉爽;刘悦;李跃;程立;;浅谈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8年17期
8 易喻;代茹楠;张彦璐;陈建澍;应国清;;壳聚糖的定向修饰及其衍生物性能研究[J];浙江化工;2018年11期
9 王思凡;王尚军;邓咏梅;林玲;李会改;王瑄;王梅珍;;壳聚糖-银整理棉织物抗菌性能研究[J];印染助剂;2015年07期
10 骆勇林;;壳聚糖的应用[J];食品界;2016年04期
11 夏洪齐;顾婷婷;王建丽;;壳聚糖复合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3年09期
12 康武魁;孙新枝;;硫脲壳聚糖-银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抑菌性能[J];化学研究;2013年03期
13 ;壳聚糖在饲料中的应用[J];北方牧业;2012年13期
14 李小芳;冯小强;杨声;念小田;;硫脲壳聚糖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年12期
15 冯小强;李小芳;杨声;伏国庆;王廷璞;;壳聚糖金属配合物对黑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J];食品科学;2011年03期
16 辛远;;壳聚糖纤维的应用优势[J];非织造布;2011年05期
17 汪多仁;;壳聚糖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世界农药;2010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旋;周建军;李林;;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凝血行为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5年
2 康虹;高向华;马森源;魏丽乔;;壳聚糖/银-铜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和协同抗菌性的研究[A];2014年(首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ASTF2014)论文摘要集[C];2014年
3 吴之琳;吴洁;王倩;杨利敏;张钰;檀根甲;邱德文;田世平;李淼;;纳米壳聚糖对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A];2014年(首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ASTF2014)论文摘要集[C];2014年
4 李保强;;壳聚糖/磷灰石仿生骨材料[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5 周家村;付晓;林亮;;纯壳聚糖纤维抑菌保健功能的研究及产业化发展[A];2012第八届中国抗菌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郑瑀;侯世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锦绣;李梅;胡艳宏;柳召刚;;壳聚糖/胍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抑菌性能测试[A];第十三届(2009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刘明霞;;壳聚糖纳米球的制备与表征[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永振;彭政;罗勇悦;;马来酰化壳聚糖钠的溶解性及结晶性研究[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何琴;关静;荆妙蕾;黄姝杰;;比较壳聚糖黏度测定方法[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忱思;壳聚糖和硅铝分子筛的净水功能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于丽娜;壳聚糖树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廖春燕;壳聚糖诱导植物抗病反应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4 黎小平;壳聚糖对乙酸诱导的直肠损伤和痔瘘切除术后创面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彦艳;壳聚糖油酸复合物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张聪璐;离子液体中壳聚糖改性及改性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贺剑;以壳聚糖为模板原位聚合制备氧化还原活性水凝胶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13年
8 叶盛权;羟丙基壳聚糖亚铁离子配合物吸附特性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威;纳米壳聚糖的制备及降脂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10 梁娜;维生素E琥珀酸酯修饰的壳聚糖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涛;不溶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在苹果汁脱色和澄清中的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2 王思凡;壳聚糖—银复合抗菌内裤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3 杜玉平;高性能壳聚糖纤维关键制备工艺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于萍;壳聚糖对肉牛增重性能、免疫机能及后肠道菌群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5 李达;壳聚糖纤维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6 谭春园;不同分子量壳聚糖膜的制备、降解、缓释及壳聚糖抗菌性能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7 汤爱萍;沸石基壳聚糖树脂处理酸性重金属废水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齐爱玖;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的开发和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吕海宁;壳聚糖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上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4年
10 姚心培;壳聚糖改性及其对凝血性能的影响[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魏东;纯壳聚糖纤维实现规模产业化[N];科技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钊凤荣;我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纯壳聚糖纤维产业化[N];中国产经新闻;2017年
3 本报记者 郭钇杉;海斯摩尔率先实现纯壳聚糖纤维规模产业化[N];中华工商时报;2017年
4 钟琦;绿色产品壳聚糖在俄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娟;壳聚糖纤维产业化指日可待[N];中国纺织报;2011年
6 江晓霞 陈智华 张晓晖;壳聚糖对动物体的影响及在饲料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雷莉云;壳聚糖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结硕“果”[N];湖南科技报;2006年
8 张洁;壳聚糖拓展制剂应用空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张佳华;今年全球壳聚糖消费量将达5.14万吨[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10 苏奎;亚太地区壳聚糖保持高增长姿态2012年全球壳聚糖年消费量将达5.14万吨[N];医药经济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