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基因表达及相关功能研究
【摘要】: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广泛作用于果实软化、器官脱落、花粉授粉、种子发育等过程,本文重点探讨了PG与乙烯以及其它植物激素的关系,PG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揭示PG功能的多样性。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成功地将反义PG基因导入新疆加工番茄(品种代号:98-75)。PCR和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4株为阳性植株,反义PG基因已整合到这4株加工番茄基因组中。转基因加工番茄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对照果实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果实饱满有光泽;可溶性果胶含量在同时期低于对照。这4株转基因番茄果实的PG活性分别为对照果实的83%、88%、63%、46%。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转基因番茄果实的PG、LOX和LeEXP1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从酶学、理化性状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转反义PG基因加工番茄果实成熟软化进程被延缓。
本文研究了LeEXP1、LOX和PG基因在普通番茄、转反义ACS番茄和Nr突变体番茄果实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PG基因表达规律与番茄果实成熟软化进程一致,PG与细胞壁疏松因子LeEXP1和软化启动因子LOX共同调控果实软化。
本课题从乙烯对PG作用的影响和PG对乙烯的反馈调节两方面研究了乙烯与PG之间的关系。首先以普通番茄、转反义ACS番茄和Nr突变体番茄果实以及外源乙烯和1-MCP处理的普通番茄果实为试材,研究乙烯对PG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在乙烯缺陷型的转反义ACS番茄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受阻的Nr突变体番茄果实中PG基因表达和PG酶活性都显著低于普通番茄;外源乙烯(100μl/L)处理绿熟期番茄果实明显促进了PG基因的表达;1-MCP(1μl/L)处理转色期番茄果实显著地抑制了PG基因表达,说明PG基因表达受乙烯调控。另一方面,以转反义PG基因番茄和100mg/L D-半乳糖醛酸(D-GA)处理的未熟期普通番茄果实为试材,进一步研究PG对乙烯的作用,结果表明,转反义PG基因番茄果实乙烯释放量降低,乙烯受体基因LeETR4和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LeERF2基因表达量下降,D-GA处理促进了乙烯的生成和LeETR4、LeERF2基因的表达,说明PG对于乙烯的合成和反应有一定的反馈调节作用,乙烯与PG之间存在互作关系。
为了探讨植物激素对PG基因表达的调控模式,分别用0.1mM ABA、0.1mM GA、0.1mM IAA、0.1mM 6-BA、1mM SA处理普通番茄、转反义ACS番茄和Nr突变体番茄果实组织圆片,0.1mM ABA和1mM SA处理番茄幼苗。结果表明,在普通番茄果实中,ABA、IAA、6-BA、SA明显促进PG基因表达;GA抑制PG基因表达;在转反义ACS番茄果实中,ABA、IAA和6-BA促进PG基因表达;GA和SA对PG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在Nr突变体番茄果实中,GA、IAA、6-BA和SA促进了PG基因表达;ABA对PG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ABA和SA促进了番茄幼苗PG基因的表达。
0.2M NaCl处理绿熟期普通番茄果实组织圆片和幼苗促进了二者PG、LeEXP1、LOX和LeETR4基因的表达,PG基因对NaCl胁迫的应答最迅速,结果表明PG基因作为早期信号基因参与植物胁迫反应。
寡糖激发子chitosan处理番茄果实和幼苗的实验结果表明,PG基因表达受chitosan诱导明显增强,钙离子螯合剂EGTA部分抵消了这种作用,表明Ca~(2+)可能影响激发子诱导PG基因参与的植物防卫反应。
|
|
|
|
1 |
寇晓虹;朱本忠;田慧琴;石英;罗云波;;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反义基因对加工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03年04期 |
2 |
陆春贵,徐鹤林,周立新;PG、ACC、乙烯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5年01期 |
3 |
李曜东,顾淑荣,魏玉凝,周馥,赵敬芳;转反义PG基因番茄果实细胞结构变化的研究[J];植物学通报;2002年03期 |
4 |
陆旺金,张昭其,季作梁;延缓番茄果实成熟的分子机理[J];生命科学;1999年03期 |
5 |
寇晓虹,朱本忠,罗云波,田慧琴,蔚变云;番茄果实中乙烯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关系[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年06期 |
6 |
冯锡刚;王孝宣;国艳梅;杜永臣;胡鸿;;耐贮性不同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生理特性差异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年05期 |
7 |
G.E Hobson,J.N.Davies;银对番茄果实成熟的影响[J];北京蔬菜;1984年04期 |
8 |
吕胜男;赵瑞瑞;申琳;赵丹莹;生吉萍;;系统Ⅱ乙烯对采后番茄果实抗冷过程中抗氧化酶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2年08期 |
9 |
康靖;;转录因子介导乙烯调控番茄果实成熟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16期 |
10 |
邵旭日;韩莹琰;齐长红;田雅楠;范双喜;;叶面施用不同浓度的硒肥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J];蔬菜;2017年08期 |
11 |
刘明池;郝静;唐晓伟;;番茄果实芳香物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12 |
于晓蕾;黄乾;夏海波;;不同水分处理对无土栽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J];山东水利;2021年12期 |
13 |
;四川大学关于提高番茄果实中叶黄素含量研究新进展[J];蔬菜;2022年02期 |
14 |
张莉;胡志峰;邵景成;耿新军;;番茄果实风味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科技;2020年12期 |
15 |
朱雨晴;薛晓萍;;花果期遮阴对番茄果实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干旱气象;2020年06期 |
16 |
姜莉莉;王开运;武玉国;王开元;王红艳;;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番茄果实品质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20年06期 |
17 |
;番茄果实花青素结构及主要修饰类型获解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年05期 |
18 |
魏超宇;韩文;刘辉军;;基于深度学习的温室大棚小番茄果实计数方法[J];中国计量大学学报;2021年01期 |
19 |
;重庆大学李正国团队 揭示番茄果实成熟转录调控新机制[J];湖北农业科学;2021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