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填隙流体颗粒离散元法理论研究
【摘要】:
离散元法(DEM)是分析散体力学行为的数值方法,颗粒离散元法适用于单个几何形状可用圆球近似而不产生显著差异的情况。两圆盘问介质的挤压流动问题是分析两圆球间介质挤压流动的基础。当颗粒之间有法向或切向相对运动时,由于存在填隙流体,颗粒之间产生的法向的挤压力和切向阻力,是湿颗粒离散元法的理论基础。因此,研究存在填隙流体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研究了存在壁面滑移时两刚性圆盘间刚塑性介质的挤压流动。首先对现有的库仑摩擦条件下的压力规律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更合理的圆盘上的压力分布规律。同时,在圆盘边缘处滑移速度一定,介质的滑移速度随着半径线性变化的假设下,引入合理的速度场,得到了另一种圆盘上的压力分布规律,并对不同的摩擦条件及用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2.以Reynolds润滑理论为基础,采用小参数法研究了存在滑移时两刚性圆盘间二阶流体的挤压流动,导出了流体的速度场和压力分布,进而求出圆盘间挤压力的解析表达式。
3.研究了存在壁面滑移时两圆盘间宾汉流体的挤压流动,得到了计算流体刚性区和挤压粘性力的公式。结果表明,圆盘上的挤压力随着滑移参数的增加而减小,当流体全部处于流动状态时,即为圆盘挤压牛顿流体时的情况;当流体全部处于刚性状态时,即为圆盘挤压理想刚塑性介质时的情况。
4.采用Reynolds润滑理论和小参数法等研究了存在填隙二阶流体时两球法向及切向运动时的运动,位移及压力分布规律,从而求出挤压力或切向阻力、阻力矩的解析解。结果表明,二阶流体的本构关系虽然比牛顿流体复杂得多,但法向挤压力与牛顿流体相比只有微小的偏离,而切向阻力和阻力矩与牛顿流体相同。所以,当两球间存在填隙二阶流体时,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采用存在牛顿流体时的理论结果。
5.研究了存在填隙Herschel-Bulkley流体时两球法向运动时的挤压力,并且证明了法向挤压力的解分别可以退回到宾汉流体或幂律流体情形。
6.利用上述理论以及DEM TRUBAL程序,研究了存在填隙流体时颗粒规则排列单向压缩问题,得到了宏观应力应变曲线随流体性质、壁的运动速度等的变化规律;并对随机排列单向压缩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宏观应力应变平均曲线;并对干、湿两种情况下颗粒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
7.对存在填隙流体时离散元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块石土强夯过程和挡土墙问题等进行了简单的离散元模拟,可以看出采用存在填隙流体时球颗粒间的作用规律后,可以对一些问题定性分析。
本文从细观上得到了颗粒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为离散元法增加了新的理论模型,增加了新的思路,具有参考意义和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
|
|
|
|
1 |
王艳红;郭民臣;吴立强;;原煤仓卸料时动态力场的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J];现代电力;2008年06期 |
2 |
郝跃天;何唐镛;;离散元法中检索及锚杆问题[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3 |
邢纪波,杨顺存,隋朝晖;脆性无序介质损伤破坏过程的离散元法动态模拟[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4期 |
4 |
付宏,董劲男,刘振宇,危夏,于建群;精密排种器的集成分析设计系统开发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05期 |
5 |
张玉军,朱维申;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的平面离散元与有限元分析[J];云南水力发电;2000年01期 |
6 |
郭易圆,李世海;基于边-边接触的三维离散数值计算模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7 |
贾慧敏;;基于图形学方法的离散元边界接触检测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03期 |
8 |
吴昊;杨亚罗;;振动给料机的离散元接触模型及研究[J];矿山机械;2011年02期 |
9 |
戴庆,童光煦;自然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底部结构的受力分析——离散元法和CAD的应用[J];非金属矿;1988年02期 |
10 |
张玉军,朱维申;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堆积体在自然状态下稳定性的平面离散元与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
11 |
朱飞;常张高速公路风化岩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J];公路与汽运;2004年04期 |
12 |
杨庆;;离散单元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的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
13 |
凌道盛;王云岗;陈锋;;平面弹性力学问题的离散元网格自适应方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6期 |
14 |
郑书彦,李占斌,李甲平,苟建忠;滑坡侵蚀离散元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
15 |
王卫华,李夕兵;离散元法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岩土工程技术;2005年04期 |
16 |
鲍鹏;李丽;赵捷;;离散元法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英文)[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7 |
小原孝之;安雪晖;何世钦;;弹性体材料拌合的离散元模拟及拌合装置的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8 |
耿凡;袁竹林;孟德才;李善莲;;球磨机中颗粒混合运动的数值模拟[J];热能动力工程;2009年05期 |
19 |
UTILI Stefano;尹振宇;蒋明镜;;坝底水浮力对重力坝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英文)[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8期 |
20 |
方俊;闫民;张引;许立峰;;土壤沉陷特性与车轮滑转关系的离散元研究[J];科技导报;2010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