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幼苗水分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摘要】:
水分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及作物生产,它是主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现在认为,数以百计的基因参与到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中,然而,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基因的详尽功能得到阐明,况且,这方面的大部分工作是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上完成的。
为了在玉米中发掘水分胁迫相关基因,通过抑制差减杂交(SSH)的方法,以20%PEG处理三叶期玉米的叶及根的cDNA为tester,对照为driver,构建了一个含有960个克隆的差减文库。为了进一步确认阳性克隆,所有克隆经过差示筛选(PCR-selected Deferential Screening),按照试剂盒的鉴定标准,从960个克隆中挑选出533个阳性克隆,并全部进行测序,共500个克隆测序成功。对所获得的EST进行Cluster分析,发现共有190个独立的(unique)ESTs,其中包括101个contigs和89个singletons。所有unique ESTs在GenBank上BLAST分析表明,该文库包含了一些已经研究过的玉米水分胁迫相关基因,如:ZMrab17、ZMDBF1、ZMGRP、ZMSUCS1等以及一些与拟南芥、水稻或其它植物的水分胁迫相关基因具有很高同源性的EST。然而,仍有许多的EST的功能未知。根据其BLASTX的结果可以将有显著同源性的EST分为13个功能组。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unique ESTs,利用cDNA Macroarray对其进行表达谱分析。用机械手将190个克隆的PCR产物点到尼龙膜上,每个克隆重复4次。以不同处理(PEG、干旱、ABA、高盐、冷)不同时间点的总RNA反转录标探针进行杂交。以表达量是对照的2倍或2倍以上为有意义的表达上调。在PEG胁迫下分别有67、113个EST在叶、根部表达上调;共有163个EST在干旱胁迫下表达上调。在ABA、高盐、冷处理时分别有116、55、24个EST表达上调。利用Gene Cluster软件进行表达谱的聚类分析发现,在PEG处理下玉米的根和叶有不同的表达模式;PEG诱导表达的EST绝大部分也能被干旱胁迫诱导表达。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些EST所对应的基因可能在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作用。
在差减库中,发现一个全长的基因ZmGST7,进一步的Northern分析表明该基因受水分胁迫的诱导,并且在胁迫后期表达量很高。为了进一步研究它的功能,构建了两个表达载体(过量表达、诱导表达),并将进行转化拟南芥。对转基因拟南芥T2代植株进行性状检测,初步得出结果表明,该基因能够明显促进植物生长,并在低水平的渗透胁迫下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性。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从差减文库中鉴定到许多受PEG、干旱、ABA、盐、冷诱导的cDNA,然而,绝大多数cDNA的功能是未知的,所以,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克隆这些cDNA的全长基因,这不仅对于我们了解高等植物对胁迫反应的机制,还是对于进一步的基因操作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
|
1 |
王转,臧庆伟,郭志爱,景蕊莲;小麦幼苗期水分胁迫所诱导基因表达谱的初步分析[J];遗传学报;2004年08期 |
2 |
武宝玕,Glenn W Todd;用叶绿素a的瞬变荧光测定分析水分胁迫在光合电子传递中的作用部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88年02期 |
3 |
王邦锡,何军贤,黄久常;水分胁迫导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下降的非气孔因素[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1992年01期 |
4 |
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水稻品种的抗旱性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年05期 |
5 |
高浦新;玉米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脯氨酸的积累与抗旱性的研究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1997年04期 |
6 |
黄旭明,黄辉白,吕雪娟;水分胁迫下柑桔果皮的生化变化与复水后补偿生长的关系[J];果树科学;1998年04期 |
7 |
谢寅峰,沈惠娟;水分胁迫下3种针叶树幼苗抗旱性与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关系[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8 |
陆爱华,褚孟嫄;水分胁迫后梅杏桃脯氨酸脱落酸的累积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9 |
孙启忠;;水分胁迫下四种冰草种子萌发特性及其与幼苗抗旱性的关系[J];中国草地学报;1990年04期 |
10 |
刘崇怀;;水分胁迫对葡萄几个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1年03期 |
11 |
张大鹏,罗国光;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葡萄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2年04期 |
12 |
陈志辉,张良诚,吴光林,张上隆;水分胁迫对柑桔光合作用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年02期 |
13 |
杨洪强,黄天栋;水分胁迫对苹果新根多胺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4年03期 |
14 |
王宪泽;作物抗旱育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1994年05期 |
15 |
王茅雁,邵世勤,张建华,耿庆汉;水分胁迫对玉米保护酶系活力及膜系统结构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5年02期 |
16 |
林义章,施木田,潘东明;水分胁迫对若干芸苔属蔬菜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
17 |
李嘉瑞,任小林,王民柱;干旱对果树光合的影响及水分胁迫信息传递[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6年03期 |
18 |
贾文锁,王学臣,张蜀秋,娄成后;水分胁迫下ABA由蚕豆根向地上部的运输及其在叶片组织中的分布[J];植物生理学报;1996年04期 |
19 |
宋凤斌,戴俊英,张烈,黄国坤,顾宜晴;水分胁迫对玉米花粉活力和花丝受精能力的影响[J];作物学报;1998年03期 |
20 |
梁银丽,康绍忠,张成娥;不同水分条件下小麦生长特性及氮磷营养的调节作用[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