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网络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
棉铃虫在新疆棉区危害逐年加重,为保障我国最大商品棉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优质棉基地植保信息工程研究,本文结合新疆植保体系发展和未来新技术的动向,重点集中在有害生物数据自动化采集、数据远距离传输、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建设、模型处理和GIS系统在预测和信息发布上的应用,探索植保信息工程建设中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为区域化棉铃虫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保障和管理平台。
1 棉铃虫自动化监测
棉铃虫自动化监测仪器在新疆地区首次使用,在国内开创了害虫自动化监测使用的先例,为其它害虫的自动化监测提供了例证研究。一年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仪器对棉铃虫种群动态有较好的监测作用,克服了人工监测耗时和误差大等缺点,提高了监测的精度和可靠性。由于仪器使用和安装简单,容易推广和使用,因此可以增加监测哨的数量和密度。
2 微环境指标的自动化监测
在新疆石河子地区2001年布置13个研究样点,研究结果表明:微环境传感器可以稳定、高效地监测农田微环境指标,对微环境指标有很好的辨识作用。在资金保证的情况下,建立了标准的农业自动气象站(主站)和微环境气象站(副站),在利用主站资源(存储、电源、数据传输等)的基础上建立分站(副站),利用副站收集与有害生物密切相关的微环境气象数据。
3 区域性棉铃虫综合数据库的设计和建设
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工具Microsoft SQL Server建立了棉铃虫综合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包括14个与棉铃虫(cotton bollworm,CBW)密切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表和环境数据表;在设计数据库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5种数据录入方式,①基于SQL数据库软件提供的数据录入方式②基于异构数据库的数据之间进行批处理,如Foxpro,Access等数据库软件③基于Web网页表单方式的数据录入④基于自行开发的PC版棉铃虫数据库管理软件(CBWMIS,CBW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⑤基于GPRS或电话调制解调器,将田间环境指标和棉铃虫数量等自动化采集数据实时、自动写入服务器端的数据库中。在网络通信费用高的农村基层,设计基于CBWMIS(Cotton bollworm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专用软件,确保数据高质量录入和低费用的远距离传输。
4 数据远距离传输
结合农村GSM(手机)网络覆盖率高和手机短信使用简单等特点,采用硬件和软件结合技术,采用规范化的短信格式,将田间人工调查的数据,发送至远程数据库服务器上的GSM调制解调器(或GPRS调制解调器),服务器端软件系统处理短信,将棉铃虫的信息,写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本模式主要适用于人工田间采集数据,数据量小,需要及时传输和处理的数据。专用设备(单片机或工控机)自动化采集的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仪器的存储器上,可采取无线GPRS调制解调器访问数据,GPRS采取分组交换技术,按流量记费大大减低了通信费用。
5 棉铃虫区域化预测预报
基于地理点(point)的气象数据和棉铃虫物候数据,建立了棉铃虫发生期预测的single sine模型,利用石河子地区多年的数据,建立了不同发育温度条件下的新疆地区越冬代、第一代和第二代棉铃虫羽化的参数库;在此基础上提出功能发育起点和功能发育日度的概念并修订了模型,利
用石河子地区植保站的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由于数据缺乏,采用传统有效积温的方法,建立了区域性棉铃虫羽化预测的参数,以此为标
准,建立区域性棉铃虫发生期预测的模型参数。基于GJS系统建立了区域化预测技术,利用Gls
系统可以实时地显示和表达每天温度的变化、日度累积及其离特定物候事件所需要的日度值,实
现对棉铃虫的预测。
利用Arc IMS的Web GIS的设计和发布功能,将预测模型与认触b GIS密切结合在一起,将
害虫数据库与地理属性数据库有机结合,建立了基于Intemet和Gls棉铃虫区域化监测和预警技
术体系,为害虫高效管理和实时监测提供了信息技术平台和有力工具。
|
|
|
|
1 |
张近光;棉铃虫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J];江西农业科技;1986年06期 |
2 |
R.V.Gunning;C.S.Easton;李世友;;澳大利亚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性[J];世界农药;1986年02期 |
3 |
吕建萍;一代棉铃虫发蛾早、蛾量大[J];植物保护;1993年04期 |
4 |
王笃兵;棉铃虫猖獗为害苹果[J];昆虫知识;1994年02期 |
5 |
卞国新;如何提高棉铃虫的防治效果[J];中国棉花;1994年09期 |
6 |
吴孔明,郭予元;营养对棉铃虫发育积温的影响[J];植物保护;1994年04期 |
7 |
赵秀芹,薛国杰;平原果园棉铃虫的防治[J];山西果树;1994年01期 |
8 |
文汇;棉铃虫的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1994年08期 |
9 |
黄朝炎;1994年老河口市棉铃虫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J];湖北植保;1995年S1期 |
10 |
关地;棉铃虫非药剂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1995年05期 |
11 |
孙立德,王兴帮,薛大新,吕广辉,张殿香,牛殿礼;棉铃虫监测防治气象实用技术[J];辽宁气象;1995年04期 |
12 |
王玉堂;棉铃虫非药剂防治技术[J];农村成人教育;1996年06期 |
13 |
杨益众,戴志一,黄东林,王春安,王庆林;棉铃虫饲养中的几点新发现[J];江苏农业研究;1996年02期 |
14 |
李光河,常新山,李慧芸;卫辉市棉铃虫综防技术经验[J];江西棉花;1996年04期 |
15 |
朱九生,乔雄梧,李捷,秦曙,屈会选,尹青云,郭晋平,徐广益,朱百杰,郜潮峰;防治抗性棉铃虫的药剂田间筛选试验[J];山西农业科学;1996年02期 |
16 |
王盾;;利用外激素生物控制棉铃虫将成为现实[J];宁夏农林科技;1996年01期 |
17 |
高金,吴建红,李海平,贾林生;棉铃虫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初探[J];青海农林科技;1997年03期 |
18 |
李明才;农二师棉铃虫综防技术方案[J];新疆农垦科技;1997年04期 |
19 |
胡爱芝,穆吉庆;麦盖提县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1997年03期 |
20 |
王永山;王风良;沈田辉;顾允珍;;40%高渗丙·辛乳油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J];江苏农药;199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