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压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的研究
【摘要】:
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生态地理代表性,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且位于西北荒漠区的东缘,也是草原区和其东南农区的重要生态屏障。本文在详细分析国内外草原退化及其恢复演替研究的背景下,以土壤养分与植物群落的相关关系为基础,研究退化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相关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不同放牧率草地休牧过程中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呈增大趋势,但土壤养分总空间异质性形成中的结构性因素所占比例不同程度的下降。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和群落盖度在休牧过程中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另外,群落不同植物种的相对生物量和群落的α多样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
不同演替系列植物种的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建群种羊草的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最高,重度退化指示种星毛委陵菜最低。植物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与木质素含量、C:N比、木质素:N和木质素: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凋落物C:N是影响凋落物干物质分解与养分释放速率最关键的内在因素。
地衣对放牧践踏非常敏感,在休牧后第4年,原各放牧率下地衣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四个放牧率下除0羊/hm~2区地衣生物量与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显著外(P<0.05),其他处理地衣生物量与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盖度、群落地上生物量相关均不显著(P>0.05)。地衣生物量与禾草植物功能群、百合科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在四个放牧梯度上均存在着一致的负相关趋势,但只有与禾草植物功能群相关显著(P<0.05)。地衣生物量分布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无机氮均呈正相关关系,但只有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无机氮相关显著(P<0.05)。土壤容重与地衣生物量分布均呈负相关关系,但只有重牧区(6.67羊/hm~2)相关显著(P<0.05)。
在内蒙古典型草原,由于受植物种多种特性的综合作用,羊草、冷蒿、星毛委陵菜、木地肤和小叶锦鸡几种群斑块土壤pH、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土壤全氮和无机氮以及氮矿化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分异。各植物种群斑块土壤氮矿化速率与土壤pH和C:N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且相关显著(P<0.05)。
尿斑形成初期土壤pH值显著升高,但随着硝化作用的进行和植物对NH_4~+的吸收尿斑土壤pH值开始下降,70天后并降低到低于对照的水平。羊尿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氮。施尿后,土壤NH_4~+-N含量显著增加,但7d后土壤NO_3~--N含量才开始明显升高。由于受羊尿灼烧的缘故,施尿区牧草生物量和氮含量表现一定的初期降低现象,但从整个生长期来看,羊尿的施加显著提高了牧草的生物量和氮素含量。
|
|
|
|
1 |
薛志成;速测土壤养分新技术——树脂膜插[J];北京农业;1998年03期 |
2 |
刘忠宽,智建飞,李英杰,郭宝生;休牧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α多样性[J];河北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
3 |
罗微,刘俊良,茶正早,刘建云,林钊沐,林清火,华元刚;橡胶园施肥穴肥料残留养分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初报[J];热带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
4 |
侍朋宝,张振文;山地土壤养分及其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7期 |
5 |
张书慧;马成林;李伟;徐岩;;变量施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影响的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
6 |
张伟;陈洪松;王克林;张继光;侯娅;;种植方式和裸岩率对喀斯特洼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异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7期 |
7 |
曾玲玲;刘德福;洪音;张之一;张兴梅;;长期定点施肥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8 |
刘淑香;郝艳茹;杨军玉;;清苑县西瓜产区土壤养分状况调查[J];河北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
9 |
胡宗达;叶充;胡庭兴;;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02期 |
10 |
汪健;魏嵬;毕庆文;赵书军;郭立;苏兆俊;王豹祥;徐祥玉;;牛圈肥施用比例对烤烟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11 |
孙磊;;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
12 |
焦燕;赵江红;徐柱;;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年02期 |
13 |
闻章辉;;黄淮地区基施型复混肥料的设计[J];磷肥与复肥;2009年02期 |
14 |
张立芙;吴凤芝;周新刚;杨平;;盐胁迫下黄瓜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蔬菜;2009年14期 |
15 |
李广;王振营;刘作新;曲威;;阜蒙县乡镇域土壤N、P、K的空间变异性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
16 |
何建林;何丙辉;陈晓燕;史志民;马云;;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6期 |
17 |
于婧文;周怀平;张建杰;解文艳;关春林;;褐土区乡镇级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
18 |
王勤;;安徽淮河堤防杨树防护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防护林科技;2010年03期 |
19 |
周会萍;蔡祖国;牛德奎;;江西吉安退化湿地松群落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状况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20 |
张林;石学根;凡改恩;林媚;;土壤和叶片养分与温州蜜柑果实品质的关系[J];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