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中拮抗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在防治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摘要】:
本研究是国家863项目“农业、畜禽废弃物资源的高质化产品研制和开发”课题(2001AA246092)和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利用秸秆畜禽粪便开发生物有机肥技术研究”(2002BA516AD3)中的部分内容。以蚯蚓养殖为基础,明确蚯蚓对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的生态处理作用,侧重于对蚯蚓处理有机废弃物后的产物进行综合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开发蚯蚓系列产品。
(1)在本研究中,采用培养皿生物测定、盆栽试验确定了蚯蚓粪中抑菌物质的存在,并对部分植物病害有抑制作用;蚯蚓粪与病土混合后其中的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单因素设计、多因素正交设计对分离出的两株拮抗菌的发酵培养基,得出球孢链霉菌发酵(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培养基为每1000ml培养基中山梨醇10g、酵母膏5g、牛肉膏5g、CaCO_35g、MgSO_45g、NaCl 0.5g、FeSO_4 0.01g,丁香苷链霉菌(Streptomyces syringini)培养基为每1000ml培养基中葡萄糖30g、淀粉30g、蛋白胨5g、KNO_3 0.4g、CaCO_3 5g、MgSO_4 0.5g、NaCl 0.5g、FeSO_40.01g。
(2)单因素试验进行培养条件优化,确定较为高效的培养条件,对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发酵过程保持的最适温度为30℃,种龄为36h,初始pH值为7.5,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时间为36-48h,接种量为10%;对丁香苷链霉菌(Streptomyces syringini):发酵过程保持的最适温度为30℃,种龄为48h,初始pH值为7.0,摇床转速为150r/min,发酵时间为36-48h,接种量为15%。
(3)对培养基进行再次优化,对其中部分原料以成本较低的玉米粉和黄豆饼粉进行替代,对于球孢链霉菌,以玉米粉和黄豆饼粉不同比例取代山梨醇和牛肉膏,采用抑菌活性最强的处理水平,玉米粉与黄豆饼粉质量比为15/5,得到的抑菌结果显著小于原培养基结果。对于丁香苷链霉菌,原培养基中的淀粉和蛋白胨被玉米粉和黄豆饼粉以不同比例替代,并且降低葡萄糖含量,采用抑菌活性最强的处理水平,玉米粉与黄豆饼粉质量比为20/10,得到了与原培养基相当的结果。发酵罐培养与摇瓶培养作对照试验,初步探索了在进行大量生产时的影响因素。
(4)对影响拮抗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因素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高温、紫外照射以及在4℃冰箱内保存,随着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抑菌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进行不同倍数的浓度稀释,球孢链霉菌发酵液稀释到超过130倍,丁香苷链霉菌发酵液稀释到超过100倍的时候,不再显示出明显的抑菌作用。
(5)黄瓜、西红柿的盆栽、田间试验研究两株拮抗菌对防治植物病害的效果。在发酵液稀释不同倍数后经过喷施叶面或者灌根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病害的发生。
|
|
|
|
1 |
倪关林,范瑾,钱前;抗肿瘤抗生素77-3082的研究——Ⅰ.蒽环类抗生素的筛选和链霉菌77-3082的鉴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1979年01期 |
2 |
谢丽芳;;碳源分解产物对小棒链霉菌产生头孢菌素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0年01期 |
3 |
李济吾;蔡晶晶;;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对吡啶的降解特性[J];化工环保;2008年01期 |
4 |
肖克明;;内酰胺链霉菌的孢子形成及丝氨酸蛋白酶、头霉素 C 的产生[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1年02期 |
5 |
ArnoldL.Demain;F.Braňa;朱春宝;;用含氮化合物控制棒链霉菌的头霉素生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87年02期 |
6 |
Tomita K;廖爱芳;;用比基尼链霉菌筛选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的一种新方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年03期 |
7 |
邓子新,周秀芬;抗生素产率提高和品种改造的遗传工程途径[J];中国科学基金;1995年01期 |
8 |
陈春福,柯永忠,罗朗,朱薇玲,徐欣,毛振玛;棒状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和克拉维酸产量变化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6年02期 |
9 |
石炳兴,赵红,刘喜朋,元英进,胡宗定;抗生素AGPM摇瓶发酵条件的正交实验[J];过程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
10 |
李庆勇,付玉杰,牟璠松,祖元刚;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丁香苷[J];应用化学;2003年12期 |
11 |
胡宝兰,郑平,武小鹰,尹亮;一株氨氧化链霉菌的分类鉴定及其氨氧化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5年03期 |
12 |
昌艳萍;张艳;武芳;张汀;杨文香;张春耕;刘大群;;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发酵工艺改良[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3 |
刘灵芝;胡江春;陈锡时;;链霉菌9911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
14 |
王水兴;郭勇;许杨;李燕萍;;产4-α-葡萄糖基转移酶链霉菌的筛选(英文)[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5 |
许美玲;王芳;;链霉菌转化阿魏酸生产香草酸[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2期 |
16 |
范西强;高红亮;常忠义;宋敏;曹娟;朱怀梅;;豆饼粉水解物对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7 |
李秀婷;佘元莉;孙赟;吕跃钢;马家津;宋焕禄;;链霉菌F0107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的优化[J];农业机械学报;2009年07期 |
18 |
陈敏;谢丽君;曾任森;;链霉菌菌株4903抑菌除草活性的研究[J];广东化工;2009年08期 |
19 |
闫巧娟;翟倩;江正强;;链霉菌Z18中一种木聚糖酶(XynA)的纯化和性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9年04期 |
20 |
徐杰;杨谦;;一株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链霉菌C-5产酶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