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顺珍,包承玉,邵春荣,刘明智;不同营养水平对地方鸡种部分性状的影响[J];中国家禽;1997年04期 |
2 |
陈国宏,卞建春,王克华,吴信生,陈宽维,常洪,吴兆林,童海兵,李碧春,张学余;地方鸡种血浆AKP和GPT及CPK活性比较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3 |
张学余,赵东伟;地方品种资源——我国家禽生产的立足之本[J];中国禽业导刊;1998年D6期 |
4 |
肖智远,林敏;加强地方品种鸡的保存选育,搞好杂交利用[J];中国禽业导刊;2003年01期 |
5 |
孙汉,欧阳建华,林树茂,潘珂,吾豪华;江西地方鸡种6种血清酶多态性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6 |
程光潮,周德旺,吴丽城,段章雄,王力,张婷,刘坤凡,郑小惠;鸡的血型研究 Ⅹ.我国11个地方鸡种的血型和血浆蛋白质多态分析[J];遗传学报;1991年05期 |
7 |
陈红菊,陈灿菊,姜中伸;我国地方鸡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2005年01期 |
8 |
张学余,黄凡美,赵东伟,卜柱;我国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初步观察[J];遗传学报;2000年10期 |
9 |
傅衍,牛冬,阮晖,罗静,陈功,余旭平,张亚平;浙江省地方鸡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遗传学报;2001年07期 |
10 |
张学余,黄凡美,赵东伟,卜柱;部分地方鸡种肤色伴性遗传观察[J];中国畜牧杂志;2001年02期 |
11 |
陆琴梅;;内蒙古边鸡选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
12 |
秦庆一,顾朝旭,倪健平,潘雪男,黄启忠,殷勤;优质地方鸡种选育效果测试[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96年01期 |
13 |
张学余,黄凡美,苏一军,赵东伟;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羽性伴性遗传观察[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14 |
周勤宣;黄凡美;张学余;王德清;;我国部分地方鸡种的种质特性测定——产蛋末期肉用性状的观测[J];中国家禽;1986年02期 |
15 |
吴信生,陈国宏,陈宽维,王克华,常洪,童海兵,吴兆林,李碧春,张学余;中国部分地方鸡种肌肉组织学特点及其肉品质的比较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1998年04期 |
16 |
舒鼎铭,杨纯芬,周中华,胡刚安,姜文联;矮小型基因(dw)对地方鸡种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9年06期 |
17 |
陈国宏,陈宽维,王克华,王志跃,吴信生,常洪,吴兆林,童海兵,钱云,苏元华,李碧春,张学余;中国部分地方鸡种血浆、肌肉磷脂含量比较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1998年03期 |
18 |
王立克,张中林,陈祖照;三种不同地方鸡种肉用性能的比较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9 |
陈红菊,岳永生,樊新忠,张传生,杜立新;山东地方鸡种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方法比较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04年01期 |
20 |
汪晓鸿;胡小梅;刘娣;;五个地方鸡种Sox8基因编码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