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多胎性状主要候选基因及繁殖相关基因表达量研究
【摘要】:为研究小尾寒羊多胎性的分子遗传机理,本研究分四个部分进行:(1)在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和无角陶赛特×小尾寒羊杂交一代三个母羊群体中,检测BMPRIB基因和BMP15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这两个基因作为绵羊多胎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试验表明:利用PCR-SSCP技术在三个群体(共261只母羊)的BMPRIB基因外显子6区均发现A→G突变(编码区746位处),该突变引起氨基酸序列由野生型的谷氨酸转变成精氨酸。而在三个群体中均未检测到BMP15基因上与FecX~1和FecX~H表型有关的两个位点的多态。通过对变异位点与绵羊产羔性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BMPRIB基因型对产羔性状有明显效应(P0.05),纯合突变型BB和杂合突变型AB比野生型从母羊多产1.04和0.74羔。因此认为,该突变的发生有利于产羔数的增加,该突变位点可作为绵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2)选取不同BMPRIB基因型的小尾寒羊母羊共8只,利用半定量PCR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其卵巢组织中BMPRIB基因的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B型和AB型右侧及左侧卵巢的BMPRIB基因的表达量比从型都有上调,但并朱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表明小尾寒羊多胎性的出现与BMPRIB基因的表达量无直接相关。(3)利用半定量PCR技术研究发情期小尾寒羊BMPRIB基因型(BB、AB和AA)与FSHR和LHR的mRNA表达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发情期BB型右侧卵巢FSHR的mRNA水平(1.14±0.11)显著高于AA(0.44±0.11)和AB(0.36±0.08)型(P0.01),但左侧卵巢在基因型间无差异:BB型右侧卵巢LHR的mRNA水平(0.42±0.02)也显著高丁AA(0.23+0.02)和AB(0.25±0.04)型(P0.01),左侧卵巢各基因型间无差异。这表明FSHR和LHR的mRNA的高表达量可能是引起小尾寒羊较高的产羔数的原因之一。(4)利用半定量PCR技术研究发情期小尾寒羊BMPRIB基因型(BB、AB和AA)与ERα和PR的mRNA表达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发情期BB型右侧卵巢PR的mRNA水平(0.81±0.10)显著高于AA(0.43±0.10)型(P0.05),左侧卵巢各基因型间无差异。在发情期各基因型右侧卵巢和左侧卵巢ERa无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小尾寒羊多胎性可能与PR mRNA表达量有关而与ERa表达量无直接关系。综合以上结果,BMPRIB基因编码区746位处的A→G突变可作为绵羊多胎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且小尾寒羊多胎性与BMPRIB基因和ERa的mRNA水平无直接关系,而与FSHR、LHR和PR的mRNA的表达量有关。
|
|
|
|
1 |
王平福,杨顺利,冯菊慧;利用孕酮栓+PMSG+HCG法进行羊同期发情及多胎性试验[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4年03期 |
2 |
李玉英;张政;王转花;;荞麦BTI全长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3期 |
3 |
马世波;孙立婷;吴培福;韩博;;氟对体外培养绵羊成骨细胞RANKL mRNA基因表达影响[J];甘肃畜牧兽医;2007年06期 |
4 |
金凤媚;薛俊;郏艳红;刘仲齐;;半定量RT-PCR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
5 |
文力正;赵玉民;张国梁;姜昊;王聪明;赵志辉;张嘉保;袁宝;高妍;;草原红牛H-FA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对肉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5期 |
6 |
毛景欣;刘小艳;左福元;;济宁青山羊繁殖力研究现状[J];山东畜牧兽医;2008年05期 |
7 |
吕广磊;付坚;和志娇;白现广;蔺忠龙;黄兴奇;杨和生;程在全;;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ME281半定量RT-PCR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
8 |
吕广磊;刘芳芳;蔺忠龙;白现广;付坚;黄兴奇;程在全;;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相关基因ME196半定量RT-PCR分析[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9 |
徐国庆;储冬生;高宏巍;孟和;龚道清;;鹅肥肝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克隆及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年03期 |
10 |
李赵志;张立春;张国梁;严昌国;金海国;曹阳;周国利;王晓阳;朴庆林;于永生;刘晓辉;;中国草原红牛CAPNI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
11 |
张建军;胥华伟;周晓垂;陈建东;王玉琪;彭新湘;;非生物胁迫下水稻OsMATE基因表达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年04期 |
12 |
吴琼;杨福合;邢秀梅;荣敏;徐佳平;张海华;;中国环颈雉A-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联分析[J];特产研究;2010年03期 |
13 |
姜运良,李宁,习欠云,吴常信;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点突变的PCR-SSCP检测[J];遗传;2000年04期 |
14 |
王翠亭,黄占景,何聪芬,秘彩莉,沈银柱;PCR-SSCP与测序技术相结合检测小麦耐盐突变体[J];遗传学报;2001年09期 |
15 |
唐雪峰,罗玉柱;中国绵羊多胎性研究与利用现状[J];畜牧与兽医;2004年03期 |
16 |
彭华,许尚忠,昝林森;牛线粒体DNA的研究方法[J];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09期 |
17 |
刘波,陈宏,蓝贤勇,雷初朝,张争锋;秦川牛及其利秦杂种牛IGFBP3基因PCR-SSCP多态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9期 |
18 |
姚毅;雷承志;尹君亮;刘福元;陈玉林;;新疆细毛羊和陕北细毛羊羊毛细度候选基因的PCR-SSCP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2期 |
19 |
张八生;曹月青;张伟;殷幼平;王中康;彭国雄;夏玉先;;东亚飞蝗中肠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定位[J];昆虫学报;2007年06期 |
20 |
高建明;肖强;尹亮;何光源;;运用差异显示技术分离水花生在干旱胁迫下表达上调的基因(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