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析及对策

赵俊锐  
【摘要】:由于农用地耕种规模低下、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方法存在问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农村土地资源在土地经营者之间流动、有利于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降低农村经济发展成本、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研究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助于解决土地的流动性与效率性、国家征地制度与农民对土地权利的冲突等问题。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主要经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萌芽阶段、农用地流转发展阶段、非农用地流转和农用地向非农用地流转迅速发展阶段、农村集体土地市场逐步规范发展阶段四个阶段。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属于经营权的范畴。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政府充当“利益相关者”,农民才是真正的推动者。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土地处分权和土地收益权。要根据集体土地使用权价格的组成,合理分配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收益。 目前,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着流转交易量小、收益分配不合理、服务机构少、流转限制多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目前法律仍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能流转、集体土地使用权是一种限制物权,以及流转的主体不明确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当从法律制度上完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建立相应的地价体系,合理确定流转收益分配比例,推进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建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志进,黄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2 许淑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中的制度缺陷与相关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8期
3 张红玲;熊启泉;;关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9年09期
4 聂其良;;中国近代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研究[J];科技风;2010年01期
5 刘金升;夏妍;;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3期
6 金丽馥,周德军;剖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7 吴娟;朱琛;;对我国转型时期农村土地制度的认识[J];企业家天地;2007年01期
8 陈吉元;农村土地制度建设若干问题思考——读《山西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研究报告》[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9 张曙光;;农地规模流转的启示[J];英才;2011年06期
10 孙天健;;探析农村土地制度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J];考试周刊;2008年48期
11 王克强,刘红梅;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证分析——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例[J];农村经济;2002年12期
12 本刊编辑部;“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综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3 宋磊,董捷;浅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J];南方农村;2005年01期
14 姜旭;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土地制度[J];农业经济;1995年03期
15 秦全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之思考[J];华北国土资源;2005年05期
16 邓蓉;关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17 郭英;;中国土地制度与户籍制度联动改革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4期
18 蔡海生,赵小敏;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发展与创新[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9 谢建社;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建构——以赣西新姚镇为例[J];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3期
20 赵美英;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新思路:“灵活承包制”[J];理论界;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娜;吴佳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的探讨[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2 殷娜;吴佳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殷娜;吴佳莉;;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创新问题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贺雪峰;;中国土地制度向何处去?[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西玉;;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中的若干特点和难点问题[A];中国土地科学二十年——庆祝中国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6 易兴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吉林省农村财政研究会联合课题组;;关于实施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8 郭振杰;;从林地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比较看我国林地制度的完善[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4年
9 宋立新;;城市边缘区开放空间保护策略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馬軍;;建立有效的土地製度 保護失地農民利益[A];2005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新烽;南非土地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吴亚卓;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4 薛红霞;中国农村土地资产化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锦洪;我国农地的市地转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7 黄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制保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8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10 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俊锐;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分析及对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3 黄翠微;沙坪坝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冯振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唐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6 赵建英;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问题初探[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煜;土地制度与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8 胡朝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龙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钟晴;我国土地制度的刑法保护[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伟涛;改革土地制度 推进城乡统筹[N];重庆日报;2009年
2 文贯中;农村土地为何日趋细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
3 廖红丰 杜长乐;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N];农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陶海音 通讯员 易天佑 刘益平;农村土地该如何流转[N];湖南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雪峰;薄熙来王鸿举会见国土资源部领导[N];重庆日报;2008年
6 晓 文;规范农村土地补偿款分配[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见习记者 胡楠通讯员 黄芹;检查农村土地工作[N];长江日报;2007年
8 记者 叶毓洲;继续做好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后续工作[N];孝感日报;2006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研究员 党国英;慎谈“革命” 多讲科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政协;调整政策 促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N];人民政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