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紫穗槐幼苗在污泥影响下的生理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特征研究

张灿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附属产物城市污泥的排放也越来越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突出,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健康。但是污泥因其富含有机质与其他营养物质,又能够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城市污泥的农业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污泥处置方法,符合我国新时期循环经济的要求,在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二次污染。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inn)是一种适宜盐碱地绿化、具有经济实用价值、能改良土壤的传统耐盐碱灌木树种,紫穗槐根系发达,抗逆性较强;生长速度快,较易成活,枝叶密集,绿期长;根部萌蘖性强,并有根瘤,有固氮作用,可改良土壤。可在荒山绿化、居住区绿化、道路绿化及其它外围防护林绿化中起到很好的绿化、防风作用,而且还可以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在水土保持和绿化造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近年来由于引种地区土壤养分含量低等原因而出现衰退现象。因此,本文以城市污泥与土壤混合物盆栽紫穗槐幼苗,研究不同比例的污泥浓度对紫穗槐幼苗生长与吸收重金属特征的影响,为污泥的农业化利用及紫穗槐水土保持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土壤中各比例污泥处理对紫穗槐幼苗生物量影响显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随着污泥浓度的提高,紫穗槐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各项生长指标的增加幅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中中低比例污泥浓度可以使紫穗槐幼苗生物量增加明显并能明显提高紫穗槐幼苗的株高、地茎粗度、根部长度、叶片长度和叶面积;高比例污泥浓度则表现为紫穗槐幼苗生物量增加幅度小且对紫穗槐幼苗的上述各项生长特征指标产生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2.在土壤中施加污泥后,紫穗槐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会明显增多,但是随着污泥浓度的逐渐增高,各分组实验的紫穗槐幼苗叶片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逐渐升高,后逐渐下降;在施加污泥后,紫穗槐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幅度要高于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幅度,即污泥对紫穗槐幼苗叶片叶绿素a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污泥的使用,还会改变紫穗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指标,其表现形式为随着污泥浓度的升高,各指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 另外,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发现,紫穗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各项指标随紫穗槐幼苗生长时间发生变化,这些指标在实验时间90天左右的时候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降低,且污泥浓度越高,降低的速度越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污泥中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而这些物质对紫穗槐幼苗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时间越长植物所受毒害的效应表现越强,进而使植物的生理活动减弱。 2.在土壤中施加城市污泥后,土壤内铜(Cu)、镉(Cd)、铅(Pb)、锌(Zn)等各类重金属有效态都有所增加,增加量与污泥施加量相关,污泥施加越多,有效态重金属越多;而经过紫穗槐幼苗盆栽实验后,土壤内的各类有效态重金属含量显著减少,即紫穗槐幼苗有吸收各类重金属的能力。随着污泥施用量的增加,紫穗槐幼苗各器官的重金属含量随之增加,即紫穗槐幼苗体内的重金属累积量有所增高。通过对各组实验数据分析,各类重金属被紫穗槐幼苗吸收的速率和吸收量有所不同,表现为锌(Zn)铜(Cu)铅(Pb)镉(Cd),锌(Zn)元素和铜(Cu)元素由于是植物生长必须的金属元素,因此锌(Zn)和(Cu)在紫穗槐幼苗体内的累积量最大。 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污泥浓度为15%左右的紫穗槐幼苗生物量增加最多,各项生长特征及光合性生理指标值最高生长最好,重金属吸收量适中,是农业化资源利用最适宜的污泥施用浓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志永;;污泥回注-油田污泥处理新工艺[J];内江科技;2006年02期
2 李兆琳,薛敦渊,韩泽慧,陈耀祖;紫穗槐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3 孙岳新;晏宗全;;关于市政污泥处理处置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4 张志国;贾文卉;;淮安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基质化利用实践探索[J];科技资讯;2010年18期
5 孙传志;史载锋;沈仲韬;;海南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技术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苏波;;石油化工污泥处理技术的进展[J];科技促进发展;2010年08期
7 John N.Telford;邵凤君;;对怀孕山羊的毒理学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1985年04期
8 徐克;新颖浊水、污泥处理器[J];今日科技;1999年01期
9 张嘉;;煤气厂污水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6期
10 李炎尧;;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工艺设计[J];科技资讯;2010年23期
11 杜彬;;污水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0年32期
12 ;微生物蛋白提取技术化污泥为蛋白[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0年11期
13 袁玉欣,王颖,裴保华,贸旭光;低温诱导对紫穗槐、刺槐抗寒性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1996年01期
14 黄亮;周启星;张倩茹;;有机酸去除污泥重金属前后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15 俞崇武;;污泥治理的迷局[J];华东科技;2008年02期
16 邹俊杰;王爱敏;江华;;乳化酸处理污泥现状及展望[J];内江科技;2010年10期
17 任丽;;污泥处理厂化验数据管理系统应用[J];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18 张春兰;;太原市北郊污水净化厂运行经验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16期
19 李笃中,何品晶;污泥性质、胶羽结构与处置[J];科技导报;2004年09期
20 张宁宁;吴胜举;程欣;;超声处理污泥的影响因素讨论[J];声学技术;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2 张健;;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流分析[A];2007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唐建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和处置的关系[A];2009水业高级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健;章菁;U.Leidel;高世宝;;污泥加钙二级处理的工艺基础与应用[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5 翁焕新;马学文;苏闽华;孙峰;;利用烟气余热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印染污泥[A];2009(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中国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论文集[C];2009年
6 赵俊学;李小明;曾媛;李菲;;冷轧不锈钢板带生产过程酸洗污泥的处理与利用[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7 汪立飞;;郑州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探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贤圣;王林;;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初探[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9 胡维杰;;上海市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污泥液、回用水处理系统工艺技术[A];2010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王煦;;污泥改性深度脱水推进资源化利用[A];生物质能源开发应用与固废污染控制——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处理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纸浆污泥纤维素酶水解糖化与增效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亮;污泥混煤燃烧热解特性及其灰渣熔融性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李昂;污泥吸附除磷脱氮工艺及其数学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4 杨晓;基于节能减排的改良型氧化沟流场优化与污泥制备建材的探索[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相玉琳;~60Coγ-ray/H_2O_2法与化学法对污泥蛋白发泡液性能的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李钢;市政污泥热解减排技术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7 邓文义;污泥间接式干化机理及处置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张弛;复合硫杆菌与MT基因工程菌对污泥重金属的联合生物淋滤[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刘畅;超声预处理组合技术改善污水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照韩;城市水体中雌激素的去除机制及复合污染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灿;紫穗槐幼苗在污泥影响下的生理特征与重金属吸收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费云舟;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司建伟;小球藻处理生活污水及污泥提取液的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丽芳;生物淋滤法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动态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5 康少杰;污泥农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重金属累积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郭幸丽;污泥溶胞一水解酸化-CAS减量工艺中试设计及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陈月华;生物毒性测试法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8 韩术鑫;新型填料—污泥粉煤灰陶粒在生物滤池中处理合成废水的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高明;壳聚糖接枝共聚污泥脱水剂的制备及污泥脱水性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邹升升;污泥固化和焚烧及其重金属浸出的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永芹;破解污泥处理题[N];重庆日报;2005年
2 钱江;杭州污泥处理技术通过鉴定[N];中国建材报;2009年
3 记者 彭磊 实习生 栾方 通讯员 胡信;年内,让污泥变沃土[N];湖北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刘莉娅 记者 肖琼;污泥有望变水泥[N];黄石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吴金慧;化工行业应为污泥处理找出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6 记者 赵维光;可年处理有害污泥54万吨[N];文汇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蔡新华;污泥转为全封闭处理[N];中国环境报;2010年
8 周兆木;杭州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记者 孙刚 苏晓梅;新鲜!污泥里面提取蛋白[N];天津日报;2010年
10 记者李青 见习记者吴熹;污泥变身工业蛋白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