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体毛白杨NIR预测及制浆造纸性能评估
【摘要】:本文采用国家标准方法,通过对取自山东和廊坊两地的7个品系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进行纸浆造纸性能的测定和分析,筛选出最适宜作为制浆造纸用材林的品系。同时,首次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到三倍体毛白杨的制浆造纸分析中来。为造纸原材料材性分析技术的改进提供了可靠地参考依据。
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采用相同工艺条件制得纸浆,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卡伯值,再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浆样的光谱,将实测的浆样卡伯值与光谱(全谱)进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卡伯值的近红外数学模型,模型均方差系数RMSECV值1.06、相关系数R=94.94%;外部验证相关系数为94.91%,说明三倍体毛白杨纸浆卡伯值与近红外光谱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相关性,今后可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三倍体毛白杨纸浆卡伯值。
2.比较不同光谱(纸浆光谱、纸张光谱、木粉光谱)与纸浆卡伯值所建模行的结果。纸浆光谱相关性最高,扫描样品物理形态对模型的准确性有较大的影响。
3.采集三倍体毛白杨纸张近红外光谱图,对纸张定量、耐破度、撕裂指数和白度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和验证模型。其相关系数R均在0.85以上,校正均方差和预测均方差都较小。实验结果表明,近红外模型可以预测纸张性能。
4.三倍体毛白杨年轮宽度5-6年时达到最大值,作为造纸用材8年砍伐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5.山东东营BT-17(Ⅱ)和廊坊96,分别为各自地域制浆造纸性能较为突出的品系。
|
|
|
|
1 |
李守谦,王志伟;速生用材林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J];甘肃林业;2000年04期 |
2 |
陈光玲 ,戴邦潮;三倍体毛白杨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1年03期 |
3 |
田红莲;三倍体毛白杨的育苗方法[J];农家顾问;2001年05期 |
4 |
丁学利,张 玉;三倍体毛白杨嫁接育苗方法及苗期测定[J];陕西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
5 |
张凡东,秦艳凤,王清芝;三倍体毛白杨当年培育高干壮苗的技术试验[J];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S1期 |
6 |
李军;张超英;陈风顺;;河南省引进、推广三倍体毛白杨现状与发展前景[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S1期 |
7 |
孔祥生,徐鑫,张妙霞;三倍体毛白杨组培快繁技术[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8 |
卢江;吴力行;;三倍体毛白杨种苗繁育经验总结[J];治黄科技信息;2002年06期 |
9 |
党秀峰;速生白杨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J];农村百事通;2000年05期 |
10 |
铁铮;三倍体毛白杨之父──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朱之悌[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06期 |
11 |
潘玉兴;林鑫;李天华;;三倍体毛白杨育苗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6年09期 |
12 |
陈红梅;王立平;付广芝;王国华;于海菁;;三倍体毛白杨伐根嫁接[J];新农业;2006年07期 |
13 |
蒲俊文,宋君龙,姚春丽;三倍体毛白杨纤维形态变异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
14 |
王新生;三倍体毛白杨丰产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3年02期 |
15 |
曲波,李美华;三倍体毛白杨栽植技术[J];新农业;2005年05期 |
16 |
李云辉;;三倍体毛白杨嫁接试验[J];中国林业;2011年16期 |
17 |
张颖;白银地区三倍体毛白杨造林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2003年03期 |
18 |
赵勇刚;黄河流域三倍体毛白杨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J];山西林业科技;1999年02期 |
19 |
管耀义,贾宗锴,徐秀琴,刘金亮;三倍体毛白杨育苗技术要点[J];河北林业科技;2000年01期 |
20 |
朱之悌;;三倍体毛白杨:林纸会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林业产业;200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