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苦豆子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宋洋  
【摘要】:本文对宁夏盐池地区苦豆子化感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种子萌发实验观察了苦豆子的化感效应及强度,分析了苦豆子化感作用的主要物质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动态含量变化,并且在外业调查中将苦豆子为主的群落和其他类型的群落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化感作用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苦豆子化感作用研究,发现苦豆子对于几种常见的牧草、粮食、蔬菜种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苦豆子水提液0.025g/ml浓度时,大多数被测种子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种子萌发率降低,随着苦豆子浸溶液浓度的不断提高被测植物种子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不同类型的植物种子受到化感作用强度不同:牧草蔬菜粮食;不同大小的植物种子受到的化感作用强度也不同:大颗粒植物种子受到化感作用影响较小。实验分析了苦豆子化感作用物质生物碱总碱含量,发现生物碱随着月份增加含量逐渐增加:五月(2.68%)<六月(3.14%)<七月(5.19%)<八月(5.51%)<九月(7.09%)。另外还发现苦豆子生物碱主要分布在叶(6.82%)和种子(8.31%)中。实验分析了化感作用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含量, 通过样地的调查分析,发现苦豆子样线植物种类少于非苦豆子样线,并且多样性指数(D=7.671H=2.361)也低于非苦豆子样线(D=8.065H=2.495),这与化感作用实验预期结果能够符合,很好的验证了实验结果。苦豆子生物碱化感作用释放可能主要是依靠雨水淋溶和植物死亡进入土壤来产生影响,影响其他植物萌发、生长和繁殖,从而在不断恢复的生境中保持相对优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世永;;苦豆子根汤治羔痢[J];中兽医医药杂志;1988年01期
2 李爱华,李耀忠,尹长安,胡海英;苦豆子渣的营养成分及饲用价值[J];饲料研究;2000年11期
3 袁世永;苦豆子根汤治疗羔羊痢疾好[J];新疆畜牧业;1987年04期
4 ;苦豆子是一种好綠肥[J];土壤;1959年09期
5 邢定介,陶诗清,吴先琪,钟明明;脱毒苦豆子叶粉作为羊补充词料的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1985年03期
6 ;从苦豆子中成功提取出高纯度苦参碱[J];种子世界;2004年12期
7 罗万春,李云寿;苦豆子甲醇抽提物对菜蚜的忌避作用及药效[J];农药;1996年06期
8 吕伍民;屠均会;黄美亮;高发勇;;苦豆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09年11期
9 魏志鹏,徐梁,窦好义,张元康;减压干馏法制取苦豆子干馏油[J];新疆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10 王文全,孟玲,许键;苦豆子胰蛋白酶抑制剂对几种害虫的抑制作用[J];新疆农业科学;2000年S1期
11 苏亚拉图,哈斯巴根;额济纳荒漠地区苦豆子的饲用价值及民族生态学意义[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年06期
12 韩博,史言,尹军利,尹长安;苦豆子草渣和籽渣急性毒性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7年01期
13 张强,罗万春;苦豆子7种生物碱对不同类型4种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2年03期
14 马茂华,于凤兰,孔令韶;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的化感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1999年05期
15 阎飞,韩丽梅,杨振明;论大豆连作障碍中有关化感作用(Allelopathy)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豆科学;2000年03期
16 董朝霞,沈益新;植物化感作用在饲草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17 何华勤,林文雄,董章杭,郭玉春,沈荔花,梁义元,陈芳育,梁康迳;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18 邵华,彭少麟;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化感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年03期
19 朱晓红,王朋,梁文举,姜勇,臧树良;苜蓿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年03期
20 何军,王三根,丁伟;青蒿浸提物对小麦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起;韩晓增;;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化感效应[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明;周晓燕;卢展宏;李玲梅;;广金钱草营养体的化感作用[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董小艳;程智慧;;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董立尧;李俊;徐衡;;前茬作物残体对后茬杂草的化感作用研究[A];中国第三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水稻化感作用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曲波;王承旭;陈旭辉;翟强;;刺萼龙葵种子提取物对白菜种子及幼苗化感作用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6 沈慧敏;;天然草地有毒植物黄花棘豆化感作用机理研究[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沈硕;王舰;;植物与微生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控制中的作用[A];中国第五届植物化感作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曾任森;骆世明;;化感作用研究动态和对我国化感作用学科发展的几点建议[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9 戴进用;朱朝华;胡坚;高源;郑伟丽;徐启森;;热区小飞蓬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10 林文雄;董章杭;梁康迳;何华勤;郭玉春;梁义元;陈芳育;;水稻化感作用发育遗传及其与环境互作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加拿大蓬化感作用及抑菌活性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税军峰;柳枝稷化感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
3 李茜;渭北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核桃化感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伟;喜旱莲子草的生物防治技术、机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磊;西芹根物质与挥发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机理及化感物质分离纯化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6 何华勤;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7 柴强;化感作用对复合群体根区土壤微生物及酶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8 贾俊英;西芹种子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9 赵利;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群落生态位及优势伴生杂草化感作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杨立学;落叶松对胡桃楸化感作用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洋;苦豆子的化感作用及其对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冯娜;瑞香狼毒叶化感作用及其植物源农药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广瑞;马蔺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波;西芹干根浸提液对黄瓜枯萎病菌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沈荔花;低磷胁迫下水稻化感作用特性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6 刘彬彬;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杜玲;几个植物种对杉木的化感作用[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8 朱晶晶;草坪杂草发生分布规律及其综合防除体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王化;香豆素对水稻化感作用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董小艳;百合根系分泌物对几种观赏植物的化感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倩天 通讯员萨日娜 张春生;额济纳旗野生苦豆子成为牧民的“聚宝盆”[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2 记者 邹淑玲 通讯员 詹文理;发掘植物化感潜力 发挥神奇化感作用[N];广东科技报;2004年
3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生物间是相生相克关系[N];农资导报;2011年
4 向网;“苦”豆子变“金”豆子[N];经济日报;2000年
5 颜薪;江西中医学院从苦豆子中提取出抗癌新药[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6 张唯张蕾;国家“苦豆子项目”按期通过竣工验收[N];宁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淑芹;宁夏特色医药的领头羊[N];科技日报;2002年
8 记者 王霞;盐池变沙为宝畅通农民增收渠道[N];宁夏日报;2005年
9 记者 寇勇;中草药苦豆子中提取出抗癌新药[N];科技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谢国苍;盐池生态建设沙漠变“聚宝盆”[N];宁夏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